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教育廳
日前,遼寧省教育廳、遼寧省公安廳、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遼寧省水利廳聯合印發《防范學生溺水措施18條》,全力防范學生溺水事故發生。
一、“四個主體”環環相扣,全面精準防范事故。防范學生溺水不單是學校教育問題,更是家長看護問題;不僅是教育行政部門職責,也是各有關部門的共同責任。為此,文件提出學?!拔宓轿弧?,即:思想重視到位,安全教育到位,家校溝通到位,警示提醒到位,日常管理到位;學生“六不準”,即:不準私自下水游泳,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準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準到無安全設施和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準擅自下水施救;家長“三必須”,即:必須依法履行家庭安全教育責任,必須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監護責任,必須積極配合學校做好相關工作;部門“四聯動”,即:全省各級教育、住建、水利等部門和公安機關結合各自職責,層層壓實責任,密切協同聯動,共同做好防范學生溺水工作。
二、“六個時段”長效常治,夯實筑牢安全屏障。針對東北地區季節氣候特點,遼寧不但重視夏季江河湖庫豐水期、暑伏悶熱天氣期間的安全警示,還關注冬春兩季結冰融冰期、河湖水面初凍乍化時段的教育引導,特別是加強學生寒暑假、居家線上學習期間的督促提醒,全天候、全時段做好防范學生溺水工作。通過上好安全教育課、播放宣傳教育片、召開主題班會等方式,教育學生做到“六不準”;利用校園宣傳欄、班級文化墻、學校公眾號等載體,宣傳防范溺水知識;通過多種形式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提醒家長做好放學后、周末和節假日等離校時段的監護陪伴,同時以身作則,注重言傳身教,為孩子做好榜樣;組織學生成立聯防互助小組,引導學生相互提醒、相互監督、相互勸阻;嚴格落實考勤制度,及時聯系缺課學生家長,避免脫離監護視線;針對農村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家庭關系異常等重點學生群體,經常性開展防范溺水教育,防止出現監管盲區。
三、“四個部門”同頻共振,齊心協力護佑學生。教育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定期組織檢查抽查,重點看學校安全教育是否落實到位、致家長的一封信是否發放到位、對家長履行監護責任是否督促到位,以及各地各部門設置警示標識、排查整治隱患、組織巡邏巡防等工作措施是否有力有效。住建部門督促安全管理人員在崗到位,加強從業人員安全培訓,保證施工現場封閉管理和作業人員實名制管理,對各類施工過程中形成的坑、洼等隱患,及時排查整治,設置警示標識,完善防護措施。水利部門對轄區內所有水庫、河道、湖泊等進行全面安全隱患排查,在周邊村屯懸掛宣傳橫幅,在危險地段設置清晰醒目的警示標識,并進行有效防護;運行管理單位在水庫、水閘、小水電站泄洪或發電前,按規定提前通知下游相關區域。公安機關通過河湖警長巡河、視頻巡邏、網格化管護、無人機巡查等措施,增加對重點水域、重點時段的巡查頻次和時長;加強對距離學校、居民區較近的沿海沿江、湖泊河流、水庫水塘等開放水域,以及河道施工現場、臨水景區、游船碼頭、海濱浴場等重點場所的安全隱患排查。
四、“三個納入”強化督導,壓緊壓實屬地責任。對于防范學生溺水工作情況,遼寧省政府教育督導室、遼寧省教育廳納入對市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遼寧省平安辦納入“平安遼寧”考核,遼寧省公安廳納入河湖警長工作職責,對不重視、不盡責、不落實或者落實不到位,導致學生溺水事故發生的,嚴肅追責問責。遼寧各地各校思想高度重視,層層壓實責任,形成工作合力,有效防止學生溺水事故發生。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