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政辦字〔2019〕30號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
《河北省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3月14日
河北省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工作方案
為規范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使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9〕3號)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冀發〔2019〕2號)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部署,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屬地負責、分類施策、長效治理”的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履行政府責任,依法落實城鎮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定,著力構建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聚焦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移交、辦園等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公益普惠水平,有效增加城鎮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切實辦好新時代學前教育,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二、工作任務
?。ㄒ唬┐_保依標規劃到位。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50180)和《河北省城鄉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和建設導則》(冀建規〔2015〕22號),老城區(棚戶區)改造、新城開發和居住區建設、易地扶貧搬遷應將配套建設幼兒園納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明確建設內容和規劃條件。(牽頭單位: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縣政府,省自然資源廳,責任單位:省教育廳)
對于沒有規劃配套幼兒園,但已達到配建規模標準且已建成的城鎮小區,市、縣(市、區)政府要通過補建、改建或就近新建、置換、購置等方式予以解決。教育部門負責提出已建成城鎮小區需要配套幼兒園學位數量、建設規模需求;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對需要補建、改建、新建的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項目,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按程序和相關規定及時辦理規劃手續、劃撥建設用地。(牽頭單位:各市、縣政府,省教育廳、省自然資源廳,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對于沒有規劃配套幼兒園,但已達到配建規模標準且正在建設(含已批復尚未開工)的城鎮小區,市、縣(市、區)政府要抓緊查找問題原因,制定補救措施,從規劃、土地、建設等方面著手,明確責任主體,責令限期整改,按規劃設計標準落實配建幼兒園。(牽頭單位:各市、縣政府,省自然資源廳,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對于已規劃配套幼兒園,但規劃不足的城鎮小區,市、縣(市、區)政府要通過依法調整規劃、擴增配建幼兒園規模予以解決。對于規模未達到配建幼兒園標準的城鎮小區,市、縣(市、區)政府要在周邊區域統籌安排,滿足適齡兒童入園需求。(牽頭單位:各市、縣政府,省自然資源廳,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ǘ┐_保園舍建設到位。嚴格按照批準的城鎮小區規劃條件、建設手續及相關建設標準和規范進行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對于有幼兒園完整配建規劃但未按規劃要求開工建設,或未列為首期建設項目的,市、縣(市、區)政府要約談開發企業,責成其限期按標準完成配套幼兒園建設;對于縮減少建的,通過改擴建、補建等方式予以解決;對于在幼兒園建設用地上進行其他項目建設的,依法依規予以處置;對于已建成尚未竣工驗收或在建城鎮小區,在摸底排查過程中發現配套幼兒園存在緩建、縮建、停建、不建和建而不交等問題的,在整改到位前,相關部門不予辦理房地產開發項目竣工綜合驗收備案。對于違反規劃要求和建設條件且不按時落實整改要求的開發企業,要將其記入不良信用記錄,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牽頭單位:各市、縣政府,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自然資源廳,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
?。ㄈ┐_保如期移交。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已經建成的,應依據有關法規、政策規定或合同約定移交轄區政府,未移交的由市、縣(市、區)政府責成開發企業限期移交。對于開發企業已將配套幼兒園違規出租、出售的,市、縣(市、區)政府要責成開發企業限期收回;對于閑置不用的,或已辦成民辦園但尚未移交的,要限期辦理移交手續;對于已挪作他用或部分挪作他用的,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收回。有關部門要按規定對移交的幼兒園辦理土地、園舍移交及資產登記手續。(牽頭單位:各市、縣政府,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自然資源廳)
?。ㄋ模┐_保規范使用。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移交后,由市、縣(市、區)政府統籌安排,優先舉辦為公辦園,條件不具備的,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辦成公辦園的,市、縣(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按照教育部《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暫行)》(教師〔2013〕1號)配備教職工,切實落實省定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按程序做好涉及的機構編制、配齊補足教師、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等方面的工作;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園的,要做好對相關機構資質、管理能力、衛生安全及保教質量等方面的審核,明確補助標準,加強對普惠實效及質量方面的動態監管。對于沒有取得辦園許可和沒有進行法人登記的普惠性民辦園,按相關規定及時辦理辦園許可證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牽頭單位:各市、縣政府,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委編辦、省財政廳、省民政廳)
三、工作措施
