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開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江蘇省委省政府援疆扶貧工作的整體安排,南京醫科大學充分發揮自身人才、技術和附屬醫院優勢,以醫療援疆、建疆、穩疆為目標,以建設附屬克州人民醫院為紐帶,以“一帶一路”倡議為支點,定點幫扶新疆克州衛生事業發展,創造性開展“組團式”援疆,為祖國邊疆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一、基本情況
新疆克州是全國唯一以柯爾克孜民族為主體的自治州,地處祖國最西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總面積7.24萬平方公里,山區占全州總面積的90%以上,素有“萬山之州”之稱。全州戶籍人口62萬余人,每千人口擁有床位5.7張、執業醫生1.76人、注冊護士1.84人,醫學教育、醫療資源和服務能力相對落后。
按照中組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及江蘇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南京醫科大學及其各附屬醫院,協同其他兄弟高校和附屬醫院,積極推進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援建克州醫療隊由55名骨干組成,其中博士生導師3名,教授3名,高級職稱占82%,研究生以上學歷占85%。我校第一附屬醫院黨委副書記、博士生導師丁強教授擔任克州人民醫院院長。南京醫科大學以講政治的高度突破常規,將整體水平相對落后的克州人民醫院納為學校附屬醫院,通過人才、項目、技術等精準幫扶,全面提升服務邊疆人民健康能力和醫院整體水平。
二、實施進展
在南京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支持下,援建醫療隊落實健康扶貧行動,建好、用好附屬克州人民醫院平臺,大力實施惠民舉措和暖心工程。2018年,醫院門診工作量同比增長17%,住院工作量同比增長65%,手術工作量同比增長44%,床位使用率達121%,業務收入完成預算的114%。醫院醫教研和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一是診療水平不斷提高。以胸痛、創傷、卒中救治三大中心建設推動急救體系正式建立,腫瘤內科等6個科室正式單列運行;成功獲批危重孕產婦和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心、腦血管疾病相關學科及康復學科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柯爾克孜民族醫藥研究院深受好評。
二是科研教學成果豐碩。創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工作穩步推進,申報區級、州級課題、新項目不斷取得突破;南京醫科大學“勵建安院士工作站”落戶南疆;SCI論文實現零的突破;2018年,31名學員被南醫大研究生研修班錄取,學校高水平師資定期赴疆授課。
三是運營管理服務水平持續提高。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醫院規章制度150多項,健全醫院行政職能科室;實行院科兩級負責制,推行績效分配改革,人才發展規劃穩步推進,薪酬和激勵政策初見成效。
四是綜合實力持續提升。醫院被國家發改委批復成為國家“組團醫療”標準化唯一試點單位;作為全國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工作觀摩點,迎接中央組織部、國家衛健委、全國七個支援省市和新疆受援地州各級領導的觀摩;附屬醫院專家走出克州,到喀什、伊犁、阿克蘇等地區傳經送寶。
三、主要特點
南京醫科大學將國家要求、自身優勢與當地需求緊密結合,用心用情做好援疆扶貧工作。
一是把準脈,強化頂層設計。按照把附屬克州人民醫院打造成區域醫療中心的定位,聯合克州黨委組織部、克州衛健委在全疆率先制訂了自治州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十年規劃、三年行動計劃,促進受援醫院整合資源、做強優勢,激發醫院內生動力。南京醫科大學利用人才、技術優勢,開展醫療、教學、科研多方位、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把醫院建設成為開展高水平醫療服務、培養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學校服務邊疆的前哨陣地。
二是重長遠,建設人才梯隊。學校堅持把援疆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起來。一方面,加強人才引進。制定醫院年度用人計劃和遠景規劃。醫院近三年招聘急需專業人才300余人,并出臺了多項激勵政策。另一方面,實施“師帶徒”培養當地人才。鼓勵援疆專家既當醫生又當先生,每人帶徒弟2-3名,精心培育。同時,選派專業人員到學校在江蘇的附屬醫院跟班學習,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和技術水平。2018年,我校醫療專家兩次救治患有心內膜炎同時并發多臟器衰竭病人凱麗?比努爾,讓22歲的生命重新綻放,患者50萬元的醫療費用大部分由援疆資金墊付?;颊吣赣H緊握醫生的手說:“是江蘇的專家救了我的孩子,是黨的政策救了我們全家?!毕嚓P事跡得到了央視等多家主流媒體的報道。
