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改革的決策部署,2019年4月23日,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職教20條”)專題培訓班(第二期)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開班。國家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育部職教所有關同志分別作了宏觀視角下的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推進產教融合、1+X證書制度專題報告。來自地方教育、發改、財政、人社部門,職業院校、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訓評價組織的負責人共約180人參加本期培訓班。
晚上,培訓班9個小組針對報告內容和下一步如何落實職教20條進行了深入討論。大家認為,職教20條以及近期密集出臺政策,集中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職業教育的功能新定位、形勢新判斷、工作新部署,再一次表明了黨中央、國務院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堅定決心?!奥毥?0條,類型第一條”,文件首次開宗明義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讓職教人有了方向感、使命感、幸福感和獲得感,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局面將一去不返。
打出“組合拳”,產教融合“通阻滯”。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高溥認為,建立對接產業鏈的專業體系是職業院校深化產教融合的重要標志,是學校治理結構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構建校企“雙元”育人模式的重要路徑,為職業院校參與“雙高計劃”建設明確了方向。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吉利認為,產教融合試點申報條件要突出建立產業布局與職業教育統籌規劃機制,強化職業院校服務產業轉型升級能力的舉措。河北省發改委王秋曼認為,要發揮職業教育作為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萬能鑰匙”作用,深化產教融合,培養和造就大批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院長馬伯夷認為,職業院校建設產教融合型實訓基地,需要劃定學校、企業責權利邊界,聯合相關部門出臺更細化的指導意見。
鑄就“金鑰匙”,書證融通“趟新路”。江蘇省教育廳職教處處長劉克勇認為,職教20條首次明確職業教育是一種教育類型,跨界與融合是職業教育最顯著的特征,其跨越了企業與學校、工作與學習,融合了知識與技能、教育與產業,職業教育一定要沖出“圍城”辦學。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王偉表示,將以啟動1+X證書制度為契機,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建立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成長、更加靈活且富有彈性的學習制度和教育教學資源。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夏偉認為,1+X證書制度是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實現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效銜接,學校將以平臺為依托、項目為紐帶,助力產業走向高端。
牽住“牛鼻子”,三教改革“破堅冰”。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萬健認為,學校將通過產教深度融合建設一批高水平實訓基地,實現生產流程課程化、課堂教學項目化、教材建設立體化,完善“雙師型”教師分類管理與評價體系,實現課堂教學與企業崗位需求的無縫對接,打造服務遠洋運輸的一流特色職業院校。貴州省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楊政水認為,職業院校要培養德技雙馨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必須落實實施方案,完善評價標準,著力打造一支能生產、能教學、能研發、能服務的“四能型”教師隊伍。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趙居禮認為,開展“1+X”制度試點,基礎在“1”,關鍵在產教融合,核心在“三教”改革。山東平度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校長朱風彬表示,職業院校推進產教融合的根本是建立基于維護和發展校企雙方核心利益、按照市場化運作的新型合作機制。
壯大“朋友圈”,共繪發展“同心圓”。多個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認為,要加強產教融合實踐指導,明晰“財政+金融+土地+信用”激勵清單,按照“管好兩端、規范中間、書證融通、辦學多元”的原則,嚴把教學標準和畢業學生質量標準兩個關口,推動改革落實落地。地方發改、財政、人社等部門認為,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要把握好監管與質量兩個關鍵要素,建立質量保障機制,提高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含金量。職業院校建議,產教融合項目的落地,還需要加快修訂《職業教育法》,細化配套政策,明確院校、企業責權利,讓產教融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