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根本舉措。近年來,成都理工大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消費扶貧為手段,以產業振興為目標,以激發內生動力為核心,瞄準短板,多措并舉,組合發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產業幫扶成效。
一、基本情況
學校定點幫扶的阿壩州黑水縣與宜賓市高縣,均具有優越的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蔬菜、畜禽等農產品產量大、品質優良,但是由于受市場供需信息不對稱、經營主體分散、交通制約、當地市場需求小等多重因素影響,這些優質的農產品大多收益低微,甚至經常出現“豐產不豐收”、農戶虧損的局面。
學校派駐當地的扶貧干部與專家教授經過認真調研分析后,根據當地農業資源優勢,結合市場需求,為兩縣定點幫扶村(指高縣慶符鎮叢木村、苽蘆村,黑水縣晴朗鄉二牛奶村,下同)確定了“以農業和旅游業為主導產業,農業優先,旅游跟進”的總體方針,明確了“以消費扶貧為手段,以產業振興為目標,以激發內生動力為核心”的發展思路,并規劃設計了“消費扶貧保收益、規劃設計作引領、培訓指導育根基、協調對接拓市場、農業優先帶旅游”的具體幫扶路徑??傮w方針、發展思路與具體路徑確定后,學校黨委迅速召開專題常委會進行安排部署,開出任務單,列出時間表,明確分工,明晰責任。各項工作隨之有序展開。
?。ㄒ唬┫M扶貧,多措并舉。為充分發揮學校師生這一穩定消費市場的潛力,學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以購代捐活動。2017年5月,高縣農副產品免入場費進入學校超市,并設立精準扶貧專柜。同年12月,學校舉辦“黑水縣黑山羊美食文化節”,短短一周銷售額達21 萬元;2018年3月,學校后勤服務集團分別與兩縣簽訂“農副產品定點采購協議”,學生食堂開始定點采購兩地農副產品(定點幫扶村負責供貨)。9月,學生食堂開辟“精準扶貧特色窗口”,專門售賣使用兩縣農副產品加工的菜品。10月,學校家屬區農貿市場騰出50平米攤位(免兩年租金)開設“黑水、高縣農副產品實體店”,并在校園電商平臺同步上線“精準扶貧專柜”。同時,學校工會在兩縣定點幫扶村采購價值50萬元的農副產品。12月,學校聯手高縣、黑水縣等5個貧困縣,隆重舉辦“成都理工大學精準扶貧美食文化節”,短短3天銷售額達120余萬元。
圖1 農副產品定點采購簽約儀式圖 圖2精準扶貧特色窗口
圖2 精準扶貧特色窗口
圖3 兩縣農副產品校園實體店
?。ǘ┮巹澰O計,凸顯特色。針對兩縣定點幫扶村農業及鄉村旅游資源散亂無序的狀況,學校整合產業規劃、鄉村旅游等領域專家以整體打造、凸顯特色為原則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以指導當地產業有序發展。專家們經過多次實地調研,確定了定點幫扶村的農業主導產品,即高縣慶符鎮叢木村、苽蘆村重點發展蔬菜、雞鴨及地方特色小吃等產品,黑水縣晴朗鄉二牛奶村重點發展高原生態蔬菜、藏香豬、中蜂蜜等產品,并詳細擬定了產業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發展策略等。這些主導產品也成為學校消費扶貧的主要選擇對象。
圖4 叢木村鄉村旅游規劃座談會
圖5 農業資源調研
另外,學校根據人才優勢和兩縣需求,積極組建相關專業團隊為定點幫扶村項目實施提供直接的技術支持。如2018年為高縣叢木村農產品電商項目專門組建了電子商務幫扶團隊、農產品營銷策劃團隊。同時,學校也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互聯網+”比賽等以兩縣脫貧攻堅為主題進行策劃設計,如黑水“香豬花?!鞭r創項目部分策劃建議已經被當地采納。
?。ㄈ┘夹g培訓,培育根基。為提升兩地農副產品的質量與生產專業化程度,打造產品核心競爭力與品牌,學校充分發揮人才優勢,提供了一系列技術指導與培訓。一方面,委托專家對農副產品的培育生產、疾病防治、加工儲存等技術進行現場講授、手把手指導;另一方面,為兩地贈送便攜式農殘檢測設備,并進行農殘檢測技術培訓。另外,學校還委派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領域專家到現場進行農副產品銷售指導與培訓。
圖6 捐贈農副產品檢測設備
圖7 農殘檢測技術培訓
為給兩地培訓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學校后勤服務集團針對兩縣定點幫扶村有餐飲從業意向的勞動力開展帶薪廚藝培訓,每期培訓3個月,月薪3000元,期滿可選擇留?;蚧剜l就業,對回鄉就業者提供無償的后續技術支持。
