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理工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精準扶貧”思想,堅持實施精準扶貧戰略,先后承擔了南陽市精準扶貧第三方評估、結對幫扶南召縣、向社旗與淅川等地派駐村第一書記等任務,充分發揮學校的資源、人才、科研和技術等優勢,實施了“1+5+N校地幫扶”模式,得到了當地群眾和黨委政府的高度肯定,較好的樹立了南陽理工學院精準扶貧工作的品牌?,F將“1+5+N校地幫扶”模式運行情況總結如下:
一、概述
“1+5+N校地幫扶”模式中“1”是指一把手工程:即頂層設計,構建組織、制度、隊伍、經費等保障體系。
“1+5+N校地幫扶”模式中“5”是指五大幫扶:即整合資源,形成智力、科技、培訓、人才、產銷等幫扶合力。
“1+5+N校地幫扶”模式中“N”是指N種路徑:即實現研發+服務、資金+技術、培育+合作、培訓+輸出等多種幫扶模式。
二、模式實施進展
?。ㄒ唬┮话咽止こ蹋喉攲釉O計,構建組織、制度、隊伍、經費等保障體系形成第一推動力
1、做法:(1)成立領導小組。學校成立了以黨委書記和校長為組長的校地幫扶領導小組,組織部和校地合作處負責校地幫扶工作的統籌、協調、管理;校內各二級單位也成立了以書記院長(處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體系。
?。?)出臺了系列政策。先后出臺《校地幫扶精準扶貧行動實施方案》、《南陽理工學院開展校地幫扶工作作風紀律規定》、《南陽理工學院校地幫扶工作運行機制》等文件,與地方簽訂校地幫扶精準扶貧框架協議及具體的扶貧項目協議,厘清工作任務及責任,健全工作機制。
?。?)組建了幫扶工作隊伍。學校精心組織有責任心、有覺悟、有能力、有水平的師生組成精準幫扶隊伍,設立幫扶專項經費,明確目標責任及考核獎懲,賦予校地幫扶工作強大的生命力。
2、成效:(1)保證了學校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校領導先后主持參加精準幫扶專題研討、對接、工作部署等會議共計46次,校領導帶隊赴幫扶地調研對接126次;學校任務承擔單位與幫扶地通過實地服務、座談、電話、微信等形式聯系緊密,及時對接推動工作有序開展。
?。?)沒有出現“擾民”“擾官”事情的發生。學校通過強有力的組織領導,規范了幫扶人員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得到了幫扶地領導和群眾的認可與好評。
?。ǘ┲橇头?,開拓幫扶新渠道
1、做法:(1)承擔南陽市精準扶貧第三方評估工作。近年來,學校主動作為,積極參與省市縣(區)的精準扶貧工作。先后與南陽市人民政府簽訂《關于開展精準扶貧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明確制作南陽智慧扶貧系統平臺軟件、開展精準扶貧第三方評估等合作內容;與南陽市扶貧辦簽訂《南陽市2016、2017年度精準扶貧工作第三方評估》技術咨詢合同。2016年,470名師生走訪了全市14個縣區、134個鄉鎮、1017個行政村、10268農戶,采集數據170.4萬個;2017年,430名師生實地調研了全市12個縣區、123個鄉鎮、3011農戶,為扶貧工作提供詳實的數據和科學的分析。
?。?)編制鄉村振興規劃。
學校組織28名精干教師,成立4個黨員突擊隊,克服困難、加班加點,為南召縣編制了10.3萬字《南召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
?。?)提供技術咨詢服務。2018年7-10月,學校先后與南召縣簽訂了60萬元的《新型環保人造崗石工藝技術研究》合同,與南召縣云陽鎮簽訂了40萬元的《南召縣云陽鎮人民路升級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技術合同,與南陽市五朵山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19.5萬元的《南陽市五朵山門景區建筑設計項目》技術合同。
2、成效:(1)圓滿完成了南陽市智慧扶貧軟件開發和2016、2017年度精準扶貧第三方評估工作。得到南陽市委、市政府的一致好評。
?。?)為南召縣節約資金約百萬元。所有項目只收取工作開展所需的成本費用。
