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塊機械手表“海鷗”誕生在天津,第一個國產自行車品牌“飛鴿”也在天津問世,最老牌的電視“北京牌”產自天津……這些令天津人倍感自豪的“第一個”,是天津制造業雄厚實力的體現,也是天津職業教育深厚底蘊的見證。
近些年,天津職業教育更是煥發出日益奪目的光彩: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永久舉辦地及主賽區、“五業聯動”理念倡導者、“魯班工坊”模式首創者……在全國職業教育迅猛發展、各地職業院校百舸爭流的今天,天津職教緣何能夠始終獨占鰲頭?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天津響應國家重大合作倡議和發展戰略,持續推動天津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向縱深發展,如今已逐漸探索構建出具有天津特點、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五業聯動”助推職教辦學
近日,天津交通職業學院新能源實訓大廳內,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精誠英才培育項目授課教師田倩倩,正在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學生進行新能源汽車充電系統故障診斷項目的培訓。
天津的職業教育發源于19世紀中后期“洋務運動”中興起的實業教育,開創了我國職業教育的先河。因此依托行業企業辦學是天津職業教育的最大特色,其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初在實業教育中施行的“工學并舉”辦學模式。建國初期,天津職教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試點“半工半讀”教育模式直接為其行業企業辦學打下了歷史根基。
“十二五”期間,天津著力壯大一批優勢支柱產業,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了以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為代表的八大優勢支柱產業。天津職業教育緊跟市場需求,主動對接高新技術產業,在專業設置上根據企業需求進行調整,依托企業合作建設實訓基地,很多學校根據新興產業和項目的需要開設新專業。專業設置緊跟經濟社會步伐,是天津職業教育位于全國前列的重要原因。
2015年,教育部與天津簽署“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共建協議,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理念應運而生。天津各職業院校在“五業聯動”理念指引下,聚焦國家戰略,緊跟行業發展調整辦學模式。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緊密圍繞國家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能源汽車推廣等戰略,聯合多家企業建成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共同研發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課程資源和實驗實訓平臺并對師生開放,鼓勵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協同創新課題研究。2018年,學生作品《綠色環保之“節油魔塊”》在“互聯網+交通”全國交通運輸職業院校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創意組一等獎。
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積極與國內知名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敦煌網、北貿通等企業合作,建成多個創業就業實踐基地,培養出大批跨境電商領域優秀人才。
為了凝聚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科研院所“五方合力”,天津市各區積極組建立足區域、面向產業、服務企業的職業教育集團。2005年,天津城市職業學院牽頭,聯合中心城區的5所社區學院成立了全國首個區域型職教集團——天津城市職業學院職教集團,在中心城區統籌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各類資源,帶動區域社區教育,服務學習型城區建設。學院的項目“職繼協同構建區域型職教集團,為建設學習型城區提供有效供給的創新實踐”獲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截至2018年底,天津中高職院校由行業、企業(集團)舉辦的占比85%以上,充分體現出職業教育的行業企業辦學特色。天津職教界充分發揮行業辦學優勢,組建區域協同發展的京津冀現代制造業職教集團、京津冀模具現代職業教育集團等22個職教集團,構筑了先進裝備制造業、養老服務業等12個京津冀職業教育產教對接平臺。
在校企合作中解決行業難題
5月23日,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與瑞士GF加工方案全球工廠合作的模具產業學院正式成立。這是國內模具行業首個多元構成的產業學院,也是天津高等職業院校在辦學體制機制改革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疤旖蛟诰苤圃旌凸I轉型方面要有大手筆,模具產業學院的成立做出了嘗試、探索與努力?!碧旖蚴薪涛敝魅螀尉叭@樣評價道。