?。ㄋ模邮袌?,壯大產業。學校深刻認識到,消費扶貧只能在產業起步階段發揮扶持培育作用,要想發展壯大必須走向市場。因此,學校在消費扶貧的同時,也在積極引導幫扶村產業走向市場。一方面,通過校園實體店、校園電商平臺、精準扶貧特色窗口、精準扶貧美食文化節等平臺,向廣大師生積極宣傳,提升兩縣農副產品知名度,同時,通過師生對產品的消費體驗,發現存在問題與不足,為農副產品生產銷售改進提供依據。另一方面,通過四川省高校后勤農副產品采購聯盟大力推介兩縣農副產品,同時積極聯系餐飲企業及超市,幫助構建市場銷售網絡,全面接受市場檢驗,并根據市場反饋指導兩地調整優化產業發展策略,推動產業發展壯大。
圖8 2018年精準扶貧美食文化節
圖9 人民網報道精準扶貧美食文化節
二、實施進展
通過多形式聯合發力,學校消費扶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17年5月至今,學校超市銷售兩縣農副產品60萬元。2018年,學校后勤服務集團定點采購兩縣農副產品110余萬元,2019年將完成定點采購任務300萬元。2018年,工會采購兩縣農副產品50萬元,2019年擬繼續采購50萬元。2018年9月至今,學校食堂“精準扶貧特色窗口”針對兩縣農副產品開發9個系列60個菜品,銷售價值達 110萬元。2018年10月至今,校園實體店線上線下銷售兩縣農副產品60余萬元。
有了學校多形式消費扶貧這個穩定的托底支撐,兩縣定點幫扶村吃了“定心丸”,對發展產業充滿信心。為鞏固產業發展基礎,2018年10月以來,學校投入產業幫扶資金40萬元在定點幫扶村因地制宜指導建成了“成都理工大學學生食堂蔬菜供應叢木村基地”、“高縣樅沐特色小吃加工廠”、“黑水縣晴朗鄉生態蔬菜種植技術示范推廣基地”等項目。其中,成都理工大學學生食堂蔬菜供應叢木村基地占地30余畝,以種植蓮花白、青椒為主,年產蔬菜20余萬公斤,為20余貧困戶提供了穩定的務工收入;高縣樅沐特色小吃加工廠規劃設計與管理完全符合標準化食品加工企業要求,年產量達50余萬個葉兒粑/黃粑,為10余個貧困勞動力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黑水縣晴朗鄉生態蔬菜種植技術示范推廣基地占地120畝,目前已經錄制蓮花白、萵筍種植技術培訓視頻,并現場培訓60余人,用工600余人次。
圖10 黑水縣晴朗鄉生態蔬菜種植技術示范推廣基地
圖11 學生食堂蔬菜供應叢木村基地
同時,在消費扶貧帶動下,學校與當地政府大力引進、培育龍頭企業與種養殖大戶,積極構建“基地+龍頭企業+種養殖大戶+散戶”的產業發展格局。如二牛奶村引進了四川康鑫農牧業有限公司,該公司已建成藏香豬養殖基地和生態果蔬種植基地,其中藏香豬養殖基地年出欄2000頭,遠銷北京、上海和廣東等地,并與成都金蘋果幼兒園簽訂直供協議,為26家金蘋果幼兒園供應藏香豬肉;生態果蔬種植基地流轉土地80余畝,種植核桃、櫻桃、蘋果、草莓、青椒、番茄等,其中草莓、青椒、番茄已順利進入成都市場,預計2019年為貧困戶增收10萬元。另外,二牛奶村農戶蘭卡扎西在學校訂單采購支持下,養殖中蜂150群,成為中蜂養殖大戶,并帶動周邊農戶開始養殖中蜂。
在產業發展指導方面,學校專家為高縣慶符鎮編制完成了《叢木村鄉村旅游開發規劃》、《苽蘆村產業發展規劃建議》,為黑水縣晴朗鄉編制完成了《康鑫豬樂紀休閑農場旅游總體規劃》。按照上述規劃,一批農業、旅游項目已經落地,其中高縣慶符鎮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已經順利運營,效益明顯。
圖12 二牛奶村康鑫豬樂紀休閑農場旅游總體規劃
圖13 叢木村鄉村旅游開發規劃
學校后勤服務集團已經成功舉辦“帶薪廚藝培訓”兩期,培訓兩縣學員20余人,目前已有12人順利考取廚師職業資格證書,3人選擇留崗工作,其余回鄉從事餐飲工作或自己創業。
三、主要特點
學校在消費扶貧帶動產業振興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特點:
?。ㄒ唬┠繕嗣鞔_,路徑清晰。在實施消費扶貧之前就厘清了消費扶貧與產業扶貧的關系,即消費扶貧為手段,產業振興為目標。同時,根據定點幫扶村的產業資源稟賦、發展短板、市場需求、學校優勢等,科學擬定了“消費扶貧保收益、規劃設計作引領、培訓指導育根基、協調對接拓市場、農業優先帶旅游”的具體實現路徑。并且,圍繞精準扶貧,積極構建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平臺,鼓勵師生將創新創業實踐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實現精準扶貧與高等教育的互促共贏。上述舉措為科學開展消費扶貧、穩步推進產業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ǘ┫M扶貧形式多樣,參與主體廣泛。充分挖掘學校消費潛力,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打出系列消費扶貧“組合拳”,形成了以學生食堂定點采購為主體,校園超市扶貧專柜、校園實體店、精準扶貧特色窗口、學校電商平臺精準扶貧專柜、精準扶貧美食文化節等多種形式并存的消費扶貧格局。形式的多樣化,消費的便捷性,保證了參與主體的廣泛性,學生、教職工及其家屬、周邊居民都成為學校消費扶貧的參與者。
