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八個字是對教師道德示范和學識引領作用的高度評價。教師的學識修養、道德情操、行為方式等對學生具有引領性和示范性。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19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從2010年至今,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已進行十屆,獲得這一榮譽稱號的教師涵蓋高教、職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并在性別、年齡、教齡、地域、民族、政治面貌等方面具有廣泛代表性。作為全國1600多萬名教師的杰出代表,他們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甘為人梯、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彰顯了新時代人民教師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
教師的愛是最無私的。為人師表,大愛無疆。審視這些楷模教師,盡管其教育對象、工作環境、文化程度、年齡、性格等各有差異,然而在其教育經歷中有一項共有特質,那就是熱愛教育事業、關愛學生身心。上海市楊浦區本溪路幼兒園教師應彩云把“愛心”視為做好一名學前教育教師的最基本條件。她把孩子看作天,讓他們永遠高高在上;她把自己比作云,始終為天空的純凈和美麗變換著、行走著,用一片丹心詮釋“天大地大、孩子最大”的感人事跡。澆花要澆根,育人要育心,他們“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用無私的愛來感動心靈、啟迪智慧、創造奇跡。
教師的責任是最沒有邊界的。教師既是重要的人才資源,又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選擇了當教師,就是選擇了奉獻,“甘為人梯”是教師高尚師德的標志性體現。這種使命感、責任心,鮮明地體現在每一位優秀教師身上。西藏自治區那曲市雙湖縣協德鄉完全小學校長拉姆,以“有求必應”的態度對待所有孩子,無論是誰在生活和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她都會提供全方位的幫扶。正如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于漪所言:“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一頭挑著學生的明天,一頭挑著國家的未來?!苯處煆狞c滴事入手,教育好每一個學生,看似平凡,成就的卻是偉大的事業。
教師的付出是最沒有保留的。有人把教師比作蠟燭,他們燃燒自己,迸發光芒照亮別人。教育家葉圣陶說過,學校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每一位楷模教師,無一例外都是從“育人”做起。作為享有世界聲譽的數學家,姜伯駒院士在自己50余載的教育生涯中,一直堅稱:“育人比自己出成果更重要?!苯魈沾晒に嚸佬g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朱輝球,基于傳承千年民族技藝的現代陶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提出“工”與“藝”結合的傳承理念,在文化傳承、工匠精神培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教育工作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教師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任。
教師的創新是最沒有止境的。教師既是重要的人才,又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承擔著守護學生健康成長的重任。在優秀教師身上,最能展現新時代教師風貌的,就在于他們都非常注重創新。海南省商業學校教師盧桂英,數十年如一日扎根職教一線,率先制定海南中職德育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將德育課堂教學評價由單一的課堂評價轉為“學校、企業、社會、政府四位一體”的評價模式,有效促進了德育課堂教學改革。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園長吳邵萍,醉心于幼兒教育課題研究,在“幼兒音樂教育”研究方面形成的個人獨到見解和方法,使她領導的幼兒園成了全國有名的音樂特色園。教育是繼往開來的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的教育改革進入新階段,更加需要廣大教師在繼承中創新。
教師的堅守是最無條件的。世間有許多教師數十年如一日地教書育人,但很少受到社會關注。然而,當他們工作生活中的細節呈現在人們眼前時,卻往往給社會以巨大的震撼。這種震撼,不是因為他們干了驚天動地的偉業,而是他們最平凡的堅守。河南省鎮平縣高丘鎮黑虎廟小學校長張玉滾,扎根深山10余年,先后教了500多名學生,培養出16名大學生。他用自己的全心付出,照亮了山區農村孩子們的求學之路。賈利民、張俐、徐英杰、黃金蓮……無數優秀教師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用點滴付出贏得了社會的尊敬。
獲得楷模稱號的教師是教師群體中的佼佼者,他們只是千百萬優秀教師中的極少數,但他們身上體現出的是整個教師隊伍所具有的良好職業風范。對廣大教育工作者來說,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有助于用堅實的腳步丈量教師的尊嚴,在神圣的崗位上構建一個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家園。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所在。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不僅是優良師德師風的傳承者、踐行者,他們身上的美好品質還體現了時代要求和人民的期望。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學習他們堅持理想、堅守信念、立德樹人的精神,做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奉獻者,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為推動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我們要學習他們淡泊名利、恪盡職守的奉獻精神,刻苦鉆研、嚴謹篤學、求真務實的敬業精神,志存高遠、自強不息、勇于創新的精神,努力成為學生愛戴、家長信任、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及千千萬萬的優秀教師,用教書育人精神寫就了人間大愛,譜寫了教育贊歌。而我們的社會,正因為有了無數教師的潛心付出,才變得更加美好。生逢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不該止步于緬懷和仰望楷模??5臉藴蕸]有那么高不可攀,“優秀”其實人人可為,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要見賢思齊,善于審視自己的內心,從榜樣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平凡中創造不凡的業績,為推進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一份力量?。ū緢笤u論員)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