山西財經大學對口幫扶地為山西省國家級貧困縣武鄉縣和興縣,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勇擔紅色土地脫貧使命,充分發揮人才優勢、學科優勢、特色優勢、資源優勢,舉全校之力,多措并舉、精準施策,形成了四維發力的精準扶貧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基本情況
武鄉縣和興縣都是革命老區,武鄉縣孕育了太行精神,興縣形成了晉綏精神。學校對口幫扶武鄉縣故城鎮的南溝村和西渠村,同時教育幫扶深度貧困縣興縣。
山西財經大學辦學歷史悠久,以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法學為優勢和特色,在辦學中秉承“修德立信、博學求真”的校訓和“明禮誠信、艱苦創業”的晉商精神,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22萬余名各類人才。近年來,學校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在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聚焦脫貧攻堅,勇擔責任使命,主動對接對口幫扶貧困地區發展需求,積極助力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貢獻。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ㄒ唬﹫猿贮h建引領,在筑牢組織保障上發力
學校黨委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把扶貧工作當做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結合扶貧工作需要,成立了對口幫扶貧困村領導組和對口幫扶深度貧困縣興縣領導組,由校黨委書記擔任組長。2017年以來,校黨委班子成員34人次深入對口幫扶縣、村開展脫貧攻堅專題調研,制定了黨員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實施方案,形成了主要領導包村,其他校領導包片,兩委委員牽頭、院處單位主要負責人包戶,覆蓋全村所有貧困戶的幫扶工作機制。結對以來,黨員干部定期到幫扶貧困戶家里,促膝相談,噓寒問暖,幫助子女就學就業,助力農產品銷售,真心實意為貧困戶排憂解難。
村子富不富,關鍵在支部。為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工作隊駐村后,就成立了山西財經大學駐武鄉縣故城鎮幫扶工作隊黨支部,由包村隊長擔任支部書記,學校先后投入專項資金12萬元,用于幫扶村開展黨建工作。支部成立以來,通過民主生活會、主題黨日活動、幫扶工作交流會等,不斷增強扶貧干部“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和理論水平,積極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和黨支部在脫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駐村隊員通過理論學習增強打贏扶貧攻堅戰的思想自覺,堅持經常性入戶走訪,把貧困戶的情況熟記于心;堅持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以實際行動贏得黨員群眾的信任支持;堅持用真情排解民憂,把好事辦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堅持幫助村“兩委”班子提高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和水平,組織村干部到附近的典型村、文明村參觀學習,增長見識、開闊發展思路。通過抓黨建、聚合力、凝共識,兩村形成了濃厚的求發展、謀發展、支持發展的濃厚氛圍。在幫扶過程中,扶貧干部形成了吃苦耐勞、甘于奉獻、作風扎實的優良傳統。學校會計學院輔導員、扶貧工作隊員楊博煒,舍小家顧大家,2018年在女兒剛出生、在短暫陪伴妻兒后,便及時趕回村里,全身心投入到扶貧工作中。
在學校的幫扶下,兩村貧困戶在2016年底全部脫貧,2017年底實現整村脫貧,目前整村提升正在進行中,美麗鄉村建設已初見成效。學校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被評為長治市干部駐村幫扶工作模范單位,校扶貧工作隊2017年被評為武鄉縣干部駐村幫扶模范工作隊、2018年被評為武鄉縣2017“三好”(好團隊),扶貧工作隊隊長石罡明被評為全省干部駐村幫扶工作模范隊員, 扶貧工作隊隊長周紅斌被評為長治市干部駐村幫扶工作模范隊員,駐村第一書記閻懷亮被評為長治市優秀農村第一書記,劉文軍被評為武鄉縣優秀駐村幫扶干部。
駐武鄉縣故城鎮幫扶工作隊黨支部學習活動
駐村工作隊向調研校領導進行幫扶工作匯報
學校多次被評為駐村幫扶工作模范單位
?。ǘ﹫猿职l展特色產業,在提高發展能力上發力
產業興則村民富,產業扶貧是學校對口幫扶的首要選擇。學校充分發揮學科人才優勢,結合對口幫扶地區實際,因地制宜,科學謀劃,為當地發展壯大特色產業,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扶貧之路。