作為我國4個直轄市之一,天津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一系列的國家戰略計劃為天津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進程提供了強大動力,驅動著天津近年來積極開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組建立足區域、面向產業、服務企業的職業教育集團,大規模開展訂單式培養培訓,滿足企業高端技術技能人才需要。
提起“中德—大火箭訂單班”,行業內可謂無人不知。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與天津航天長征火箭制造公司合作舉辦了7期訂單班,為“長征五號”和“長征七號”火箭的制造批量輸送了145名技能人才,占大火箭項目一線員工的三分之一,成為中國航天高技能人才定制培養基地。
天津醫學高等??茖W校合作企業出資,按照企業職場標準店的技術標準、服務標準等,在校內建立“美麗田園SPA中心”,校企共同建設校內“騰飛店”;同時企業在上海、武漢兩地,建設師帶徒特色的校外“騰飛店”?!靶韧夤W結合模式”實現了學生從校內到校外、從學生到員工、從學習到就業的“騰飛”式轉變。
學校與企業的親密接觸,帶來的不僅是人才培養質量與行業需求的對接,還解決了不少行業難題。
我國養老行業處在一個需求快速生長期,但是養老人才培養與供給始終是一大難題。社會對從事養老工作認可度偏低,很多學生即使上了養老類專業也不愿意將來從事養老服務工作。
天津職業大學采用師傅帶徒弟的模式開展教學,著力探索培養學生對養老行業的熱愛。該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在為期半年的養老院實習中,接觸并親手護理老人,在養老院至少輪換3個主要崗位。學生在實習中學到了學校無法教授的知識技能,同時對該職業的認知也煥然一新。
該專業學生馬盛霖永遠忘不了,在南開養老中心實習時,一位他曾護理過的爺爺臨終前把他叫到身邊,用最后的力氣向他敬了一個禮,說了聲“謝謝你”,然后安詳地閉上了眼睛?!拔乙欢ㄒW習專業知識,畢業后從事養老工作?!瘪R盛霖說。
“走出去”的天津職教
“在天津學習期間,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感謝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為我們創造了這么好的學習環境?!背械聭眉夹g職業學院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學生張印鵬說。
2018年9月,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與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共同創造性地開展了“承德項目2018級新生‘1+2’分段培養”模式,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2018級機械設計與制造等6個專業237名新生和29名教師團隊來津進行一年的學習。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為每位教師配一名中德教師進行“師帶徒”幫扶,并安排10名中德教師為承德學生授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多年來,天津全面對口幫扶新疆、西藏、青海、寧夏等地職業教育,全力實施“脫貧攻堅、職教幫扶”,走出一條職教精準優質扶貧之路。天津先后組織專家組五赴新疆和田職業技術學院,提供全方位系統援建;多所職業院校與中西部地區院校在聯合招生、師資培訓、專業建設、校企合作等方面開展結對幫扶;以“需求為導向”實施了超過萬人次的中西部師資定制培訓;創新“以招生促招工、穩就業”的學生定向培養模式,助千余名中西部學生實現優質定向就業。
當前,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工業革命不斷催生傳統產業轉型和新型產業發展,這種新經濟發展模式促使勞動力市場的國際化需求猛增。職業教育國際化成為我國職業院校與時代需求對接的戰略性選擇。
2016年初,在教育部指導下,天津率先主導推動實施了“魯班工坊”建設?!棒敯喙し弧币試椰F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的建設成果為總體支撐,開展學歷教育和技術技能培訓,為合作國家培養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人才。
截至目前,天津職業院校已在泰國、英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柬埔寨、葡萄牙和吉布提建成8個“魯班工坊”,涉及自動化、新能源、機械、汽車、鐵道、通信、電子信息、商貿、餐飲9類23個專業,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急需人才。
今年3月28日,通過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和天津市第一商業學校的共同努力,首個非洲“魯班工坊”落戶吉布提,向非洲青年提供職業技能培訓。這是天津職業院校在海外建設的第8個“魯班工坊”。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王琳等4名教師參與了吉布提“魯班工坊”的前期建設工作。王琳告訴記者,在吉布提工作期間,每天冒著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工作19個小時,實地考察、重新選址、修改方案、與當地溝通、采購裝修用品……高熱的天氣、緊張的工作使得王琳等人都出現了中暑癥狀,但大家依然克服困難堅持奮戰在建設一線,最終圓滿完成了“魯班工坊”的建設任務。
如今,“魯班工坊”已成為我國對外人文交流的一張亮麗名片,正推動著天津職教走向全世界。(本報記者 陳欣然)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