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作為建設特色教育強省的重要抓手,在規劃上優先考慮、經費上優先投入、政策上優先保障,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普融通、加強科教融匯,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努力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健全職業教育培養體系。強化中等職業教育基礎地位的同時,穩步有序推進中、高、本的銜接貫通,促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的相互融通、協同發展。持續加強優質職教資源供給,把“雙高”建設和職業本科建設放在突出位置,穩步推進3個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發展,累計立項建設23所省級高水平高職學校。堅持產業導向,持續優化專業布局,深入實施“黔匠”培養工程,依托32個特色產業鏈相關專業,按照“高職院校專業設置不超過5個專業群25個專業、中職學校不超過3個專業群15個專業”的原則,完成專業優化調整,每年定向輸送10萬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力推動五年一貫制、“3+3”中高職貫通、“3+4”中本銜接培養、專升本聯合培養等長學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推進職普融通。
構建技能人才資歷體系。完善“學分銀行”建設,推進職業教育與社區教育、開放教育、老年教育互融共進,以優質的職業教育支撐終身學習體系建設。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雙證書”行動,建立健全技術技能培養與“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相銜接的培養體系,建立評價與培養、使用、激勵相聯系的機制,進一步拓寬技能人才成長成才渠道,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水平和社會認可度。用好用足貴州大數據發展優勢,建設精品教學資源庫,加快全省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
深化產教融合發展體系。制定《貴州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市州激勵實施辦法》,對產教融合推進力度大、職業教育發展環境好、推進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的市(州)一次性給予2000萬元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專項資金激勵,并在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項目、高水平職業院校建設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圍繞大數據、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建設省級特色產業學院8個。持續在產教融合型城市建設、市域產教聯合體培育、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發展上發力,重獎“產學研用”典型,實現人才培養的反向哺育,將企業優質資源向人才培養一線引流。黔南州磷化工及新型儲能材料產業市域產教聯合體入選國家首批市域產教聯合體支持項目。貴州裝備制造職業學院《構建“1+3+N”產教融合模式 深耕先進裝備制造業 培育忠誠工匠》入選2023年全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典型案例。
強化教育質量保證體系。支持建設60個省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團隊入選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結合現代能源、裝備制造、大數據等特色優勢產業,充分納入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集智聚力打造省級職業教育優質課程(精品課程)84門。充分發揮項目引領作用,持續抓好教學成果培育,認定30所省級“三教改革”示范校和202個示范性人才培養方案。持續加強職業學校教師校長隊伍建設,認定40個省級名師(名匠)名校長工作室,2023年9人入選教育部新時代職業學校名師(名匠)名校長培養計劃(2023—2025年)。
完善賽訓結合實踐體系。聚焦“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推動競賽技術標準與世賽標準和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相銜接、競賽與最新的生產實踐緊密結合,提升技能競賽水平。服務重大戰略實施和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完善賽訓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優化布局,推進“1+9”省級公共實訓中心建設,扎實開展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選拔賽工作。結合全省重大戰略,開展中國—東盟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專項賽事和民族地區特色技能賽事,構建起“省—市—?!比夁f進與“綜合+行業+特色賽”多元共促賽事體系。2023年貴州職業院校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累計獲獎達到167項,其中一等獎17項。
打造技能富民培訓體系。深化職業技能學歷“雙提升”模式,針對多元需求建立“學歷+技能”的社會培訓機制,使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更加適應人力資源開發需求,推動豐富的人力資源轉化為優質的人才資源。截至2023年底,累計開展職業技能學歷雙提升培訓41.9萬人,累計推薦就業15.9萬人。立項建設30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心和3個民間技藝(產學研)聯盟,引領鄉村技藝和農業技術的推廣、傳承與創新,暢通農村產業發展人才供需渠道,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