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安郵電大學電子商務教學團隊(以下簡稱“團隊”)是陜西省省級教學團隊,首席專家張鴻教授曾被《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譽為“電商教授”。多年來,團隊以電子商務為手段,走出一條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的教育扶貧之路。深入絲綢之路沿線60余個市、縣,實施電商精準幫扶;完成30多項市、縣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打造縣域電商發展典型模式;舉辦或參與百余場電商扶貧培訓;舉辦30多場高層次論壇和專題研討會,致力于探索電商扶貧政產學研協同長效機制。電商扶貧成效顯著,研究成果被多級政府部門采納,幫扶人群2萬余人次,直接或間接促進就業上千人,受到媒體80余次采訪報道。
一、案例背景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保障,也是“十三五”期間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任務。2014年開始,商務部會同財政部,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工程,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通過資金支持,促進農村尤其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集中連片貧困縣形成造血機制。2015年初,國務院扶貧辦將電商扶貧列為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
西安郵電大學電子商務教學團隊2004年成功申辦電子商務本科專業;2005年與阿里巴巴合作成立淘寶西安大學,開展電子商務培訓;2008年獲批陜西省特色專業;2014年入選陜西省省級教學團隊;2015年獲批陜西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陜西省電子商務協同創新研究中心。
在此背景下,團隊依托多年的積累,從絲綢之路起點西安出發,輻射陜西,并一路向西,經過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走過絲綢之路沿線60余個市、區、縣,開展電商扶貧、教育扶貧。
二、主要做法
?。ㄒ唬┓e極同地方合作,推進研究成果轉化應用
團隊承擔各級政府電商相關項目60余項,包括30多個市、縣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的編制?!睹嫦蛟品盏年兾魇‰娮由虅瞻l展研究》獲2016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電子商務促進陜西農村精準扶貧理論與實踐研究》獲陜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基于研究成果提出的《盡快將電商產業打造成我省新的主導產業》《陜西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幾點建議》等被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采納;編寫的30多項縣域電子商務發展規劃被地方政府以及企業采納,對電子商務精準扶貧起到了極大的指導作用。
團隊部分成果被應用或采納情況
?。ǘ┲铝τ趯嵺`探索,打造縣域電商典型模式
聚焦涉農電商的研究與實踐,立足陜西面向絲綢之路,為縣域量身打造三種模式:山陽模式、照金模式和武功模式,助力電商精準扶貧,對絲綢之路上其他貧困地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1. 山陽模式
陜西省山陽縣地處秦嶺腹地,立足大秦嶺的特色資源和優勢產業,搭建以逛集網為代表的自有電商平臺,并積極與國內大型第三方平臺合作,由政府和服務商共同承擔并提供配套服務,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和進城下鄉互動,形成了 “自建平臺+政府+協會+龍頭企業+合作社”的縣域電商發展模式。經過幾年的發展,擁有電子商務規模以上企業13家、農業企業138家,個人網店微店超過1100家,物流快遞企業23家,電子商務交易額7.9億元。
“山陽模式”得到陜西日報、鳳凰網陜西頻道等媒體的報道。先后被評為“陜西省電子商務示范縣”“陜西省農產品電子商務示范縣”“陜西省供銷系統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2. 照金模式
銅川照金結合中國電信在當地資源優勢明顯的特點,以“逛集網照金商城”為引領,融入電商帶動“三產”融合的理念,帶動區域電子商務生態發展,形成了“政府+中國電信+逛集網+農產基地”的農村電商發展模式。
通過整合電信業務代理、電商服務站、信合金融便利店等現有資源,建設農村電商服務站,實現跨界合作。建成“政府管理+逛集網平臺+電信網絡+服務實體站點+供貨商+物流倉儲”的跨行業合作的電子商務體系,實現跨界合作八大職能。實現農民四個不出村,即買賣不出村、辦事不出村、金融不出村、創業不出村。最終實現“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建美麗鄉村,享美好生活,實現寬帶進屋,商場到家,手機隨手,交易隨時”的目標。截止目前,已建成1個平臺(照金商城)、1個研發基地、1個市級運營中心,7個鄉鎮級服務中心,20個村級服務站,1個農村電子商務培訓中心。目前,“照金商城”年交易量超過一千萬元。
