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廚亮灶”的食堂、“水沖式”廁所、熱水澡“周周洗”、“24小時有開水”、宿舍“水暖電暖”保供……過去,這樣的條件對于農村學校的孩子來講近乎奢望,但在今天,奢望已在山西省長治市農村寄宿制學校變成現實。
近年來,長治市積極構建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體系,建立有規可依的運行機制。2017年至2018年,全市共投入資金4.37億元,完成了381所農村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任務,實現了全市農村學校食、宿、廁、洗、飲、暖等六方面設施全面達標,涌現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寄宿制學校。
2018年5月,在教育部舉辦的解讀《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新聞發布會上,長治市教育局作為全國唯一的地市代表作了經驗交流,長治市成為全國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典型。
宿舍暖,飯菜香,詩書滋味長
陽光透過明亮的窗子照進室內,被子疊得有棱有角,床單鋪得平平整整,毛巾搭成一條線……走進壺關縣百尺明德學校學生寢室,感受到的是兵營一般的整潔和家一般的溫馨。
農村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之初,長治市首先針對原有的標準化建設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多科室任務交叉、多頭管理等“碎片化”問題開刀,整合重組基教科、財務科、裝備中心有關標準化建設的職能,組建市級學生服務管理中心,核定編制6名,專門負責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2017年,市、縣兩級全部健全了專門管理機構,實現了定崗、定人、定責。同時出臺《長治市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廁所、飲水、洗浴、采暖標準》,從建筑布局、設備設施、衛生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明確標準。出臺學校宿舍管理辦法和學生宿舍標準化管理手冊,為寄宿制學校建設提供了依據和標準。
為確保寄宿制學校學生吃得好,吃得安全,長治市嚴格設定“兩員”和大宗食材采購“兩個門檻”準入標準,聯合食藥監和疾控中心等部門出臺《學校食堂服務人員及公寓管理人員準入制度》《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招標推薦企業名單》。采用“筆試+技能測試+健康體檢+合格證準入”方式,招錄合格人員2143名,清退不合格人員738名。采取“理論培訓+實踐操作+技能測評+頒發等級證書”方式,實現了人人持證上崗。采用公開考察招標辦法,考察食材企業88家,選定40家;考察餐飲服務企業12家,選定9家,并將審核后的合格食材企業名錄、餐飲企業名錄和“兩員”名錄全部錄入學生服務電子管理平臺,實現了食材招標、企業準入和人員招聘的公開透明。
百尺明德學校坐落在壺關縣百尺鎮,是一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百尺明德學校在食堂管理上將長治市有關規定細化為“678”管理制度,“6”就是6個一:“一周天天不重樣,一日三餐加一點,一日一兩肉,一日一個蛋,一日一袋奶,一日一個果”;“7”就是把好采購、入庫、儲存、出庫、加工、留樣、消毒“7道關”;“8”即非供貨食材、三無、過期、霉爛等8種食材不得進入餐廳。記者注意到,配餐標準化、食品安全化、管理規范化、營養均衡化已成為長治寄宿制學校食堂管理常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每天上下午的課間操,全校1300多名師生在操場上合著音樂的節拍吟誦古詩詞,場面十分壯觀。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百尺明德學校把600首古詩詞分別編入6套韻律操里,每套100首,吟詩與做操結合,真正起到了健身、健心的作用。
“我們不僅要讓村里的孩子們吃得好、住得好,更要讓孩子們學得好,接受更加優質的教育?!痹撔PiL李建清介紹,學校還推行了周末家長公開聽課制,讓家長參與到課堂、關注孩子成長、提出具體建議,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近年來,周圍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了百尺明德學校。該校當年第一次招生時只有260人、7個班,現在共有學生1349人、30個班,百尺明德學校已成為當地家長口中連連稱贊的“好學?!?,教學質量連續10年名列全縣榜首,2013年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綠茵場,課堂上,少年追夢忙
急停、盤帶、過人、射門……記者來到潞城區微子鎮小學時,正值課間操時間,一群男生正在干凈整潔的綠色塑膠操場上踢足球,防守、進攻,踢得有模有樣。
體育教學偏弱是當前學校的普遍問題,為補齊短板,長治市明確規定各學校要開齊開足體育課,體育與健康課程小學一、二年級每周4課時,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兩課時,嚴禁擠占,保證每名學生至少掌握一項運動技能。不僅如此,為發揮中考對學生加強體育鍛煉的導向性作用,長治市對中考政策進行調整,把中考體育分值由原來的50分調整為70分,有力促進了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
