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區教委
目前,昌平區共有幼兒園和社區辦園點177所,在園幼兒近4萬名。昌平區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工作,把推進學前教育發展作為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部分。我區認真落實了第一期、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使學前教育獲得了長足發展。但從總體上看,我區學前教育底子薄、欠賬多,還有亟需改善的地方。
第一,重點區域學前教育資源不足。主要表現在回龍觀、天通苑地區。這兩個地區位于海淀和朝陽的交界處,是北京市城市化進程中形成的兩個大型居住區,簡稱回天地區。該地區以經濟適用房為主,很快、很好的解決了“住有所居”的民生難題,承擔了一部分市區人口疏解任務。隨著人口增長迅速,公共服務設施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的問題逐步凸顯,學前教育資源短缺是重要矛盾之一。
第二,普惠性幼兒園數量不能滿足入園需求。由于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移交等歷史遺留問題,造成該地區普惠性幼兒園的學位數量,遠遠不能滿足近年來本區人口增長速度帶來的入園需求。
為了解決以上凸顯的矛盾,我區加大力度改善和發展學前教育。自啟動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以來,主要以民生實事工程為切入點,按照“廣覆蓋、?;尽钡囊笤黾迂斦Y金投入,從以下幾方面發展學前教育:
一是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從根本上緩解“入園難”。2018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7所,增加學位2250個;以社區辦園點等形式提供多元化的學前教育服務。目前,常住人口的適齡兒童入園率達到85%。2019年將新增6所幼兒園,增加學位2300個;實施《回天三年行動計劃》,針對“回天地區”入園矛盾,開工建設8所幼兒園。
二是規范小區配套幼兒園,提高普惠率。2018年所有移交給教委并已注冊的幼兒園,全部于同年9月完成了轉普工作;同時,在相關部門支持配合下,完成了天通苑教育配套10所幼兒園移交整改工作,于去年11月全部實施普惠性收費。園所保教費由原來的每月2000-6800元不等,降到了每月600-750元,使老百姓真正體會到獲得感。至此,全區普惠性幼兒園116所,普惠率74%。與2017年相比提高了8個百分點。此外,為保證普惠性幼兒園在降低費用的同時保證質量,政府對普惠性幼兒園每生每月給予1000元補助,其日常運行支出以外的房租、一次性大型設備購置更新和大型園舍修繕的具體支持政策均由財政局、區教委結合實際研究落實。
2019年,我區將進一步加強普惠性幼兒園的建設。一方面由職能部門牽頭開展小區配套園的專項治理,針對有問題的配套幼兒園開展專項整改;另一方面扶持社會力量舉辦普惠性民辦園,努力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的規模和占比。
三是優化學前教育結構,統籌資源均衡發展。截止2018年,昌平區引進了市區優質教育資源,即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棉花胡同幼兒園、北京市第六幼兒園等6所名校名園辦幼兒園。2019年,引進清華大學附屬學校資源,在回龍觀、天通苑地區新開辦兩所優質幼兒園,擬定于今年九月開園。另外,昌平區有北京市市級示范幼兒園8所,市一級一類幼兒園36所,優質教育資源占比37%。為充分發揮優質資源輻射帶動作用,我區采用名園辦分園形式,補充個別區域公辦園數量少的問題,例如:北七家地區九月增加3所公辦幼兒園。
四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幼兒園辦園質量。教師是教育發展的基礎,我區高度重視師資隊伍的培訓工作。2018年按照市教委的統一部署,開展了各類型幼兒園教職工的全覆蓋培訓,并組織了全區幼兒園教職工培訓成果展示,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時,我們也利用市區和本土優質資源建立城鎮與農村、公辦與民辦的手拉手幫扶關系,實現了優質學前教育資源共享,帶動園所共同發展。另外,昌平區政府為解決公辦幼兒園編制不足的問題,委托第三方,將公辦園當中的保育、后勤等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的范疇。為保證這些非在編教師能夠享有與在編教師同等的福利待遇,政府撥款支付教師工資和培訓費用,與同期新入職在編教師工資持平。
2019年為進一步加強全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效提升,區教委制訂了昌平區幼兒園園長、教師培訓計劃,以“每月一訓”的形式,開展幼兒園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師的分層培訓。同時,我區將繼續保障和改善教師待遇,對在崗保教人員發放長期從教津貼。昌平區教委也將通過審計、日常督查等方式進行監管。
五是完善監管機制,落實監管責任。我們采取專職督查和責任督學“我走了他來、他走了我跟”的交替方式,每月兩次督查督導,將督查、督導結果與幼兒園年檢考核掛鉤,與辦園質量評估相結合,與學年績效評價掛鉤,督查結果作為實時動態監管的重要依據。在此過程中,多部門積極支持配合,很好地形成了對學前教育監管的堅強力量。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