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小學部主任 趙全紅
在AI智能時代,教育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作為教育信息化的一項重要成果,為廣大師生創設了一個全新的學習場景,提供了一個資源海量的平臺。從兩年前的“邂逅初體驗”,到現如今每天的“如影隨形”,作為教師的我與平臺結下了不解之緣。
科技賦能,保障前沿站位。平臺涵蓋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科技,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方法。無論是視頻課程、在線互動課堂,還是虛擬實驗室,都體現了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這種前沿性不僅提升了教育的效率,也拓寬了教育的邊界,使學習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互動體驗,達成共享共建。平臺最大亮點在于其“互動性”。無論是課堂上的實時討論,還是課后作業的在線提交與批改,也包括師生在線提問,都充分體現了平臺的互動功能,一方面讓教與學變得更為靈活便捷,另一方面優化了平臺資源配置,使“線上線下融合學習”成為可能。
創生空間,實現個性教育。平臺的創生性也令人印象深刻。師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擇適合的課程資源,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個性化設計與學習。同時,平臺也為師生提供了全新的教學場景和學習工具,使教育質量得以提升。
全域覆蓋,推進教育公平。平臺的建設與完善,讓身處異地的學習者可以同上一節課、同做一個實驗。兩年來,平臺就如一位良師益友,對我傾囊相授,為推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普惠竭盡全力。
總的來說,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前沿的技術、豐富的互動方式、創造性的學習體驗,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高效和個性化。我相信,隨著平臺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它將為我們的教育帶來更多可能與驚喜。(本報記者李瑩采訪整理)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