三是強內涵,改進醫院管理。全力打造“院包科”。根據當地需求,組織南京醫科大學第一、第二附屬醫院和附屬腫瘤醫院等單位以“院包科”形式結對幫扶克州人民醫院16個科室,通過首席專家制、柔性引才、選送進修、推廣技術等形式,指導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帶動全院申報國家省市科研項目、發明專利。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醫院管理、醫療核心制度、風險管理、績效管理等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工作標準、優化工作流程、規范執業行為。加強內部考核,實行院科兩級負責制,改進績效管理模式,讓干事的有成就、不干事的有危機,形成鮮明工作導向。
四是獻真情,堅持服務惠民。參與開展“潤心計劃”(目標為克州地區心臟病患者進行安全、有效的手術治療)21期,成功實施心臟手術177臺,受益人群從本地患者擴大到周邊地區。組織和配合援疆醫療隊到邊遠鄉村、邊遠牧區、邊防哨所開展“江蘇醫療大巴扎”“春蕾行動”“關愛母親行動”等義診活動40余次,累計義診13200多人、咨詢2萬余人、發放宣傳材料4萬余份,免費送藥價值20萬余元,為邊疆少數民族同胞和祖國邊防戰士送去關愛。第二附屬醫院連續四年開展包括“新疆行”在內的“心佑工程”項目,共篩查1萬多名疑似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免費救治確診患兒超過200名,為貧困家庭脫貧攻堅打下健康基礎。
五是重協同,打造品牌特色。使用江蘇計劃外援疆資金1.2億元,籌建克州醫養結合健康扶貧養老中心,成為克州乃至南疆地區一流的集“養、醫、護”三位為一體的養老品牌,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完工。推進附屬克州醫院門診布局優化和設施改造項目。新建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組織開展全民健康體檢,同時積極參與社會公益,為全州80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目前已完成健康體檢30000余人次。建設柯爾克孜民族醫藥研究院。通過發掘整理柯醫、柯藥文獻資料,核實柯醫、柯藥實用性和應用歷史,開展柯醫特色技術和柯藥臨床療效評價,繼承、創新柯爾克孜民族醫藥文化。實施“銀發援疆”項目。醫療隊聯合省委老干部局,組織醫療衛生領域老專家開展了五期衛生“銀發援疆”行動,服務克州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六是架鵲橋,服務一帶一路。學校立足江蘇大地,服務國家需求,以實際行動助推“健康絲綢之路”建設,對接在亞歐大陸東橋頭堡——江蘇連云港市辦學的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與新疆克州的聯絡,推動醫藥科技產業聯動創新。開展高水平醫療幫扶。附屬克州人民醫院與吉爾吉斯八家單位簽署科研合作協議,成立了中吉醫療聯合體,積極探討建設中吉醫療聯合體途徑。2018年,醫院為吉爾吉斯兩名先心病患者順利實施手術。
四、成效經驗
1.扶貧要扶“實”,落實醫療扶貧黨委第一責任。學校黨委將醫療援疆工作作為政治責任和光榮使命,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協同配合,方法上力求創新,細化壓實主體責任。具體實施過程中,援疆專家任“一把手”院長和科室主任,成為醫院事業發展的火車頭。援疆專家擔任醫院“一把手”院長,與受援醫院黨委書記分工協作;援疆專家擔任科室主任,與原科室主任形成雙軌制科室管理模式,援疆專家抓業務、抓隊伍、抓管理,原醫院書記和科室主任抓黨建、抓穩定、抓保障,相互配合,相互補臺,發揮了團隊作用,保證了各項改革的順利實施。
2.扶貧要扶“續”,構筑醫療扶貧的第一資源。堅持“輸血”與“造血”并重,因地制宜建立形式多樣的“師帶徒”工作機制,從“騎車帶人”到“教人騎車”。通過結對跟學、科研合作等形式,加快培養當地一批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的臨床醫療技術骨干。據統計,累計結對徒弟150余人次,傳授新技術、新項目65項,共同申報課題40余項,附屬克州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卡德爾江醫生已主刀完成心臟手術18臺,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醫療隊。
3.扶貧要扶“準”,探索醫療扶貧的精準路線。精準扶貧,關鍵在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根據克州當地需求,學校多家附屬的三甲醫院以“院包科”形式結對幫扶克州人民醫院各個科室,以教帶學,教學相長,在交流互動中增進了解、增長新知。在“院包科”的帶動下,當地醫院逐漸補齊短板,在醫院管理、醫療技能、基礎建設、文化理念等方面都實現了躍升。醫院新成立全科醫學科、綜合科等科室,實施醫院急救重癥監護室建設、血液透析中心建設等重點科室項目建設,推進院士工作站建設各項工作。