?。ㄈ┚C合運用多種扶貧手段,組合發力。學校盯緊幫扶目標,瞄準貧困地區發展短板,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綜合運用消費扶貧、智力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等多種扶貧手段,靈活設計實施方式,動態調整,組合發力,確保了幫扶的精準、連續、效率及效果。
四、成效經驗
經過學校及兩縣政府、定點幫扶村的共同努力,消費扶貧帶動下的產業幫扶成效顯著,已經助推三個定點幫扶村實現高質量脫貧。目前,長期困擾定點幫扶村的農產品銷售難、豐產不豐收等難題已經徹底解決;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產業已經初具規模;村集體、龍頭企業、種養殖大戶、散戶等主體之間已經建立穩定、有效、共贏的利益聯結機制;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與農戶人均年收入均進入所在縣域前列。其中叢木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17年的1萬元迅速提升到2018年的10萬元,一躍成為高縣集體經濟創收“明星村”。就經驗而言,主要有以下三點。
?。ㄒ唬┫M扶貧緊緊圍繞產業幫扶。實施消費扶貧之前,已經委派駐村干部和相關專家對兩地主要農副產品的產量、品質、發展前景等進行了詳細調研,并規劃了主導產業與主要產品。在此基礎上,選定了消費扶貧的主要產品。因此,學校形式眾多的消費扶貧并非僅僅局限于購買兩地農副產品,為當地群眾解決農副產品銷售難問題,而是緊緊圍繞產業發展,著眼于對產業的培育和拉動。
?。ǘ┊a業幫扶環環相扣。在產業幫扶過程中,從選擇產業、培育產業,到提升產業、壯大產業,各個階段學校都精準發力,及時予以針對性幫扶。在產業選擇階段,學校駐村干部和相關專家在認真調研并廣泛征求當地干部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科學選定了主導產業;在產業培育階段,學校適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消費扶貧,為產業發展提供了穩定的托底支撐;在產業提升階段,為保證產品質量與生產經營專業化程度,打造核心競爭力與品牌,學校及時開展了多項技術指導與培訓。在產業壯大階段,學校積極拓寬銷售渠道,穩步推動兩縣農副產品從校園到市場的過渡和銜接,并結合市場試水經驗,指導兩地及時調整優化發展策略,推動產業發展壯大。
?。ㄈ┲ε嘤霸煅惫δ?。不論是消費扶貧,還是產業扶貧,學校始終將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著力培育“造血”功能作為核心。一方面,除了過年過節贈送少量慰問品外,學校通過購買結對幫扶貧困戶的農副產品代替了以往直接捐錢捐物的方式,以此激發他們通過勞動脫貧致富的動力與決心。另一方面,針對性開展勞動及服務技能培訓,有效提升貧困戶就業、創業能力以及脫貧致富的信心。
五、下一步推廣實施方略
學校將繼續深入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進一步聚焦兩縣短板與需求,在現有幫扶成果基礎上,完善幫扶措施,夯實責任,創新舉措,讓更多的群眾成為受益者。
?。ㄒ唬┓e極發揮校友力量,擴大產業扶貧成果。充分利用校友資源,將廣大校友作為學校開展扶貧工作的重要力量,擴大產業扶貧成果。一方面,借助校友力量,進一步加大消費扶貧力度,有序擴大消費扶貧范圍,爭取讓更多的群眾獲益。另一方面,向廣大校友企業家宣傳推介兩縣,組織到實地考察,鼓勵校友企業家圍繞主導產業,在定點幫扶村及全縣范圍投資興業。
?。ǘ┙ㄔO現代農業集群,打造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一方面,幫助定點幫扶村及周邊區域實施傳統種養殖產品提質增效計劃,科學布局優質種養殖基地,推廣使用前沿農業科技成果,形成以定點幫扶村為核心的現代農業集群。另一方面,協調引進知名高端農副產品生產企業,加大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力度,打造知名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讓更多農民成為受益者。
?。ㄈ┮脏l村振興為引領,協調推進農旅一體化發展。以“香豬花?!睘橹黝},以二牛奶村為核心,對黑水縣晴朗鄉及周邊區域的藏香豬、蕎麥等農特產品進行農業創意策劃與設計,打造“高原藏區農旅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山水田園、五彩花園、飄香果園、宜居家園、醉美樂園”為主題,以高縣慶符鎮叢木村、苽蘆村為核心,整合周邊農業與鄉村旅游資源,打造“川南田園綜合體示范區”。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