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以“青春告白祖國”為主題,通過交流、展示“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主題社會實踐的豐碩成果,激發廣大高校學生向黨和祖國真情告白,更加堅定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四個自信”、更加堅定愛國奮斗之志。
自8月30日活動啟動以來,全國2900多所高校、3800多萬名大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分享“說”、展示“拍”、交流“演”等形式,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體驗解讀理論、宣傳成就、展示風采,傳播青春正能量。
堅定“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在南開大學的研究生開學典禮上,2019“最美大學生”阿斯哈爾·努爾太帶領全場新生重溫了張伯苓老校長發出的“愛國三問”。
“是!”“愛!”“愿意!”“愿祖國繁榮富強!”全體新生的回答響亮而堅定。
在“青春告白祖國”活動中,廣大學生結合對中國共產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改革開放史偉大歷程的重溫體驗,對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無數困難和挑戰的光輝足跡的回顧尋訪,對革命先輩、先進人物英勇奮斗事跡和崇高人生品格的真切感受,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華中科技大學開展典型人物展覽活動,通過“全國優秀西部計劃志愿者”“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等人物典型尋訪活動,以40余名青年親身經歷和富于真情實感的“青年說”作為展示內容,用榜樣引導學生,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吉林大學利用開學契機,組織學生“現身說法、互學互鑒”,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話語體系和表達方式,開展17項專題活動,教育引導學生用澎湃的青春向中國共產黨告白、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告白、向新時代偉大祖國告白。
圍繞“我和我的祖國”“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等主題,浙江工商大學、浙江工業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精心策劃了“新生第一課”,鼓勵學生“筑夢新時代,砥礪新征程”;中國計量大學組織業余黨校學員等赴井岡山進行實地學習,深入了解井岡山革命斗爭的光榮歷史;浙江外國語學院則開展了“青年學子學青年習近平”專題活動,讓學生筑牢信仰之基。
南京審計大學2000余名師生聯合南京審計大學附屬小學100余名小學生唱響《我和我的祖國》,用最真誠的歌聲,唱出對祖國的熱愛與祝福,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海南、云南、西藏等地的大學生也紛紛計劃于近期以主題班會、故事演講、讀書會、微視頻、快閃等多種形式開展“青春告白祖國”活動,抒發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之情。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
今年暑期,浙江大學組織“共和國這樣走來”社會實踐活動, 學生團隊以新中國成立70年來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事件為主線,奔赴河北西柏坡、浙江杭州、江蘇南京、安徽鳳陽等地探訪,縱貫6474公里,行程中開展“微黨課”“微故事”直播,打造了一堂別樣的“行走中的思政課”。
中國礦業大學將“青春告白祖國”主題教育活動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機結合起來,組織學生自發開設“淮海戰役精神傳承”“動力中國的礦大使命”等系列專場思政課。天津市56所高校從9月1日起,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史、新中國史等內容,在教師節前每所高校都開展了一場“思政大課”。各高校還建立班級、院系和學校層面的分享活動,從學生的視角謳歌祖國建設發展的巨大成就,開展活動1000多場,參與受眾學生覆蓋面占在校生人數70%以上。
南京農業大學圍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回信精神,廣泛開展“青春告白祖國”學習討論活動,舉行短視頻、動漫作品征集和征文比賽活動,引導學生許下“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的誓言,立下“勤學不輟,做合格神農傳人;星火世傳,固我華夏之本”的志愿。
臺州學院充分挖掘臺州市大陳島墾荒精神這一地方紅色資源,以“我們是新時代的墾荒者”為平臺,展示播放“墾荒說”“我身邊的故事”等融媒體節目,邀請身邊創業先鋒、先進典型等講述最美故事。
新學期開學以來,江西在全省開展“青春告白祖國”系列活動,學生自己備課、自己上課,通過故事講述、成果交流、文化展演、作品展示等多種方式生動表達“永遠跟黨走”、堅定“四個自信”、奮進新時代的信念和決心,共賀新中國七十華誕,在開學季上好一堂“思政大課”。
堅定為新中國努力奮斗的責任擔當
200萬字的調研筆記、42篇咨詢報告、21篇調研報告、80多篇社會觀察筆記……這個暑假,云南大學近100名研究生前往云南省21個邊境口岸開展服務“一帶一路”專題調研,行走在邊境線上,學生們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實際行動“理解中國”。
近日,“青春·足跡”全國藝術院校學生主題創作展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展覽以“我和我的祖國”為主題,共收到來自全國高校的1000余件美術作品,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雕塑、書法、攝影、海報設計等美術門類,充分體現了新時期青年藝術家為人民立像、為中國造型,以精湛的藝術創造告白偉大祖國的赤子之情。
“我們‘筑夢小?!詫毜赇佉汛罱ㄍ瓿?,將在年底蜜柚大面積上市前預售,項目產生的利潤繼續捐助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苯衲晔罴?,西南石油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青羽”社會實踐隊來到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許州鎮,開展以“互聯網+”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社會實踐。社會實踐隊利用專業特長搭建了“筑夢小?!啥几咝B撁虽N售平臺”,聯合川北醫學院、四川警察學院等院校,利用“公益眾籌”的方式幫助果農創收。
北京科技大學組織了200支團隊1881名學生,奔赴全國28個省份100余個城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關愛留守兒童、探訪革命老區、采訪共和國同齡人。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青藝夢”和鴿村美麗鄉村形象設計實踐團隊發揮專業優勢,把實踐育人延伸到基層,開展村莊導視、垃圾分類、文創產品等內容的視覺形象提升,讓鄉村更美麗。
北京交通大學機電學院博士黨支部22名黨員舉辦主題黨日活動,通過講述“一帶一路”赴老撾暑期社會實踐的所見、所聞、所感,展現新時代青年立志報國的擔當。師生們還深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了解我國重大鐵路項目工程、當地的民生民情技術現狀,感受我國鐵路技術發展及中國標準走出國門、走向海外的偉大意義。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