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二〇二〇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是我們黨立下的軍令狀。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解決好‘怎么扶’的問題。開對了‘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中原工學院校黨委在對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新集村的定點幫扶中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扶貧方針和政策,充分認識到產業扶貧是深層次脫貧的必由之路。在產業發展上找準當地烙畫藝術傳統優勢和學校藝術學科專業優勢的最佳結合點,把扶持發展“葫蘆烙畫”特色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和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抓手,讓產業帶領新集村走向美好的明天。
中原工學院助力新集村瞄準產業靶心不放松,發揮高校自身的政治資源優勢抓黨建、教育資源優勢抓培訓、專業技術優勢抓設計、人才資源優勢抓產業,傾力發展“葫蘆烙畫”文化產業,帶領新集村發展“起步難、見效慢、后勁足、可持續”的“葫蘆烙畫”文化創意產業,既傳承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又讓非遺在造福百姓中得到發揚光大。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葫蘆烙畫”在新集村扎了根,開了花,結了果。
一、抓黨建走群眾路線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中原工學院在打好扶貧智力牌中,著力發揮高校的黨建人才優勢,把政治覺悟高,理論水平強,善于解決黨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陳厚民同志派駐新集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為新集村黨建引領提供人才保障基礎。在擔任第一書記過程中,陳厚民同志把抓好黨建作為促進脫貧攻堅,凝聚干群人心的主要抓手。
農村黨員參加組織活動積極性不高,如何將黨員積極性調動起來,將基層黨員干部在群眾中威信樹立起來,如何將中央精神講透吃透并最終引領新集村發展,是新集村抓黨建注重解決的問題。中原工學院派駐新集駐村第一書記陳厚民同志在新集村黨建活動中注重解決黨員身邊事、關心事,將黨建活動落實到脫貧攻堅上來、落實到新集村的產業發展上來。在重大事項上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四議兩公開”。路怎么修及修哪一段、項目資金如何花……都讓干部、黨員、群眾充分參與,讓群眾的疑慮在實事面前消失,讓群眾對基層干部的肯定代替不信任。在宣傳黨的主張時,順手拈來群眾身邊發生的案例,群眾理解接受;在落實黨的政策時公平公正公開,群眾從心底服從配合。在選取發展產業時,駐村第一書記先后組織開展4次“新集村發展靠什么、發展什么、怎樣發展”的黨員及群眾代表大討論。經過大討論,大家的思想逐步轉變,由最初的啥賺錢種啥養啥到規模集約化種植養殖,再到村里一定要建工廠,最后形成建設適合我們新集村發展的葫蘆種植及工藝品深加工這一共識。溝通是相互信任的橋梁,必要的程序完備是實實在在的黨建。
新集村召開“兩委”會議
二、選產業因地制宜 因學科優勢制宜
新集村人多地少沒資源,土地貧瘠且缺水,一方水土遠遠不能夠養育一方人。發揮高校智力資源優勢,選取適合新集村發展的產業是中原工學院的強項。學校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在為新集村選取產業扶貧路線時采取了審慎、科學、嚴謹的態度,將脫貧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大膽創新,最終結合學校藝術設計學科優勢選取以“葫蘆烙畫村”為發展目標文化產業,謀就了新集村未來發展之路。
?。ㄒ唬┒喾秸{研謀出路
