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泗水縣教體局
近年來,山東省泗水縣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預防學生溺水工作與河湖管護緊密結合,通過安全教育、云上管護、應急廣播、電子圍欄等措施,開創了防溺水工作新模式。
壓實防護責任,繃緊預防溺水“安全弦”。落實“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家校聯防”的預防溺水工作責任體系,建立縣級統籌、鎮街負責的常態化管理機制。建立防溺水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統籌協調各鎮街及有關部門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壓實各級工作責任。加強隱患排查,對縣內33條河流、97座水庫、119座塘壩逐一建立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在全縣河道、水庫、塘壩周邊安放警示牌2600余個,設置現場救援點260處。
建設“數字河湖”,織密水域監管“安全網”。聚焦山區水庫安全運行,積極研發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數字化平臺,把工程信息、安全監測、日常巡檢、操作規程等集成揉和,在全縣河道及小水庫安裝視頻監控、水雨情測報等信息化設施278臺(套),構建起集巡查養護、操作調度、管理服務于一體的“云上運管”系統。同時,將應急廣播建設工作列為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事項,建成縣級平臺1個、鎮街平臺13個、終端1054個,初步實現了全域、全過程數字化管護、應急廣播預警全覆蓋。
構筑“電子圍欄”,守牢水域管控“安全堤”。在91座大中小型水庫周邊安裝“電子圍欄”,第一時間發現闖入水域管護范圍內的人員,第一時間回傳信息平臺和相關管護人員,及時進行干預或救援;同時,充分發揮各級河湖長及基層水管單位作用,增設民間河湖長139名、企業河湖長5名、河管員333名,加強值班值守、強化日常巡護,通過“人防+物防+技防”有效結合,真正實現了水域安全管理“看得見”“聽得見”“喊得應”“控得住”。積極籌建“防溺水預警平臺”,繪制完成全縣危險水域地圖,加快推動學生智能終端應用,努力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出警,進一步織密織牢未成年學生防溺水“全縣一張網”,實現預警處置“全縣一盤棋”。
加強宣傳教育,上好預防溺水“安全課”。建立家校聯系機制,嚴格落實學生請/銷假和缺課登記制度,實現學生安全監管家校無縫銜接;深入開展防溺水應急演練、主題班會、主題家長會、傳唱防溺水歌曲、發放《一封信》《倡議書》、“送電影下鄉”等活動,通過釘釘、微信等平臺對學生家長“每日一提醒”,做細做實“珍愛生命?預防溺水”專題宣傳教育;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即全縣各中小學放學前開展“1”分鐘安全教育、周末放學前開展“5分鐘”安全教育、節假日前開展“30分鐘”安全教育,進一步提高預防溺水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微信公眾號、戶外LED屏、村莊喇叭、懸掛橫幅等,努力實現安全教育全覆蓋;組織開展“千名教師志愿者防溺水知識宣講活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防溺水系列活動以及“愛滿泉鄉,護童成長”暑期防溺水專項活動等,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群防群治良好氛圍。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