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貴州大學作為貴州省唯一一所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部省合建高校,是全省人才、智力、科技最為集中的高校。長期以來,貴州大學深入貫徹中央、貴州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的工作部署,充分發揮教育、學科、智力、技術等方面優勢,運用“補腦扶智、動手扶業、彎腰扶貧”的“三扶”工作法,積極投身貴州脫貧攻堅主戰場,積極主動作為。在長期的扶貧工作實踐中,形成了科技扶貧、教育扶貧、校農結合“三套組合拳”的高校助力脫貧攻堅行動機制,扶貧足跡遍及全省。
赫章縣是貴州大學助力脫貧攻堅重點關注的國家級貧困縣,隸屬畢節試驗區,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也是集中“核桃之鄉”,亦是我國西南云貴川地區泡核桃的分布中心,有4000多年的核桃種植歷史,境內分布著許多原生的核桃種質資源。長期以來,由于缺乏核桃主導品種和產業化關鍵技術,所以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成為了赫章縣核桃產業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
2006年9月,貴州大學與赫章縣人民政府簽訂校地全面合作框架協議。針對赫章縣核桃產業扶貧的重大需求,貴州大學通過校內遴選科技特派員,組建核桃種植技術團隊,通過??h合作推動赫章核桃產業基地建設與加工技術發展,助推赫章縣“小核桃”成為“大產業”,助力農民脫貧致富。
二、實施進展
?。ㄒ唬┥钊胝{研,規劃先行
產業扶貧的核心首先是結合地方優勢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2006年合作伊始,專家小院科技人員深入赫章主產核桃的24個鄉鎮開展調查研究,從最基本的土壤、樹體、氣候、資源數量與特性等因子入手,挖掘赫章核桃的優勢條件和不利因素,歷時8個月制定了《赫章縣核桃產業發展規劃(2006-2015年)》,提出“打造全國核桃強縣”的產業發展目標。在此基礎上,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又制定了《赫章縣省級現代高效核桃產業示范園區規劃》,作為科學指導赫章縣核桃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ǘ┰痪€,技術攻關
十三年來,專家小院科技人員扎根赫章核桃基地,先后圍繞赫章核桃產業中的優良品種選育、高接換優、標準化栽培、專用肥配制、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等關鍵問題進行項目申請和攻關,得到了貴州省農業科技攻關項目、貴州省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國家富民強縣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等科研項目的資助,破解了限制赫章核桃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從100多萬棵核桃資源中實生培育了“黔核”系列4個核桃新品種,研究總結了“九個一”核桃種植技術標準,在核桃低產改造與高接換優方面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研發了適宜于云貴山區的核桃專用肥、主要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和晚實核桃促花豐產技術體系。為了推動赫章核桃產業發展,科技人員把選育的4個核桃新品種和多項技術都無償提供給政府、企業和農戶使用。
?。ㄈ┡囵B人才,激發動力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核心保障,專家小院結合赫章核桃產業發展的需要,利用貴州大學的優勢,培養產業中的專業人才。為了解決赫章核桃產業人才短缺的問題,專家小院先后為全省培養果樹學碩士、農業推廣碩士112名,為赫章培養核桃領域研究生5名,培養核桃方向科技特派員260余人,培訓科技人員及果農218期1.9萬余人次,為產業培養了 “留得住的土專家”,基本實現了每戶核桃種植戶至少有1人以上掌握核桃栽培技術。經專家小院培養的很多科技特派員都成為了當地核桃產業的“土專家”,如彭劍、江輝、蘇衡、李富貴、羅焜等在當地都已成為小有名氣的核桃專家。
?。ㄋ模┭由飚a業鏈,打造特色品牌
為了打通核桃產業鏈,核桃專家小院團隊除了做好自己的科學研究,在赫章核桃品牌塑造、招商引資、企業的科技咨詢、產品營銷等方面為政府牽線搭橋,出謀劃策。十多年來,助推赫章核桃獲得了一系列品牌和榮譽,使赫章核桃名揚海內外。比如,入選中國果蔬產業品牌論壇組委會評選的“中國十大名優核桃”(2009年11月);入選中國果蔬產業品牌論壇組委會評選的“中國果品著名品牌”(2010年11月);貴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的“‘赫之林’牌核桃乳榮獲貴州著名商標”(2010年5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3年2月)。為了解決核桃產業中資本匱乏、產業鏈延伸不夠的問題,協助政府從山東引來了“貴州赫之林核桃乳有限公司”,把“赫之林”核桃乳在“家樂?!背屑瘓F上架銷售。此外,組織專家團隊開發核桃酒、核桃鮮雄花序、核桃分心木茶葉等產品,為核桃系列產品的開發和銷售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主要特點