新集村沒有交通便利優勢、區位優勢、土地資源優勢,但有近千人留守本村的勞動力優勢。學院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先后赴河南中醫藥大學咨詢藍莓種植及藍莓酒深加工,赴河南農業大學咨詢金絲皇菊種植及深加工,赴河南工業大學咨詢生物發酵技術及糧油深加工,赴河南省農科院咨詢紅薯種植、存儲及深加工。駐村第一書記還帶領村兩委、村民代表到方城縣產業園區特種蔬菜加工基地調研地薺菜、蒲公英種植及收購事宜,到社旗縣金絲皇菊種植基地調研金絲皇菊種植、深加工情況等等。調研發現有些產業進入門檻較低,無法形成持久的產業優勢;有些項目則距離中原工學院傳統的學科專業優勢較遠,學校無法給提供長久智力支撐。
?。ǘ┙Y合學科優勢選產業
在走訪過程中,第一書記陳厚民同志發現南陽烙畫全國著名,走出了許多烙畫大師。新集村村民蘭宏濤擅長“葫蘆烙畫”,南陽一帶村民有在家具上烙畫的傳統。同時,中原工學院藝術設計學科作為省級重點一級學科,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有文化傳統,有群眾基礎,有中原工學院優質的設計力量,中原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和經濟管理學院的產業發展咨詢專家對新集村產業的選取給予了啟示。新集村發展“葫蘆烙畫”具有天時地利人和。
文化創意產業是朝陽產業,是國民物資生活富足之后消費需求升級換代的產業。河南農村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有成功先例,商丘王公莊有全國有名的畫老虎村,洛陽平樂村有全國有名的畫牡丹村,農民從地頭走上案頭,職業從種地變為畫畫,他們現在的生活簡直美如畫。對標商丘畫虎村,將新集村打造成“葫蘆烙畫村”成為中原工學院黨委和村民共同的奮斗目標。
三、定規劃筑發展高起點
打好高校扶貧智力牌,發揮高校人才綜合優勢,形成藝術設計學科為支撐、各專業聯動,構筑新集葫蘆發展高起點。
?。ㄒ唬┙M織研討,形成發展葫蘆產業智慧高起點
2018年4月11日,由駐村第一書記牽頭,在新集村召開了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的專家領導,中原工學院專家教授,企業負責人,縣、鎮地方領導及村民代表參加的新集葫蘆種植及加工產業發展研討會。各位專家學者研討后一致認為“新集葫蘆”具有后天發展的優勢,產業發展可行,并指出了葫蘆產業發展的路徑。研討會統一了思想,形成了新集葫蘆發展的合力,為新集葫蘆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新集葫蘆種植及加工產業發展研討會
?。ǘ┮巹澫刃?,構建新集葫蘆發展思路高起點
新集村以葫蘆烙畫為龍頭,開展葫蘆種植,打造葫蘆烙畫非遺傳承基地,最終形成葫蘆種植、觀光旅游、工藝品深加工等全產業鏈的“中國葫蘆烙畫村”。讓不同層次村民在產業鏈上找到工作崗位,讓貧困戶穩定脫貧、讓鄉村振興有抓手。打造“中國葫蘆烙畫村”需要一批從事葫蘆烙畫的村民作支撐。新集村發揮人才的引領作用,通過傳授烙畫技藝、種植技術及其他葫蘆工藝品技術,實現頭雁帶隊,群雁跟進,最終群雁單飛的目的。
?。ㄈ┱仙鐣Y源,搭建新集葫蘆人才高起點
新集村蘭宏濤葫蘆烙畫有一定水平,中原工學院有優質的設計力量,有此還不夠,新集葫蘆要想發展還需要有影響力的領軍人物。第一書記通過南陽烙畫廠找到在鄭州發展的南陽烙畫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侯娜,侯老師帶著對家鄉南陽的牽掛毅然來到新集村和大家一起發展新集葫蘆事業。2018年6月,由村民蘭宏濤和葫蘆烙畫傳承人侯娜成立了河南省新集葫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年7月3日,由村干部牽頭成立的方城新集惠眾葫蘆專業合作社,吸引了其他烙畫專家加盟。新集村形成了多方位的人才利用模式。
?。ㄋ模┙ㄔO硬件,推動新集葫蘆發展高起點
南陽市省派駐村第一書記到葫蘆文化展廳考察
2018年10月,新集村500平米葫蘆工藝品加工車間建成。150平米的廣陽新集葫蘆文化展廳建成并投入使用。2018年12月,葫蘆車間專項變壓器安裝完成。謀劃未來舉辦全國葫蘆工藝品大賽及收藏葫蘆工藝品,由中原工學院設計的葫蘆展覽館(新集葫蘆苑)設計完成,建成后新集村成為未來的葫蘆工藝品的高地,“新集葫蘆”成為高端葫蘆工藝品的代名詞。