?。ㄈ┛萍紟头?,實現由單純救濟式扶貧向依靠科技技術開發式扶貧轉變
1、做法:(1)選派科技服務團隊。為落實科技幫扶,學校先后選派3支科技服務團隊,分別對接南召縣華揚龍生產業園、河南鑫泰鈣業有限公司和南召賓館,幫助企業完善生產技術行業標準,制訂品牌營銷戰略,打造特色優勢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
?。?)選送科技顧問。學校先后選送黃顯章博士等10名骨干教師作為南召企事業單位的科技顧問,負責單位的科技開發及與學校的科技服務聯系。
?。?)建設研發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學校在揚生(南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河南省工業微生物資源與利用發酵技術研發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在河南鑫泰鈣業有限公司建立了“南陽市催化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研發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建設縣域科技平臺。學校利用大學科技園的平臺優勢,先后與桐柏共建農副產品智慧物流園區,與社旗共建美創空間創新創業園,與西峽淅川共建汽車零部件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與高新區共建中關村領創空間。
2、成效:(1)提升貧困地區的科技應用水平。先后向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選派科技服務團隊、科技顧問約30人次。
?。?)為貧困縣引進項目。通過南陽理工學院大學科技園等科技平臺,重點對接了桐柏安棚化工產業園區,為化工園區引進了6個化工新材料企業和精細化工企業,投資額度達20多億元,既助推項目落地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又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ㄋ模┡嘤枎头?,精準提升各類人員脫貧攻堅本領
1、做法:(1)開展黨政領導干部培訓。學校先后為南召縣縣直單位、鄉鎮、行政村黨政200余名干部量身打造了課程體系,進行法律、經濟、文化、金融、互聯網等方面的培訓。拓寬知識廣度,提升理論素質。
?。?)開展扶貧信息員培訓。學校先后對南召縣云陽鎮、南河店鎮、城郊鄉等十余個鄉鎮近300個村的300 名扶貧信息員進行了三期EXCEL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數據格式的設置、數據篩選與分類匯總等知識的培訓。
?。?)開展教師培訓。學校分層次分類別對580余名中小學骨干教師、管理人員,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財務會計等業務培訓。
?。?)開展電子商務培訓。學校對南召縣370余名從事電商管理和經營人員,進行了電商理念、電商發展趨勢、電商的平臺選擇(選品、搭建網店)、電商運營和推廣、訂單處理及客戶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訓。電商學院還為南召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提供咨詢、輔導、講座等活動,并于2018年11月為南召縣委理論中心組進行電商輔導,結合南陽實際,,受到南召縣委書記的高度評價。
2、成效:(1)提升了各級扶貧人員干事創業水平和科技應用能力。
?。?)提出了南召縣域電商發展的三大戰略、兩大目標和實施的五個步驟,為南召縣電商產業提供了發展思路和努力方向。
?。ㄎ澹┤瞬艓头?,激活脫貧攻堅內生動力
1、做法:(1)共建扶貧縣區的科普基地。學校與南召、西峽等縣區簽訂協議,共享學校的實驗儀器、圖書雜志、運動場館等資源,把學校作為扶貧縣區的科普基地,縣區可及時選派科技人員、教師、學生等來學校學習、交流。