銅川“照金模式”獲中國互聯網創新委員會頒發的“2016中國互聯網應用創新獎”,發展案例被收錄于2016年中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報告中。
3. 武功模式
2013年12月,為破解農產品“買難賣難”問題,推進武功特色農產品打開市場、行銷全國,武功縣委、縣政府搶抓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新形勢,立足縣情特征,創新發展電子商務。經過3年的探索實踐,電子商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初具規模、初顯成效。農產品銷售在2017年阿里平臺縣域電商排名全國第七強、增速位列全國第四位。
“武功2.0模式”是團隊打造的武功電商二次騰飛計劃,提出“買西北、賣全國、賣什么、造什么”,以電商發展帶動產業發展。著力構建健康的電商生態的四個大圈:政策圈、產業圈、網商圈、服務圈。
武功模式成為全國縣域電商八大模式之一,被確定為“陜西省電子商務示范縣”“中華全國供銷系統電子商務示范縣”“陜西省一二三產融合農產品電子商務試點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ㄈ┙Y合專業優勢,開展電商扶貧培訓
依托西安郵電大學電子商務專業優勢,承擔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多個市縣的電商人才培訓工作。例如,舉辦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數字電商游學班、陜北農村電子商務高級研修班、宜君電子商務骨干培訓班等,并實地奔赴貧困地區進行幫扶,服務人群達2萬多人次。
?。ㄋ模├^承田野調查傳統,實施電商精準幫扶
“只有深入實際進行走訪才能掌握整個流程的各個環節,只有腳踏真實的鄉村土地,深入草根基層,才能獲得大量鮮活的數據和經驗,獲得豐富的研究素材和學術來源?!睆堷櫧淌谌缡钦f。多年來,張鴻教授帶領西郵電商教學團隊奔波于絲綢之路沿線60余個區、縣的田間地頭,對基層政府、農民及電商從業者進行精準幫扶。
在新疆皮山,團隊深入考察皮山縣4個鄉農產品電商發展情況,授課在村,送智在村,研討在村。在學校設立皮山縣農產品電商扶貧專柜,助推皮山農產品上行。
在陜西臨潼,馬額鎮蘋果因為不夠甜而出現滯銷問題,張鴻教授在馬額鎮一待就是三天,在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后,他提出既然甜度不夠,那就主打糖尿病患者適宜食用的蘋果銷售,很快解決了馬額鎮的蘋果滯銷問題,為當地果農帶來一筆高于預期的收入。
在陜西宜川,殘疾人付凡平壺口酥梨嚴重滯銷,團隊成員帶領MBA學員30多人奔赴宜川縣進行幫扶。從線上線下渠道建設、品牌塑造、營銷策略等方面為企業提出對策建議,并在學院發起公益助農捐購活動,通過微信、微博、微店等方式幫助推廣宣傳。
?。ㄎ澹┡e辦電商論壇,廣泛開展交流與合作
舉辦各類電商論壇及研討會,使更多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關注電商的發展。2016年承辦了由陜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牽頭主辦的踐行“五個扎實”實現“追趕超越”—— 新經濟、新動能、新電商主題研討會;與寶雞市商務局共同承辦首屆中國西部區域協同發展電子商務高峰論壇。2017年舉辦了由國際電信聯盟電信發展局、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主辦的國際ICT發展指標專題研討會;2017、2018連續兩年舉辦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指導,西安郵電大學主辦的數字經濟高峰論壇等。
三、主要成效
?。ㄒ唬┌l揮高校智庫作用,理論研究成果豐富
團隊重視理論研究,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豐碩的研究成果支撐扶貧實踐的開展。在《人民郵電報》等報紙及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多篇,出版專著7部;積極向各級政府部門報送理論文章、決策咨詢建議,《以電子商務新動能推進陜西追趕超越》被《陜西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要報》采納,多篇研究報告被西安高新區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采用做內部交流。
代表性理論文章
學術著作情況
?。ǘ┥钊胍痪€精準幫扶,實踐扶貧效果顯著
團隊編寫的30多項縣域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對當地的電子商務發展起到極大的指導作用,有力推進了縣域電商的發展;在絲綢之路沿線開展電商講座、培訓百余次,服務人群2萬余人次,極大提升了政府人員、電商企業、農戶等的電商發展理念,營造了農村電商發展的良好氛圍;打造的山陽模式、照金模式、武功模式為當地帶來千萬元電商平臺交易量,直接或間接促進就業上千人。
?。ㄈ┇@多項獎勵與榮譽,示范帶動作用明顯
