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徐冶瓊,女,漢族,中共黨員,2010年留校從事輔導員工作至今,現任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曾獲第二屆全國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一等獎,第六屆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湖北省“高校系統踐行群眾路線好干部、好黨員先進典型”,武漢大學十大杰出青年(教職工)等,兩篇博文獲第三屆全國高校優秀輔導員博客評選優秀博文獎。
一年畢業時節,徐冶瓊的學生們收到了一封信。那是他們大一入校時,徐冶瓊請每位新生寫的“給四年后的自己”。再次展信閱讀,徐冶瓊看到學生從懵懂到遇見了那個“未來的自己”,徐冶瓊覺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懷揣對學生最真摯的關愛、對學生工作最赤誠的熱愛,徐冶瓊扎根在一線輔導員崗位,以青春奮斗為青春導航,讓這份愛不僅有溫度,更有力度、深度。
引領思想,與信仰對話
“這堂集體黨課上得贊”,2017年11月25日《光明日報》以此為題報道了一場別樣黨課。2017年,教育部主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千名高校優秀輔導員‘校園巡講’和‘網絡巡禮’活動”,徐冶瓊被遴選為全國巡講團30名成員之一,赴上海、江蘇等五?。ㄊ校┬v,把看似宏大的主題化為身邊事、身邊理,真切而生動地感染學生。
做黨的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踏實踐行者?!皩崿F‘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你們和千千萬萬青年將全過程參與”,“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每每想到總書記這些殷切期望,徐冶瓊都備受鼓舞,充滿使命感。在全國大學生新黨員培訓示范班上,她與學生談理想信念;在形勢與政策課上,她講文化自信;近三年里徐冶瓊理論宣講近30次,線下參與學生6000余人次,線上點擊觀看過萬次。徐冶瓊時常告誡自己“敬畏講臺”,為達到更好宣講效果,她反復研讀文獻,用心推敲思路,精心挑選素材,用微辯論、彈幕、詞云激起學生互動熱情。
徐冶瓊的思想引領陣地不止在課堂,更在腳下。她帶領學生探尋校園革命舊址、翻閱歷史文獻、走訪老教授、老黨員,將校史和黨史相結合,歷經半年編寫的《珞珈風云》被作為新生入學教育讀本在全校推廣?!盀槭裁疵恳粋€時代,總有一群武大人脫穎而出,站在時代創新精神的前沿,《珞珈風云》讓我明白了,董必武、陳潭秋、李達老校長讓我明白了!”一名學生如是說。徐冶瓊深知大學生“四個自信”形成離不開理論學習和情感體驗,她組織“鯤鵬講壇”研究生黨支部書記沙龍,舉辦“博士生宣講團”宣講,帶學生觀看黨史圖片展,走進鄉村、社區、企業……引導學生在學、思、踐、悟、行中一步步完成思想的升華,真學、真信、真踐行,和學生一起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注重方法,與師生同行
擔任輔導員近十年來,徐冶瓊先后在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工作,教育對象從文科生到理科生,從本科生到研究生,對象在變,方式在變,不變的是她一貫地“深入師生、注重方法”。她在課堂、實驗室、宿舍、食堂,在與師生的每次對話中,在對校園每處觀察中傾聽、感受、判斷學生思想特點、發展需求。
為挖掘現象背后的規律,她在攻讀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學位期間連續4年參加沈壯海教授主持的《中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報告》項目,每年面向全國30余所高校抽樣調查,她在上萬樣本中數據分析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觀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變化趨勢,形成理論文章、咨詢報告。
她基于學生特點不斷創新工作載體。開展歷史文化育人,舉辦七屆“歷史文化節”,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校園、組織學生講述家國故事。發揮組織育人功效,結合化學院研究生特點推動在全院建立實驗室(課題組)研究生黨支部、設立實驗室聯絡員制度、開展以實驗室為單位的師生文體活動。促進科研育人,邀請張俐娜院士做“愛心與責任”主題講座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做科研,舉辦研究生學術論壇、方法訓練營,網上推出“我身邊的科研達人”系列。她注重工作交流,參加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現場會,赴多所高校與同行交流,海外研習學生事務,參撰高校輔導員培訓叢書等,在學習互鑒中開闊視野。
新媒體時代需要新思路,她也堅信老辦法用心用好依然管用。談心談話,就是徐冶瓊最喜歡的方式。她堅持每周與學生一對一談話,注重傾聽、理解共情、澄清問題、啟發引導、持續關注,她不斷總結談話方法越是感慨“談心談話是硬功夫”。她開展研究生談心談話“溫馨行動季”,動員全院研究生導師、專兼職輔導員一起與955名研究生逐一談心談話。她梳理出問題清單、建議清單、任務清單,把學生需求放在心上,記在本上,落實在行動上。
以身作則,與時代共進
最直接的教育莫過于以言行影響學生,就像“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當學生要去鄉村支教,她是陪學生坐十幾個小時綠皮火車,夏日熱浪中不乏歡笑的那個人;當學生參加籃球賽,她是拿起喇叭帶啦啦隊吶喊助威的那個人;學生做手術,家長太遠沒來得及趕到,當手術門打開,醫生問到“誰是家屬”,她是守候在旁幾乎本能地站起來說“是我”的那個人;當學生出現突發狀況,她是半夜一接到電話,雖剛學會開車卻已顧不上害怕就獨自在黑暗而陌生的路上穿街走巷奔向學生的那個人……她深知給予她快樂和勇氣的是愛和責任。
“徐老師,跟您報喜,我評上了優秀兼職輔導員!最初做出這個決定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您的影響”,“相信也有同學向當初的你一樣被你這位兼職輔導員影響著,可能有的表達了有的銘記在心”。這是不久前發生在徐冶瓊和學生之間的一段微信對話?!靶炖蠋?,馬上要畢業了,上次找你寫推薦表,我原以為是程序性工作,沒想到你卻那么認真地一筆一劃幫我填寫,讓我知道了什么是敬業?!边@樣的短信、微信還有很多,它們讓徐冶瓊更深信也許輔導員一句話、一個舉動甚至不經意的工作日常都可能會影響學生,更提醒自己要修為內省、行為世范。
近年來,徐冶瓊帶的學生中,有的走向基層,如獲得“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的時圣宇;有的以科技創業,如獲得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的研究生團隊;還涌現出一批武漢大學“十大風云學子”、“十大學術之星”、“十大兼職輔導員”、“十大勵志之星”。她相信,這些學生就像火種,會照亮和帶動更多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時代主題!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