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重于言傳,孩子的言行舉止深受父母和家庭的影響。孩子的一些缺點,往往是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言行有關。今天,小編為大家展示3個相關教育案例,不妨看看案例中的做法,同時聽聽專家怎么說。
明鏡
一天,我跟孩子奶奶因一件小事兒吵了起來,奶奶哭了。女兒看到后趕緊給奶奶擦眼淚,還安慰地說:“奶奶,我以后養你,爸爸不是好孩子!”她還沖著我喊:“你不是好孩子,我不理你了!”說完便哇哇大哭。我這才意識到:我傷害了一心為家操勞的媽媽,也傷害了可愛的女兒。我立即向媽媽道了歉,也向女兒道了歉。
過了一會兒,我跟女兒一起搭積木,眼看就要成功卻被我不小心弄倒了。她盛氣凌人地沖我喊道:“你走開!”順手還給了我一巴掌。我愣了,但還是耐住性子問她:“你怎么打爸爸呀?”“你剛才還說奶奶,把奶奶氣哭了!”我心里難受極了。女兒看見我很難過,又跑過來摸著我:“爸爸,對不起!”
我的言行不僅直接影響我和家人的情感關系,也影響到了女兒的言行。她就如同一面明鏡,折射出了我的問題!
【專家點評】
身教重于言傳,孩子的言行舉止深受父母和家庭的影響。案例中女兒對奶奶的呵護、對爸爸的不滿和責備讓爸爸意識到了自己的粗暴言行不僅傷害了奶奶,也傷害了女兒。當發現孩子有不好的言行習慣時,不要急于批評孩子,而要更多從自身查找原因,糾正和改善自身的毛病,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媽媽也會疼
2歲的豆豆無意間打到我的眼睛,他愣了一下沒事似地就跑到一邊玩了。我卻難以平靜了。平時如果我不小心磕碰了孩子,我會向他道歉,但是我磕碰了卻總對孩子說沒事,媽媽不疼,孩子會不會覺得媽媽是不會疼的,是不需要關心的呢?
于是,我拉著他的手認真地說:媽媽眼睛很疼,你如果幫我揉揉,我會很舒服?!?豆豆認真聽完,幫我揉揉,問:“還疼嗎?”我笑著說:好多了,謝謝你!”孩子的眼睛瞬間亮了,露出興奮的笑容,原來當關心別人的時候,孩子也是快樂的。
這件事深深觸動了我。我一直認為母愛是無私、不求回報的,但卻忽略了讓孩子學會愛。應該讓孩子知道“愛”是相互的,媽媽也需要孩子的關心。
【專家點評】
父母對孩子的愛,一直被認為是應該的,習以為常的,卻很少能夠理性地想到孩子在接受愛的同時也需要付出愛。這里沒有強迫,只有一句簡單的描述:“你如果幫我揉揉,我會很舒服?!睂⒑⒆雨P注自我的目光引向關注他人的感受,同理共情是心中有愛的開始。辛苦付出的同時,請別忘了跟孩子說:“媽媽也會疼!”
當孩子輸不起時
每天晚上我和孩子他爸都會陪孩子一起玩游戲,搭積木、拼圖,有時還會用競賽的方式,因為這樣孩子更有積極性,同時也能培養他的競爭意識。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故意示弱,讓孩子贏,藉此讓他更自信,也更有膽量。每次贏了,他都特別有成就感。
可是有一次,孩子和爸爸玩滾球游戲,孩子贏了兩次,后來再玩的時候,爸爸沒讓著他,結果他輸了。輸一次情緒不對了,輸兩次就沒耐心了,輸到第三次的時候就開始發脾氣大哭起來。這時我才意識到孩子早已習慣了勝利,對失敗竟然無法承受??墒乾F實生活中怎么可能一直保持不敗呢?
是不是我的愛有了偏差,帶給孩子的并不完全是積極樂觀的性格?
【專家點評】
虛假的勝利,并不能真正帶來自信的成果。專注于興趣探索,在游戲過程中忍受挫折、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分享成功的喜悅,才是真正的成就感。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