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結2014年上海首屆學生職業體驗日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今年我市的職業體驗日活動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加強頂層設計,長效機制初步形成
一是建立活動運行管理機制?;顒釉谑薪涛慕y一部署下,由教委各有關處室、直屬單位、職業院校和社會媒體,聯合成立工作小組。各部門共同開發職業體驗的資源,制定實施方案,實行分工合作,逐步形成了“政府推進、院校支持、多方配合、社會聯動”的工作運行機制。
二是建立項目開發評選機制。體驗活動采取學校申報、專家評審、實地走訪,精心選擇、有序推進職業體驗項目的開展。同時我們還通過第三方對職業體驗項目開展情況進行評估。
二、精心設計,體驗內容更加豐富
一是聚焦職業發展前景,注重職業啟蒙。職業體驗項目覆蓋一、二、三產業,充分結合當前職業發展趨勢以及社會熱點,通過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強項目的吸引力。如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城軌列車駕駛仿真駕駛”;大眾工業學校的“五軸聯動加工中心”、“3D打印”;上海高級技工學校的“智能生活—機器人探索” ;上海材料工程學校的“學測PM2.5指數”,做個霧霾檢測員等。此外,本市將職業體驗日活動與“真人圖書館”結合,通過專業帶頭人、優秀畢業生等專業人士,與體驗者互動交流,介紹職業啟蒙、職業發展,從而使體驗者通過“真人書”和職業體驗與交流,提高職業體驗日活動的社會影響力。
二是傳承民族優秀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比如,逸夫職校的中華傳統民間藝術“面塑”被搬上了職業體驗的平臺,中職志愿者帶著中小學生捏起了各種人物、動物和景物,體驗民間藝術、傳承傳統文化,讓傳統在創意中升華;又如,服飾專業與上海龍鳳旗袍的非遺傳人合作,展示中職畢業生高超的旗袍制作工藝技術,有機會成為龍鳳旗袍的非遺傳人。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中離不開文化藝術的浸潤,而優秀的傳統文化精華,將對學校的各類專業發展提供更多的養料。
三、搭建活動平臺,功能更加多樣
一是推動體驗活動與技能大賽、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上??萍拣^既是2015年4月上海市職業院校學生職業技能大賽主賽場,也是以“科技與生活”為主題的職業展示與體驗活動場地。技能大賽與職業體驗活動交相呼應,營造了濃厚的職業教育氛圍。此外,開放日活動通過讀卡設備獲取參與體驗活動學生的電子學生證信息,實時將相關信息傳送到后臺的信息管理系統,使體驗活動成為我市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全方位打造宣傳平臺,擴大影響力度。市教委通過新媒體、戶外宣傳、地鐵廣告、校園宣傳等各種途徑開展廣泛的宣傳。在上海申通公司、巴士公司、東方明珠移動電視等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軌道交通、地鐵、公交站點投放公益廣告,在地鐵專列播放職業體驗日專題宣傳片?;顒拥玫搅酥醒朊襟w、本地媒體和教育專業媒體的大力宣傳報道,實現了網絡、電視、廣播、紙媒、微信的全媒體覆蓋,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社會反響強烈,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一是體驗活動深受學生追捧,得到各界好評。兩年來,職業體驗活動吸引了大量的學生、家長走進職業教育。不少學生成為體驗活動的追星族,連續兩年參加體驗活動,有學生家長從外地趕來參加,還有不少外國學生參加體驗,四月的雙休日成了職業教育的嘉年華。部分職業體驗項目的報名甚至“一票難求”,比如上海教育-第一教育等微信平臺上的報名名額被秒殺。體驗活動很好的宣傳了職業教育改革成果,營造了“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
?。ㄔS多家長在陪孩子參加完體驗活動后都不約而同地表達了這樣的心聲:“如果在學校教育階段能接受過職場教育,可能學生畢業后融入職業會稍微順利一些?!薄斑@是一個非常好的活動形式,學生學到非常多的課本以外有用的知識,我們家長和孩子非常希望教委能長期安排這樣的活動?!薄?/p>
二是職業院校師生能力素質得到提升。體驗活動的工作人員都是來自職業院校的學生志愿者,他們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為學生和家長進行講解,既增加了職業認同感,又很好的提高了自信心。承擔項目的廣大教師,在項目設計、資源開發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專業前沿和社會熱點,并轉化為具體體驗項目,很好的提升了教學設計能力。
我市將在繼續開展好相關活動的基礎上,總結研究,加快完善職業教育宣傳活動的長效推進機制。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