?。ㄒ唬摹皢伪鲬稹钡健皥F隊作戰”
在貴州大學尚未與赫章縣政府簽訂校地合作協議時,貴州大學潘學軍教授花了幾個月時間,走遍赫章縣鄉鎮查看核桃資源,不僅發現赫章縣有很豐富的世界的原生資源,還發現赫章核桃的品種缺陷和產業缺陷。校地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后,以貴州省首席科技特派員(核桃栽培)潘學軍博士為首席專家,整合骨干教師、博(碩)士研究生和鄉土人才,共同組建專家小院,依托貴州大學、貴州省果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省植保所,充分利用專家的智力資源、社會科技資源,推動科技要素和生產要素的結合,實現專家和小院,小院和政府、企業、農戶的利益聯結,助推地方產業發展、鄉土人才培養。
?。ǘ┯脵C制保障“落地生根”
為了解決核桃產業中的突出問題,貴州大學在赫章縣建立貴州省果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赫章縣核桃科學試驗站”、貴州大學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和中國核桃生態文化博物館,讓專家小院真正落地。為了讓赫章核桃產業“強起來”,在專家小院專家的引導和推動下,赫章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第一組長、縣長任組長的核桃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助推赫章組建了全省唯一的核桃產業發展事業局、赫章縣核桃產業發展辦公室、赫章縣核桃研究所,實行三塊牌子一套人馬合署辦公,并在各鄉鎮成立了核桃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建了核桃產業發展管理工作站,形成了縣、鄉、村聯動的核桃產業發展網絡,為核桃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機構和人員保障。
?。ㄈ娀晒D化的示范推廣
選育的核桃品種再好,嫁接技術再高超,如果農民不愿學、不愿種,那就失去了科研的價值和意義。因此,專家小院專家認為轉化的科技成果才是第一生產力,他們把核桃產業中的基礎研究轉化為了專利優勢,應用研究轉化為了技術優勢。十余年來,為了做好小核桃這個大產業,專家小院科技人員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果園里,抓好“示范園、樣板田”,做到了“做給農戶看、帶著農戶干、幫著農戶賺”的效果,真正促進成果轉化。在水塘國家核桃良種繁育基地建設了省級核桃資源圃和豐產示范點,在每一個核桃主產鄉鎮均建立縣級核桃豐產示范點,畝產超過400斤,產值超萬元。
四、主要成效
?。ㄒ唬┲坪照潞颂耶a業跨越式發展
十多年來,貴州大學核桃科技扶貧團隊扎根赫章,專注核桃,實現該縣核桃產業跨越式發展。赫章縣核桃種植面積從2006年的14萬畝增加至2018年的166萬畝,掛果核桃32萬畝,堅果產量3.84萬噸,年產值從3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15億元,種植戶年人均增收5000元。預計到2022年,掛果核桃80萬畝以上,堅果產量8萬噸,年產值達32億元。
?。ǘ┖粚嵑照驴h核桃品牌科技內涵
十多年來,緊緊圍繞貴州大學核桃科技優勢,提升核桃品質,升級赫章核桃內涵價值,助推赫章核桃榮獲“中國核桃之鄉”“中國十大名優核桃”“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果品著名品牌”等一系列品牌和榮譽。
?。ㄈ┥疃乳_發助推核桃工業大發展
貴州大學核桃科技扶貧團隊不僅重視核桃種植業發展,同時走聯合攻關不斷開發和引進核桃深度開發,形成核桃深加工產業,切實有效打通種植業和核桃深加工工業,“一二”產業有機融合,擴大赫章縣核桃產業市場半徑。引入投資人成立貴州赫之林核桃乳有限公司、貴州金果緣核桃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利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赫章縣農特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公司,實現年工業產值達2.85億。
?。ㄋ模┛萍寂c扶貧事業實現了雙豐收
貴州大學核桃科技扶貧團隊,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先導,把科技成果轉化落實到扶貧事業,高度重視科技與扶貧事業協同發展,實現了雙豐收。在推動赫章縣核桃種植、深加工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該團隊潘學軍教授先后被遴選為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巡講員、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貴州省百層次創新人才、貴州年份英雄十大人物、貴州省省管專家;先后榮獲貴州省科技成果轉化一等獎、貴州省脫貧攻堅(奉獻)獎、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青年五四獎章、貴州榜樣?最美人物、貴州省行業道德標兵、國務院特殊津貼。