中原工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為新集村設計的葫蘆展覽館(效果圖)
四、強基礎老技藝開新花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告訴我們——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路子對了,再遙遠的路也要走。實現穩定脫貧,鄉村振興離不開奮斗。找準新集葫蘆在全國的定位,凝練新集葫蘆的核心競爭力,由第一書記做代表,學院黨委做后盾,大家一起從基礎做起,從點滴做起,共同努力奮斗,打造“中國葫蘆烙畫村”。
?。ㄒ唬╅_展系列培訓,厚植烙畫根基
2018年下半年,中原工學院派出藝術設計學院專業教師趕赴新集村,陸續為村民開設了素描培訓班、葫蘆烙畫培訓班。中原工學院同時為村民購置了畫具、教程及烙畫機。目前,新集村40余人接受了培訓,20余人掌握了烙畫技術。
素描培訓班
葫蘆烙畫培訓班
?。ǘ┬∈掷笫?,營造葫蘆產業氛圍
中原工學院為新集村捐獻40只葫蘆絲,幫助新集村小學成立了葫蘆絲樂隊。中原工學院的老師為孩子們傳授葫蘆絲吹奏。孩子們吹葫蘆絲,家長們高興,新集村葫蘆產業發展氛圍愈加濃厚。新集村葫蘆絲樂隊也走入了2018年方城縣春節晚會海選舞臺,成為脫貧攻堅戰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ㄈ╅_展葫蘆種植,打造葫蘆烙畫全產業鏈
2018年新集村種植葫蘆5戶10畝,葫蘆種植中黨員干部王輝、王大強、蘭宏濤帶頭先行先試。老黨員任全來和蔣玉珍,分別動員貧困戶王書泰、王春華種葫蘆。中原工學院按照每畝1500元對種植戶進行補貼。2018年種植戶試種成功,取得良好收益。2019年,新集村葫蘆種植戶大幅增長到20戶50畝。從事烙畫由2018年的10余人增加到目前的20余人,更多的黨員群眾參與進來。經過第一書記陳厚民同志大力協調,2019年新集村種植的葫蘆由河南新集葫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收購,解決了村民種植葫蘆的后顧之憂。
中原工學院校長王宗敏調研新集村葫蘆種植
?。ㄋ模头鰡挝蛔龊蠖?,發揮高校全方位人才優勢
中原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組織學生以葫蘆為載體開展相關課程設計,并成立葫蘆工藝品開發興趣小組;經濟管理學院組織教師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鄉村振興研究院,旨在探索非遺鄉村振興新模式;軟件學院開發相關門戶網站、手機APP等網絡推廣軟件;后勤管理處為葫蘆車間提供桌椅板凳作為工作臺;圖書館提供書架作為葫蘆展架。中原工學院其他各學院都開展了相關工作。
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師生和駐村第一書記研討葫蘆設計
2018年新集村開發出了扶貧、生肖、山水、婚禮等系列葫蘆工藝品,產品銷路供不應求。2018年9月,河南新集葫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作為舉辦單位在鶴壁“中原文博會”上成功舉辦了全國葫蘆工藝品展。貧困戶蘭才在2018年種植了1畝葫蘆,收益10000余元。其他村民利用閑暇時間從事烙畫,每月收益2000-5000元。
葫蘆種植收益高在群眾產生了影響,2019年新集村葫蘆種植面積50畝,種植戶20余戶,種植品種增加到10余種。以“葫蘆烙畫”為主打的葫蘆工藝品日益多樣化和高端化,從事烙畫的村民從新集村擴散到周邊村。
2019年4月11日,天津大學馬路遙教授受文化旅游部的委托,就非遺扶貧文化研修基地掛牌事宜到新集村實地考察。新集葫蘆已經和全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運動會組委會達成合作意向,新集葫蘆走向全國大舞臺。
全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吉祥物葫蘆烙畫
“新集葫蘆”從無中生有到有中生彩。新集村在“中國葫蘆烙畫村”的道路上穩步前進。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