?。?)遴選干部掛職幫扶。學校選派樊智勇等5名優秀科級干部到南召鄉鎮、企業掛職,到扶貧村擔任第一書記;選拔33名優秀學生干部到唐河、南召機關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跟隨當地扶貧干部下鄉入戶,走訪困難群眾,了解貧困戶的實際困難,并做好登記造冊、資料整理工作,積極參加當地鄉鎮街道的扶貧攻堅工作。
?。?)開展“六個一”社會實踐專項幫扶。利用寒暑假組建26支服務隊,深入南陽各縣區30多個鄉鎮,巡回開展“六個一”社會實踐專項幫扶。進行政策理論宣講、文藝扶貧演出、家電維修、義診、法制知識和科技知識普講解等專項幫扶。
?。?)就業創業幫扶。學校三融眾創空間與社旗等多個幫扶縣區的縣級眾創空間或科技企業孵化器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加強雙方的團隊、信息、投融資等資源共享;遴選一批與校內在孵企業相對應的創新型企業,與南召縣13家企業建立結對關系,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活動。
2、成效:(1)掛職干部王剛同志先后被評為河南省社會扶貧先進個人、河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南陽市新長征突擊手、社旗縣“十佳”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等榮譽稱號。
?。?)三年來,精準推送就業創業信息,累計有4503名畢業生在各縣區就業,服務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a銷幫扶,增強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動力
1、做法:(1)組建南召農副產品電商運營推廣團隊。2018年10月,學校電商運營推廣團隊赴南召縣,對其農副產品電商店鋪(指甲花、茅草根、艾草)進行現場指導;調查并遴選南召縣適合網銷的農產品,持續進行網上分銷,建設即時溝通機制,處理分銷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蟲草雞蛋、柞蠶香菇(干)等已在京東平臺進行網上銷售,平均每天成交5-8單。
?。?)組建酵素產品市場網銷團隊。2018年12月,組織教師團隊進行市場調研,形成了《酵素產品的網銷市場分析報告》和《關于與南召華揚龍生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實施方案》。目前《南陽理工學院“恒利康”杯校園營銷策劃大賽實施方案》正在實施,師生踴躍參加,并在學生超市設置專柜進行銷售。
?。?)農副產品進校園展銷。2019年1月,在校園舉辦南召縣農副產品進校園展銷活動,購買南召農副產品48.623萬元。同時,廣泛動員廣大師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自愿購置南召縣的農副產品。
2、成效:(1)助推南召縣農副產品產業發展。通過各種渠道宣傳南召的農副產品,拓展其銷售渠道,助力南召縣拓展產業鏈條、壯大農副產品產業規模。
?。?)網上營銷。利用學校的技術優勢,指導南召縣匯融電商產業園建設,幫助南召建立特色農產品電商銷售平臺,推介南召旅游等特色產業及黑豬肉、羊肉、魚、香菇、艾草制品等特色產品,提供營銷服務,拓展銷售渠道,培育特色品牌。學校大學生孵化園在孵企業南陽市優艾客商貿有限公司,累計銷售南召縣的南陽華康艾制品有限公司、宛城區紅泥灣鎮的南陽藥益寶有限公司等企業的艾草產品近130萬元,為當地的農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就業崗位。
?。ㄆ撸㎞種路徑:實現“資金+技術”“6+1”“培育+合作”“培訓+輸出”“研發+服務”等多種幫扶模式
1、“資金+技術”幫扶模式。針對貧困地區中小企業資金技術雙制約問題,學校積極與上海元素金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上海元素提供資金,學校聘任領銜專家帶領學校的研發團隊提供技術支持,打造“資金+技術”扶貧模式。地處國家級貧困縣淅川縣川江緣食品有限公司,由于缺乏自主特色產品,資金鏈斷裂面臨破產困境。運用這一模式,川江緣食品有限公司獲得3000萬元技術投資,雄厚的資金支持加上強力的科研技術,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企業進入正常軌道?!百Y金+技術”幫扶模式,還促成了投資4.5億的項目落戶扶貧地桐柏縣安棚化工園區。這一創新模式,真正做到了使人才鏈、資金鏈在科技幫扶中資源融合。