?。ㄎ澹└叨戎匾暀C制推廣進軍新領域
貴州大學高度重視核桃科技扶貧團隊經驗總結,不斷深化科技扶貧機制建設,已經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科技扶貧機制,形成了酒科技、獼猴桃科技、金刺梨科技、茶科技、生態畜牧業科技等扶貧團隊。酒科技扶貧團隊在黃永光教授領銜下,深入盤州市淤泥鄉巖博村,首創的全國清醬香型白酒“人民小酒”,2017年產品實現銷售收入9600萬元,2018年1月22日、23日在全國經銷商大會上訂單突破了5.6億元。黨的十九大會議期間,“人民小酒”也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點贊。貴州大學獼猴桃科技扶貧團隊,從2004年開始一直在修文縣各鄉鎮開展獼猴桃種植技術試驗及推廣,開展技術培訓100多期,培訓技術人員及農民10000多人次,獼猴桃種植面積達16.7萬畝,產值達10.7億元。貴州大學茶科技團隊,在湄潭、鳳岡、務川等21個茶葉產區建立茶園綠色防控核心示范區30余個,推廣應用茶樹主要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累計開展茶產業技術培訓15000余人次,到園區(企業、合作社)開展田間技術指導9300余人次,接受技術咨詢520余次,發放技術資料7100多份,服務企業100余家。通過與貴茶聯盟的合作,先后帶動了10多萬茶農脫貧增收。
五、主要經驗
?。ㄒ唬罢嗡仞B+專業素養”模式保障科技扶貧扎根
扶貧事業既需要科技實現產業內涵式發展,更需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政治責任感保證科技扶貧事業可持續。以潘學軍教授領銜的貴州大學核桃科技扶貧團隊,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長年累月把科技事業緊緊扎根在發展貧困山區的核桃產業。作為一名黨員,潘學軍教授身先士卒,把核桃產業牢記心中,不斷帶領青年骨干(科特派)、博(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及地方鄉土人才很好的聯系在一起,實現了科技扶貧可持續發展。
?。ǘ﹫猿謫栴}導向,不斷化解扶貧產業的科技瓶頸
核桃產業既有種植方面的科技需求,也有深加工過程中的科技需求。潘學軍教授領銜的團隊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化解扶貧產業的科技瓶頸,保證了核桃產業健康發展??萍既藛T要依據產業鏈需求組建團隊,要扎根一線,善于發現農業產業中的科技問題,凝練科技項目,破解科技問題,助推科技服務產業發展。
?。ㄈ﹫猿忠虻刂埔说目萍挤鲐?,增強產業內生動力
科技扶貧必須因地制宜,切實找準科技扶貧的產業載體。能夠給老百姓切實帶來增收的科技扶貧產業才能具有內生動力。潘學軍教授領銜的核桃科技團隊不盲目推廣,他們充分認識到并且是踐行:農業科技成果要實現轉化,應重視抓好“示范園、樣板田”,以好的“示范”促成果的轉化與推廣。
?。ㄋ模┨隹萍伎纯萍挤鲐毷聵I,化解產業發展瓶頸
產業扶貧需要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是順暢的。潘學軍教授充分認識到產業發展要“雙輪驅動”,科技人員不僅要重視生產端還應該重視流通端,主動為地方政府牽線搭橋,做好全產業鏈發展的“大媒人”。
?。ㄎ澹┠裏捒萍挤鲐毧沙掷m機制,縱深推動科技扶貧
潘學軍教授領銜的核桃科技扶貧事業不僅推動了赫章縣核桃產業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是貴州大學黨委和行政高度重視背后的可持續機制,并形成了完善的科技扶貧政策支持體系,全面帶動了貴州大學科技扶貧新事業。
六、下一步打算
?。ㄒ唬┖粚嵖萍缄犖?,推廣核桃產業新發展
山地為主要特色的貴州,核桃具有天然的生態比較優勢,向其他縣域橫推具有深遠的扶貧意義。以赫章核桃產業基地為中心,貴州大學核桃技術團隊又把優良核桃品種與豐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到息烽、晴隆、余慶等21個縣(市),推進了當地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戶增收。
?。ǘ┘哟罂萍脊リP,實現核桃高質量發展
將在總結經驗和修訂問題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和推進“專家小院”模式,重點關注特色品種選育、核桃豐產、品質穩控、功能食品開發等,全面推進核桃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奠定產業興旺的基礎。
?。ㄈ嫿ǚ鲐毬撁?,助推核桃全方位發展
核桃扶貧產業僅僅依靠科技是不夠的,必須品牌打造、資本注入和電子商務等關鍵要素,在全省核桃主產區推廣“專家小院”模式,構建扶貧聯盟,助推核桃產業健康發展,成為貴州脫貧和鞏固脫貧效果的重要產業。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