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斷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在城市發展和人口形勢變化的大背景下,積極回應人民群眾“上好園”需求,持續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和服務能力,大力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努力辦好家門口每一所幼兒園。截至2023年底,上海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8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3%,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9%。
一、全面建設高質量幼兒園,努力辦好每一所家門口的幼兒園
上海積極回應人民群眾“上好園”的需求,牢抓城市發展和人口變化契機,啟動全面建設高質量幼兒園工作,聚焦提高區域學前教育底部質量,努力補足短板,通過“厘清理念、確立支點、培育隊伍、系統推進”來打造保教質量“整體提升、底盤抬高”的新模式,真正辦好每一所家門口的幼兒園。
1.多措并舉促高質量幼兒園建設見成效。2023年,上海市托幼和學前教育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全面建設高質量幼兒園的實施意見》,要求各區整體提升區域學前教育質量,重點關注新建園和相對薄弱幼兒園發展,明確提出:到2025年上海公辦幼兒園全部建成高質量幼兒園,民辦幼兒園全部達到普通幼兒園辦園標準,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不低于8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不低于95%,各級各類幼兒園班額達標率100%,新建公辦幼兒園高起點辦成高質量幼兒園,努力把每一所家門口的幼兒園都建成人民群眾滿意的高質量幼兒園。
為推進高質量建設工作,上海將“學前兒童善育”列入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各區政府形成區域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拿出整體提高質量的時間表、路線圖,明確各相關部門任務清單。結合人口發展和城市建設需要,進一步優化學前教育資源布局,堅持在人口導入區、聚居區每年新建改擴建30所幼兒園,并全部辦成公辦園,持續加大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和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組建覆蓋全部公辦幼兒園的學前教育集團或學區,促進優質資源發揮示范輻射作用和優秀教師的柔性流動。市教委大力改善幼兒園辦園條件,組織“夢想改造園”等活動,支持和指導幼兒園改造空間、優化環境,打造幼兒夢想中的幼兒園。越來越多的幼兒園環境變得更美、更吸引孩子、適宜孩子,得到家長的高度贊揚。
2023年崇明區投入學前教育經費5.66億元,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達6.39萬元,比2022年分別增長8%和10%。2023年暑期,集中對區內30所幼兒園進行小型維修、4所幼兒園大型維修,合計投資1900多萬元,并且專項撥款109萬元,幫助7所幼兒園添置或更新玩教具設備。每年向高校定向培養學前教育師范生10名,通過工作滿5年后予以一次性補貼來穩定教師隊伍。區內幼兒園師幼比達1:4.17,保教人員與幼兒比達1:6.27,專任教師與幼兒比達1:9.16。
青浦區針對部分幼兒園存在園舍環境老舊、設施設備陳舊等問題,2023年將高質量幼兒園建設納入區民心工程,發改委投入2000萬元的增量資金,用于10所幼兒園基建改善。同時,給予每個建設園30萬元建設經費,用于玩教具種類和數量的豐富、設備的改善、辦園理念、課程理念和特色的呈現等。2024年還將投入3240萬元用于20個高質量幼兒園的建設。
2.全覆蓋調研,了解園所發展實際需求。2023年,上海直面全市范圍內近400所公辦二級幼兒園的質量提升問題,明確將行政、教研各部門工作重心切實落實到薄弱園所中,分批推進公辦二級園成為“高質量建設園”,促進家門口每一個園所實現保教質量的整體提升。市托幼和學前教育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相關成員單位和專家隊伍深入16區開展高質量幼兒園建設專題調研,聽取區政府和各部門介紹本區高質量幼兒園建設思路,實地考察各區建設園的實際挑戰,了解園長和教師的發展需求,提出具體舉措建議,幫助各區完善建設方案。
3.下沉式指導,助力幼兒園高質量建設。2023年,全市98家幼兒園成為首批“高質量建設園”。市教委組建以本市高校學者、教研科研專家、集團化辦園理事長、部分優質園園長為代表的市級指導員隊伍,分組前往各區開展定點下沉式指導。不僅如此,市教委還明確下沉式指導應切實貫徹《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精神,改變長期以來的評價方式,在“立足班級現場”“充分對話與分析”“激發自我改進”中激活幼兒園、教師的內驅力,促進每一個園所、每一位教師成為質量提升的根本力量。指導員們每月2次偕同區域行政、教研與建設園園長、教師一起聚焦“有效觀察理解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支持幼兒主動學習”“自我評估”等堵點、難點、盲點問題,共同探尋園所解決路徑。與此同時,一些市級指導員也在與建設園的深度互動中看到亮點,吸取他們的好經驗,自覺提升自己園所的質量或專業能力。2024年,還將有130多所幼兒園被列入新一輪高質量幼兒園建設計劃。