一是在兩個貧困村發展特色產業。幾年來,扶貧工作隊結合貧困村實際,科學謀劃,在兩村實施“一戶一策、一村一項”幫扶政策,兩村集體經濟破零,實現從無到有并不斷壯大。在兩個幫扶村發展了光伏產業,其中,為西渠村籌資65萬元建成的100千瓦光伏電站為武鄉縣第一個村級光伏電站,該項目的特點是:電站的所有權歸村集體,每年的發電收益首先支付運營維護成本,再由村集體和貧困戶分配,一部分用于設立村內公益崗位,為部分貧困戶提供就業;一部分用于村內小型公益事業和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沒有收入來源的貧困人口進行補助。目前,電站已發電23萬余度,收益7萬余元。在學校的幫扶下,南溝村也建成了50千瓦光伏電站。2017年幫助南溝村以“公司+合作社+貧困戶+農戶”的模式成立了“南溝村野象谷養殖合作社”,建成756平米500頭標準豬棚兩個,并于當年8月入欄豬苗900頭,2018年1月第一欄成豬出欄,收入15萬元以上,入股合作社的貧困戶均拿到了年底紅利。加上“一戶一策”籌資為貧困戶所購的母牛和農用三輪車,生產的小牛犢和跑運輸,每年還可為貧困戶帶來5000元左右的收入。
黨委書記常乃軍調研西渠村光伏發電站
黨委副書記、校長劉維奇考察南溝村養豬場
南溝村野象谷養殖合作社分紅
二是發展旅游產業,弘揚紅色文化。西渠村駐村工作隊長張士勇在扶貧期間,帶領學校師生深入武鄉縣各地調研,通過與當地群眾深入交流和對黨史文獻的研究,挖掘武鄉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太行精神,他創作的《太行魂》舞劇,很好地傳承了太行文化、太行精神,進一步推進了紅色太行的宣傳與推廣;通過對故城鎮文物、古建筑地理位置的考察,提出保護性開發建議;幫助規劃設計“鄉村數字記憶館”等, 積極參與規劃旅游線路、制定旅游發展計劃。興縣作為革命老區,同樣有著巨大的紅色革命文化資源,學校正在積極組織專家團隊對興縣紅色資源進行深入挖掘,與當地紅色旅游、紅色教育、干部培訓緊密結合,積極打造興縣紅色旅游文化產業。
張士勇創作的《太行魂》舞劇在西渠村演出
三是包裝宣傳特色農產品,打造品牌。扶貧工作隊堅持因地制宜,挖掘當地致富特色資源。西渠、南溝兩村遠離城市,生態植被好,環境污染少,有小米等傳統特色產業,有梅杏等經濟作物,扶貧工作隊員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幫助兩村村民包裝農產品,以綠色健康為特色,打造農產品品牌,聯系企業購買產品,拓展銷售渠道。先后聯系國投安信期貨有限公司、上海紅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永鋼實業有限公司分別與西渠村以每斤6元的價格簽訂10595斤小米訂購合同,極大帶動了群眾種植小米的積極性。
學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深入興縣實地考查,為當地的產品量身打造了40套包裝,并于今年6月在太原美術館舉辦的包裝設計助力興縣脫貧展暨2019屆畢業生作品展中展出,為興縣的脫貧攻堅戰貢獻了財大人的力量,受到了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市場營銷、電子商務、旅游管理等專業所在學院的專家,也多次深入興縣企業調研,為當地企業出謀劃策,創新模式助營銷,為地方特色農產品打造品牌。
簽訂訂購小米合同
舉辦興縣農產品包裝設計展
?。ㄈ﹫猿职l揮學科優勢,在扶志扶智上發力
扶貧工作的關鍵是扶志扶智。學校在經濟、管理、法學等研究領域有著鮮明特色和較大優勢,在人才儲備、智庫建設方面擁有大量優質資源,幫扶期間,積極發揮學校教育資源優勢,通過扶志扶智,不斷激發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變“輸血”為“造血”。
扶貧先扶志。思想政治教育是學校一張靚麗的名片,近年來,學校將扶貧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先后在武鄉縣故城鎮、西渠村、南溝村、興縣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建立了四個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為思政教育和宣傳奠定了良好基礎。2017年9月,學校宣傳部、團委等部門帶領百名學子在武鄉縣為近千名父老鄉親進行了慰問演出,傳播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了百姓生活,在實現物質脫貧的同時促進精神脫貧;2017年暑假期間,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宣講團到南溝村和西渠村,向駐村幫扶工作隊員、第一書記和村支兩委干部、全體黨員以及村民代表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主題宣講活動,同時向村民發放了宣傳冊,將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到脫貧攻堅的實際工作中,宣講活動受到了《山西日報》、《山西晚報》等媒體的跟蹤報道。新聞與藝術學院師生為兩對口幫扶村繪制了文化墻,設計了脫貧攻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展板和農村特色的文化標識,為村里的建筑注入了特有的文化元素。這些舉措,美化了村容村貌,傳遞了脫貧攻堅正能量,也為村民生活帶來了文化氣息,極大提振了群眾脫貧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山西日報》報道山西財經大學教師下農村進行主題宣講