近年來,隨著國家在校園足球工作上不斷發力以及農村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極大改善,長治市越來越多的學校把足球作為體育活動的首選,越來越多的學生愛上了足球?!靶@足球”是潞城區微子鎮小學的特色項目,被列為必修課。2016年,該校組建了學校足球隊和三年級以上班級足球隊,并積極推行“一日常規”,實行班級聯賽,成績斐然。
微子鎮小學招生范圍包括全鎮28個自然村,目前共有在校生478名,16個教學班級,國家規定課程全面開設,并開辦有聲樂、器樂、舞蹈、書法、繪畫、3D打印、機器人、棋類等10多項選修課程。
“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不再是農家娃的奢望,農村寄宿制學校的特色項目不斷呈現,使農村教育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痹撔PiL石曉雯說,學校正大力開發新課程、建設新課堂,建構“自學前移、展示為主”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基本模型。該校在三年級引進電子書包,嘗試智慧課堂實驗;一至六年級引進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全面變革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在長治,“實施中小學體育場地和設施改建工程”被列入政府實事,從經費和制度上予以保證。2018年,該市新增足球場地61塊,其中小學26塊、初中31塊、高中4塊。目前,長治市各級各類學校普遍開設了足球課程,76所學校獲批“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球、乒乓球、花式跳繩等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也在長治市寄宿制學校廣泛開展。
田野里,果樹旁,勞動歌聲揚
在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過程中,長治市大力倡導勞動教育,積極鼓勵各學校因地制宜創建特色化校園,明確要求開展每生每年一周的生產實習、創新教育、研學旅行等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將創新實踐列為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5個維度之一,強調農村寄宿制學校勞動教育突出“農味兒”,從小培養學生知農、會農、愛農,以勞動為榮。
“西紅柿,人人愛,能做湯,能做菜……”采摘歸來,上黨區西莊小學的學生唱著歌謠,品嘗著自己親手栽種的西紅柿,滿心歡喜。
西莊小學坐落于上黨區蘇店鎮西申家莊村,學校緊挨著村里的農田,開展勞動教育的條件得天獨厚。2018年4月,西莊村村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秦向陽特批60余畝耕地作為該校勞動實踐基地,平均每個年級、每個班都有一塊一畝多的菜地,每個學生還認領了一棵蘋果樹,學校定期組織學生在實踐基地試驗田里種花、種草、種菜、種樹,為農作物松土、施肥、除草,勞動讓學生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巴ㄟ^基地勞動實踐使學生們在以行為習慣、技能訓練為主的實踐活動中學會勞動、學會審美、學會創造,從而達到磨煉意志、培養才干、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蔽髑f小學校長畢錦杰說。
與大多數寄宿制學校不同,西莊小學沒有專門的學生餐廳,教室就是餐廳,課桌就是餐桌。開飯時間到了,只見各班的分餐值日生系上潔白的圍裙,戴好袖套、口罩、餐帽,把班級餐車推回教室,并給同學們盛飯、分飯,吃完飯后再由值日生將所有餐具清洗干凈,每班6名值日生,每天一輪換。畢錦杰介紹說,“這一模式從年初開始實行,效果顯著:學生們不挑食、不浪費糧食了”。
“回流學生特別多,學校辦好了家長們自然就把孩子轉回來了?!碑呭\杰介紹說,當地一對雙胞胎曾在一年級時擇校去了下南街小學,后來發現西莊小學辦得越來越好,上個學期家長把已經上五年級的孩子轉了回來。
如今,果蔬種植、樹木栽培、傳統手工藝制作等“農味兒”十足的勞動課在長治市寄宿制學校廣泛開展,構成了農村教育一道亮麗的風景。
前不久,山西省教育廳在長治召開了全省中小學寄宿制學校建設現場推進會。山西省教育廳廳長吳俊清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通過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為農村學生就優就近入學提供重要保障,最大限度地為農村群眾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努力讓鄉鎮寄宿制學校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亮點,帶動農村文明文化進一步提升,努力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留住人才、留下希望和未來。(本報記者 趙巖 高耀彬)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