4.展示交流,讓幼兒園發展更有自信和動力。幼兒園是提升保教質量的主體。為了激發幼兒園發展的自信和內生動力,市教委和教研部門組織高質量建設園在全區、全市同行間進行活動展示、主題論壇、園所觀摩等活動。2023年,高質量幼兒園建設工作中一批園所保教質量提升成效顯著,多家園所獲得良好口碑,在全市范圍內廣為流傳。各類活動中諸多名不見經傳的幼兒園展現各自在教育理念、活動組織、師資力量、教育資源等方面的創新實踐,不僅激發了幼兒園自我提升的動力,也提升了社會對幼兒園教育的認可和信任。
5.“伴隨式宣傳”,看到高質量建設全過程。如何讓高質量幼兒園的建設成績有目共睹?如何在全面建設高質量幼兒園過程中,做好過程記錄和宣傳,使幼兒園發生的每一點變化都能有跡可循?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專門設立“成就每一個”微信公眾號,宣傳“成就每一個孩子,成就每一名老師,成就每一所幼兒園”的高質量建設理念,報道高質量建設過程中的每一項活動、每一場展示、每一次會議。為客觀、全面地反映上海學前教育發展動態和建設成效,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等單位聯合編制《上海市全面建設高質量幼兒園藍皮書(2023年)》?!端{皮書(2023年)》聚焦上海全面建設高質量幼兒園的進展和成效,從關鍵指標、政策與機制、內涵發展、未來展望等四個方面闡述市區兩級政府的相關舉措及推進情況,綜合呈現上海提升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的實踐樣態;同時介紹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江帆教授團隊開展的全市學前幼兒發展水平監測的情況,說明上海學前教育工作成效?!鞍殡S式宣傳”不僅讓大家看到了高質量建設的全過程,更在無形中影響了大家的教育觀、育兒觀,不僅為政府和幼兒園贏得了口碑,更為整個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二、聚焦戶外二小時活動,撬動幼兒園保教質量提升
上海推進幼兒園戶外二小時活動監測和質量研究,將保障幼兒戶外二小時活動作為撬動園所保教質量提升的支點,轉變兒童觀、夯實課程觀、優化資源觀。上海大學附屬幼兒園以戶外二小時為陣地,激勵教師養成“觀察分析”的習慣,從中感受活動中孩子的喜怒哀樂、加深對孩子的認識與理解,同頻孩子的興趣與需求,也直面孩子的問題與挑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躍入教師的視野,大批教師確信了“孩子是有能力的、主動的學習者和溝通者”,驚嘆孩子在戶外活動中展現的靈活性、變通性和創造性。做實戶外二小時活動中的班級觀察、開展活動后一對一傾聽,不僅加深教師理解“觀察分析”的意義,也為教師將“觀察分析”自然嵌入到一日課程各環節中奠定基礎;大量積累的素材,也有利于教師開展基于信息收集的協商式家園共育。靜安區南西幼兒園近年來持續提升戶外二小時活動質量,對教師理解與實施“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具有重大且深遠的意義,越來越多的園所和教師開始主動思考如何將戶外二小時活動的實踐理念與實施路徑向一日生活延展,在保障每一個孩子一日生活中享有多種機會的基礎上,優化室內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以此“構建兒童為本的一日生活”。越來越多的教師嘗試從師幼互動、資源利用等方面開展自評和分析,追問自身的支持行為是否承載和呼應孩子的經驗及熱點、又如何更進一步支持孩子的主動發展?!懊恳粋€孩子都應獲得支持”成為廣大教師的努力方向。
三、地方立法,保障學前教育發展有抓手
2022年11月23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上海市學前教育與托育服務條例》,并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稐l例》確定了上海學前教育普惠多元、安全優質、方便可及的發展方向和管理制度的頂層設計,把上海學前教育工作的一些好做法好經驗用法律形式固化下來,如:將每年學前教育重點任務納入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和實事項目加以推進;要求市、區人民政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等綜合協調機制,統籌協調解決學前教育的重大問題;在落實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五同步”建設政策的基礎上,要求將學前教育設施建設作為城市更新重要內容,將家庭科學育兒指導服務納入十五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內容;還專門設立一個章節,明確家庭科學育兒指導的服務網絡、指導方式與內容、隊伍建設等。通過法律條文,把上海在推進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的有效抓手進一步規范明確。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