團隊首席專家張鴻教授被聘為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商協會產業融合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陜西省小微電商智庫首席專家等,曾獲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產教融合突出貢獻個人獎、“改革開放40年?陜西省物流行業杰出貢獻人物”等榮譽稱號,被《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譽為“電商教授”,提高了團隊的影響力和示范效應。
團隊多次受到政府批示與表彰。研究成果多次呈報省級政府部門,承擔的各市、縣電子商務發展規劃也為地方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張鴻教授曾向時任陜西省委書記婁勤儉、省長胡和平、時任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等匯報團隊服務地方經濟的情況。
張鴻教授向時任省長胡和平匯報電商精準扶貧研究成果
?。ㄋ模┟襟w多方報道,思想輿論引導效果顯著
成果先后被《中國教育報》、《人民郵電報》、《陜西日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社會科學網》、《西部網》等媒體采訪報道80余次。代表性媒體報道:《中國教育報》2017年3月21日頭版頭條報道《“電商教授”張鴻》;《中國社會科學網》2016年9月21日報道《農村電子商務研究充滿魅力——記西安郵電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張鴻》等。
團隊在張鴻教授的帶領下,在思想理論輿情分析方面,多次提出“電商精準扶貧”、“農村電商如何跨三關當引擎?”、“電子商務打造趕超動力”、“農村電子商務重塑農業產業鏈”等觀點,對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的輿情分析與研判符合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方向和規律。在助推電商扶貧的重大節點、重要關頭和重大問題上敢于亮劍,尤其打造了陜西農村電商發展三大模式,對陜西乃至絲綢之路沿線縣域電商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四、主要經驗
?。ㄒ唬┯^念先行,扶貧先扶智
扶貧先扶智,電商扶貧要充分發揮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助推作用,就必須發揮高校自身優勢,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支持、參與,不斷地加大宣傳,強化培訓,加強引導,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依托本高校專業特色,為各級尤其是縣級政府部門主要領導干部開展專題培訓,增加專業知識,從而出臺相關指導、扶持、培育、監管政策。
?。ǘ┳龊脠F隊建設,打造創新型智庫
搭建團隊,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專業隊伍。團隊首席專家張鴻教授,二級教授,陜西省教學名師,入選陜西省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核心成員要求必須在電子商務領域具有十年以上工作及研究經歷。堅持按項目管理的方式組建“產學研”協同高水平團隊,準確把握地區電子商務與脫貧攻堅關聯關系,打造創新型智庫,助力精準扶貧。
?。ㄈ├^承田野調查傳統,掌握鮮活的一手資料
西安郵電大學電子商務教學團隊繼承我國早期一些著名社會學家的做法,深入田間地頭,親臨其境,對絲綢之路沿線農村、農業、農民做全面了解。團隊認為鄉村研究和田野調查不能硬套現存的理論模式,建立中國農村研究的主體性意識很重要。只有腳踏真實的鄉村土地,深入草根階層,才能獲得大量鮮活的經驗和數據,獲得豐富的研究素材和學術靈感。
五、推廣價值
?。ㄒ唬┌l揮高校智庫外腦作用,廣泛開展校地校企合作
高校教學、科研單位在教育扶貧教育脫貧事業中大有可為。高校教學、科研單位應積極發揮智庫外腦作用,廣泛開展校地合作,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助力精準扶貧。一方面,將先進的經營、管理、服務理念和科學技術輸送到農村,努力培養電商人才,推動城鄉人才流動。另一方面,科研團隊在實踐過程中得到了鍛煉,取得了最可靠的數據和鮮活的研究案例,進一步推動了教學和科研工作,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ǘ┠詈棉r村電商“三字經”,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
教育扶貧需要借助高校學科優勢,強化貧困地區電商頂層設計,加強政府引導、專家指導、企業主導、平臺運導、合作社牽導和農民跟導,建立健全參與主體的協同創新機制。突出“三新”,既新經濟、新動能、新電商,按照三產融合、三品協同、三化同步、三標提升等方式打造新電商,使農產品不但要賣完、要賣貴、更要賣對,走出一條具有人情濃、山水綠、農民富、農村美及縣域強等特點的農村電商新路子,實現精準扶貧、精準“造血”的目的。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