4.扶貧要扶“心”,打造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一個個援疆項目,是連接援受兩地的一條條紐帶,是新疆百姓感受援疆工作成效的最直觀載體。近年來,學校援疆醫療隊通過提供高質醫療服務、開展惠民項目和免費義診、籌建克州醫養結合健康扶貧養老中心、持續建設“健康管理中心”、籌建柯爾克孜醫學陳列館等多個項目,不僅讓老百姓相信科學和現代醫學、相信江蘇人民的誠意與熱情,更加深了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擁護,對國家民族政策的擁護,不斷匯聚援疆、建疆、穩疆的磅礴力量。
五、下一步推廣實施考慮
當前,學校援疆工作已取得一定成績,但仍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克州衛生專業人才匱乏。特別是基層衛生人才短缺,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二是組團式援疆缺乏科學可行的考核評價標準及保障、獎勵機制。三是當地自然條件影響推廣預期目標??酥莸靥幣撩谞柛咴?,點多線長面廣,37個鄉(鎮)衛生院分散在南北800公里的山區,最遠的距離學校附屬克州人民醫院達400多公里,給醫療均衡布局帶來困難。下一步,針對克州衛生系統實際,學校計劃推出“菜單式”扶貧模式,對接當地需求,突破扶貧最后一公里。
1.強化醫療衛生交流合作和人才培養培訓。圍繞克州人民醫院發展實際,制訂完善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工作中長期規劃,科學謀劃、系統部署。發揮南京醫科大學人才資源優勢,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通過“互聯網+教育/醫療”的形式,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加強醫療服務合作和人才培養培訓,開展管理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培養、業務骨干進修培訓等項目,同時實施克州醫療人才赴南京醫科大學及附屬醫院掛職鍛煉項目,在共建共享中推動學校與新疆克州全方位的交流、交融。
2.提升附屬克州人民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大醫院管理體制、運行新機制、人事薪酬制度、分級診療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增加重點??葡冗M設備的配備。明確醫院功能定位,建立合理的床位調控機制。對照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建設標準,加強空白科室建設。繼續推動“以院包科”臨床科室建設,實現自治區級臨床重點??平ㄔO目標。深化醫療衛生惠民行動。深入鄉村開展巡回義診,做好“潤心計劃”,針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常見病多發病,實施“辨病扶貧”。
3.加強克州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發揮學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A+學科優勢,借助“健康江蘇研究院”省級智庫平臺,織牢基層健康服務網,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分級診療體系和醫養結合體系建設。加大選派公共衛生專家力度,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通過“傳、幫、帶”,幫助克州加強公共衛生能力建設,實現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保障服務。
4.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江蘇連云港和新疆克州是連接新亞歐大陸橋東西樞紐的節點城市。下一步,學校將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努力打造“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標桿與示范項目。比如:為做好健康江蘇“交匯點”建設,籌備召開“一帶一路”健康促進紫金論壇,屆時成立絲路國家健康促進聯盟,將健康扶貧、健康服務有效輸出,構建“東聯西出”“西進東出”的雙向健康通道。同時學校全球健康中心也將聯合附屬克州人民醫院召開“中吉高層次醫學論壇”暨“中吉國際醫療聯合體簽約儀式”,為“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醫療援疆已經走過了千山萬水,但仍需要跋山涉水。南醫人將牢記護佑健康的初心使命,堅定“醫療援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的信心,走好援疆扶貧的下半程,讓茉莉花香灑滿新疆大地。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