扶貧必扶智。學校把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載體和扶貧扶智工作的有效抓手,每年暑期組織學生赴武鄉縣、興縣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增動力、添活力。2018年暑假期間,由學校209名師生組成的20支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伍深入興縣17個鄉鎮和部分學校、廠礦、社區,開展了“攜手助力脫貧攻堅?青春情暖革命老區”專項實踐活動。實踐隊員們圍繞“美麗鄉村建設”和“百村千戶”兩個調研項目就農戶基本情況、基層黨建、當地經濟建設、環境建設、文教衛生建設等內容開展深度調研、開展了十九大精神及鄉村振興戰略宣講、參觀晉綏革命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關愛留守兒童、開展了普通話培訓和素質拓展,并為當地農產品合作社設計商標,他們根據各自特點在幫扶村開展詩歌、攝影、繪畫、歌舞表演的第二課堂等內容的實踐活動。期間,共走入60個行政村,走訪農戶2769戶,集中宣講61次,發放宣傳手冊2527冊,回收調查問卷3135份,關愛留守兒童377人,開展普通話培訓1360人,開展普法教育780人,形成《大美興縣,美麗鄉村建設在路上》等調研報告13篇。財大學子投身精準扶貧,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受到山西衛視、山西日報、山西青年報等各級媒體的宣傳報道。
2018年在興縣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山西財經大學學子赴武鄉開展慰問演出
山西財經大學法學教師為村民提供法律咨詢
?。ㄋ模﹫猿侄喾铰搫?,在共建美麗鄉村上發力
按照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學校在對口幫扶村實現整村脫貧的基礎上,積極搭建平臺,深挖校內外資源,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
在學校幫扶下,扶貧工作隊為兩村建起了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活動場所、醫務室等,現已建成投入使用;在對口幫扶村改造廢棄舊房屋、舊校舍,建立扶貧愛心超市,不僅將各方愛心捐助匯集扶貧超市,根據貧困村民所需,通過激發貧困戶參與公益勞動積累積分的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精準幫扶,而且為老百姓自產的農產品搭建了銷售平臺。學校各單位各部門也利用自身的資源,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開展“響應總書記號召,助力貧困地區學生”捐資助學活動,募集到全校師生捐款共計110759.14元,用于資助深度貧困縣建檔立卡家庭學生;校醫院整合醫療資源,多次送醫下鄉,為貧困村村民診病治病,發放健康教育資料,普及健康知識。
扶貧工作隊員楊博煒組織學生參與貧困村鄉村振興研究
西渠村黨群服務中心
學校積極聯系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為貧困村爭取到省民政廳10萬元的扶貧資金,并聯系太原市菁草坪家具有限公司、長治市體育局、武鄉縣園林局等單位為西渠村、南溝村捐贈了累計40萬元的物資。在各方的幫助下,兩村栽種了樹苗,美化綠化了環境,安裝了多種體育健身器材等,兩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民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提升,學校的扶貧工作受到了上級領導和村民的一致認可?!爱a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拇迩f逐漸顯現,讓村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
三、工作啟示
一是要牢牢牽住組織這個“牛鼻子”,把脫貧攻堅與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著力讓基層黨組織政治強起來、服務優起來,把基層黨組織建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
二是要充分發揮學校優勢,對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進行研判,扶持傳統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科技產業發展、打造品牌產品等多方面提供支持,通過定點扶貧和科技社會服務,科學施策,精準發力,做到既“輸血”又“造血”。
三是要動員和鼓勵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工作,充分利用社會組織捐贈、捐助、捐建,通過項目幫扶、志愿幫扶、捐贈幫扶等多種幫扶手段,匯聚力量,凝聚合力,是扶貧攻堅的有效途徑。
扶貧工作任重道遠,山西財經大學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入推進扶貧工作,不斷拓展幫扶深度和廣度,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結合,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眾志成城、攻堅克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