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具有獨特的作用。上海是中國現代工業的發祥地,上海職業教育發展具有良好的傳統和基礎。近年來,上海職業教育按照國家和上海市相關法規、政策要求,加強統籌、優化環境、深化改革,圍繞“學生能發展、就業有優勢、辦學高水平”發展主線,積極服務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四個中心”以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效顯著,我認為主要有三方面特點:
一是政府加強統籌,推動職業教育規范發展。2004年上海市頒布《上海市職業教育條例》,是較早為職業教育地方立法的地區,條例規定了教育和人社等相關部門在發展職業教育方面的主要職能,推動了職業學校依法辦學;2008年市政府決定將勞動部門的技工學校劃歸教育部門統一管理,成為率先實現職業教育統籌管理的地區;上海市還加大財政投入力度,2010年將中等職業教育占教育費附加比例確定為34%。上海實施中職畢業生就業公告制度已經12年,每年向社會公布學生就業情況,強化畢業生就業質量意識。上海通過地方立法和政策引導,對職業教育的規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深化改革,推動職業教育內涵發展。在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時,上海提出“做精、做特、做強”職業教育,培養知識型、發展型技能人才的要求。上海職業教育在穩定規模的基礎上,注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開發并實施了52個專業的國際水平專業教學標準,將國際水平貫穿于課程理念、課程模式、教學評價方法等各個方面;推進精品特色專業和精品課程建設,建成“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精品課程平臺”;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健全質量監控體系,構建了網上評估、常態評估和實地評估3種評估形式相結合的評估模式,形成了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積極推進中高貫通和中本貫通人才培養改革實踐。
三是不斷優化職業教育的發展環境。上海從去年開始舉辦主題為“體驗職業,發現自己,啟迪未來”的職業體驗日活動,利用職業學校開放實訓中心和特色校園文化,兩屆活動吸引了近10萬名中小學生參加,形成了“職業體驗活動一票難求”的局面。兩年一次的“星光計劃”技能大賽系列活動和“璀璨星光”中職校園文化活動已連續舉辦5屆,成為集比賽、學生文化活動、素質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培養平臺。這些活動的開展,受到學生、家長及全社會的歡迎,促進了“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社會氛圍的形成,弘揚了“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
經過近年來的努力,上海職業教育從“做大、做強”到“做精、做特、做強”,政府責任到位、學校改革深化、社會認識不斷提高。幾天前我參加市教委陸靖副主任主持的職業學校校長財政項目預算與執行能力提升的一次交流活動,感受到上海職業教育正在朝著堅持依法辦學、完善治理結構、注重績效提升的方向邁進,期待上海為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供更多更好的經驗。(上海市職業教育協會會長、上海市教科院研究員、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 馬樹超)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