2、“6+1”幫扶模式。南陽位于秦巴山區集中連片扶貧重點地區,有6個國家級貧困縣、1個省級貧困縣,三農問題很突出。學校攜手深圳天鷹兄弟無人機集團,打造“6+1”幫扶模式。雙方通過產學研項目立項、技術培訓、社會化服務、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策劃等6種形式和市場化運營,為南召等多個貧困縣進行免費無人機機手、無人機維修培訓,并進行噴灑農藥的植保服務。
3、“培育+合作”幫扶模式。在開展產銷幫扶活動中,我校電子商務學院電商、營銷兩個專業積極與上海礦富在線投顧等多個平臺合作,培育電商項目。300余名師生參與實踐,形成了學校的產銷幫扶基本團隊,有許多電商項目,通過與貧困縣企業合作,已入駐學校三融眾創空間和大學科技園,成為了學生的創業項目?!芭嘤?合作”的幫扶模式,極大提升了學校產銷幫扶的能力。
4、“培訓+輸出”幫扶模式。學校積極聯系通利來等多家人力資源公司,篩選優質就業崗位,實行訂單式培訓。在南召、社旗等多個貧困縣開設維修電工、數控加工技術、汽車維修、電子工藝組裝等培訓班,幫助南召縣開展做大叫響“山城保安”、“南召繡女”、“五朵家政”等服務型的技能培訓,南召2018年培訓貧困勞動力21015人次,輸送人員2000多人?!芭嘤?輸出”幫扶模式,重在圍繞就業進行技能培訓,篩選優質崗位吸引貧困勞動力參加。同時,在南召16個鄉鎮建立貧困勞動力就業檔案和網上服務平臺,提供跟蹤服務。
5、“研發+服務”幫扶模式。在實施科技幫扶工作中,學校將研發和服務有機結合,實施雙軌制的平臺創新運營模式。組建天津市高??萍汲晒D化中心南陽分中心、數字化農業創新研發服務中心等24個研發服務平臺。尤其是天津市高??萍汲晒D化中心南陽分中心,為桐柏安棚化工產業園區引進項目6個,投資額度20多億元。
三、主要經驗
?。ㄒ唬└吕砟?,實現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是基礎
扶貧先扶志。校地幫扶脫貧攻堅決不能僅僅局限于給財給物或以購代捐,強化對扶貧地方干部、群眾的培訓和引導,教育鼓勵他們克服“等靠要”思想,幫助其不斷激發內生動力,脫貧攻堅工作方能走得更遠,更具生命力;也只有激活扶貧對象的造血功能,脫貧攻堅才能做的更有實效,更有后勁。
?。ǘ┨嵘芰?,實現由幫扶財物到幫扶科技的轉變是重點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校師生組建的科研服務團隊,薈萃了優質人力資源,同時依托學校較為完善的技術服務平臺,能夠使扶貧對象不出南陽,即能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大部分技術難題。同時,我校發揮人才和智力優勢,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科技幫扶,致力于提升扶貧對象的雙創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ㄈ┩怀鲋攸c,實現由幫扶村戶到幫扶產業轉變是關鍵
我們不僅重視對一鄉一鎮、一村一戶的具體幫扶,更注重健全長效機制,堅持立足扶貧對象的實際和學校學科專業特長、人才智力專長,不斷深入推進學校參與扶貧對象產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拓展學校服務脫貧攻堅的領域和能力,多舉措助力傳統優勢產業穩步發展,開發特色產業,創新產業模式,使幫扶對象既有主導產業,又有特色產業,既能近期生活脫貧,又能長期發展致富。
?。ㄋ模┎煌跣?,實現由理工科到應用型大學轉變是目標
學校的辦學理念是“立本、立真、立特、立新”,辦學定位是“應用型、地方性、服務型、開放式”,辦學目標是“建設高水平應用型理工大學”,精準扶貧促進了學校不忘初心,牢固辦學理念和辦學定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才能真正落實好1+5+N校地幫扶模式,精準助力脫貧攻堅。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