?。ㄒ唬┟着挪?。以縣(市、區)為單位,對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排查,針對規劃、建設、移交、使用不到位等問題,分別列出清單、建立臺賬。各市于2019年4月底前完成該項工作,并向省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提交摸底排查情況報告。(牽頭單位:各市、縣政府,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教育廳)
?。ǘ┤嬲?。各縣(市、區)要按照“一事一議”“一園一案”的原則,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逐一進行整改,實行銷號管理。對于已經建成、需要辦理移交手續的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原則上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對于需要回收、置換、購置的,原則上于2019年9月底前完成;對于需要補建、改建、新建的,原則上于2019年12月底前完成相關建設規劃,2020年12月底前完成項目竣工驗收。各市要按時將各階段工作進展情況報省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牽頭單位:各市、縣政府,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委編辦、省財政廳)
?。ㄈ┍O督評估。省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對各市、縣(市、區)自查、摸排、整改等環節加強督導、監督和評估,定期通報各地進展情況,并針對關鍵環節適時組織抽查,對落實不力、未按照要求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市、縣(市、區)進行約談、通報。(牽頭單位:各市、縣政府,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委編辦、省財政廳)
四、組織實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成立河北省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組織、協調、推進全省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聯合辦公室設在省教育廳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各市、縣(市、區)政府要成立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教育、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改革、民政、自然資源、機構編制、財政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統籌領導,確保治理工作任務如期完成。(牽頭單位:各市、縣政府,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委編辦、省財政廳)
?。ǘ┞鋵嵷熑畏止?。按照部門職責分工,根據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土地出讓、園舍設計、建設、驗收、移交、登記、辦園等各個環節的工作要求,明晰各項工作的主責部門及配合部門,建立聯審聯管機制,切實把摸底排查、全面整改等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教育部門要參與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驗收、移交等各個環節的工作,并做好移交幼兒園的運行和管理工作。發展改革或行政審批部門要參與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項目規劃布局,對需要補建、改建、新建的項目按程序及時辦理審批、核準或備案手續。自然資源部門要根據國家和地方配建標準,統籌規劃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將小區配套幼兒園必要建設用地及時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按相關規定劃撥建設用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加強對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的建筑設計、施工建設、驗收、移交的監管落實。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移交后舉辦為公辦園的,機構編制和教育等部門要按程序做好機構編制、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教師配備等有關工作。民政部門依法做好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移交后舉辦為普惠性民辦園所涉及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工作。財政部門要做好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移交和正常運行所需的資金保障工作。在治理工作中,需要其他相關部門支持配合的,各級政府要加強統籌協調。(牽頭單位:各市、縣政府,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委編辦、省民政廳、省財政廳)
?。ㄈ娀卫肀U?。各市、縣(市、區)政府要認真制定本級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細化工作分工,壓實部門責任,明確治理步驟,完善治理舉措,確保治理工作順利推進。加強社會監督,及時向社會公布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整改措施及治理結果。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廣泛宣傳治理政策,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和群眾訴求。暢通群眾反映意見渠道,設立并公布監督舉報電話和信箱。建立健全部門工作聯動、形勢研判和應急反應機制,妥善處理突發事件,堅決維護社會穩定。對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情況瞞報漏報的,要追究相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對在治理工作中發現的造成學前教育資源嚴重流失等失職瀆職行為和違法違紀案件,要依法依規追究責任。各地要積極借鑒有益經驗,及時總結本地治理情況。健全完善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機制,2019年6月底前,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制定出臺我省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管理辦法,各市、縣和雄安新區要及時制定實施細則,形成規范管理的長效機制。各市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反映意見渠道要及時報省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聯合辦公室。(牽頭單位:各市、縣政府,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委編辦、省財政廳)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