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豆饷魅請蟆方逃芸涨巴瞥龅摹盀榇髮W生高質量就業尋良策”系列報道,令筆者深感共鳴。高校畢業生就業關系到青年學生個人成長成才,更關乎國家的發展與未來。筆者認為,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需要政府、企業、高校和青年學生共同努力。
要引導高校畢業生樂于在重點行業領域中實現人生價值。高校應主動對接各級各類畢業生定向推薦和人才引進項目,特別是要加強國家重點區域、重大工程、重要領域人才供需對接,為畢業生提供更多服務國家戰略的機會;要積極引導畢業生把個體的“小我”融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钡摹按笪摇敝?,把家國情懷轉化為不懈奮斗的動力;要抓住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農業強國等契機,引導畢業生在投身國家重大戰略中追逐人生夢想,在拼搏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
要引導高校畢業生勇于在新興業態中施展智慧才華。當前我國正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與其相適應的產業新體系。以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在持續釋放發展動能的同時,也打開了就業新空間、釋放了就業新紅利,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新機遇。高校應準確把握當下新興產業人才需求,以市場為導向實現人才培養與精準就業有機聯動。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和政策解讀,幫助畢業生了解新興業態,在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等課程中增加新興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的相關內容。通過持續開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市場調研、企業需求摸底等就業服務活動,為畢業生提供高質量實習機會和就業崗位,積極引導畢業生到新興業態領域實現精準就業。
要引導高校畢業生甘于在基層沃野上書寫青春篇章。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一線就業,既是穩住就業“基本盤”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補齊基層一線人才缺口的現實需求。高校要積極開展國情社情教育,推動實施志愿服務、支教實習等項目,為學生提供更多去基層歷練的機會,并發揮身邊人的榜樣作用,在更多學生心中種下投身西部、扎根農林、奉獻鄉村振興的種子。要通過廣泛收集、挖掘地方政策性崗位信息,鼓勵畢業生積極參加“西部計劃”“特崗計劃”“三支一扶”“城鄉社區專項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引導畢業生關注社會工作、司法輔助等地方基層項目。加大征兵工作宣傳力度,積極鼓勵畢業生應征入伍、投身國防,到軍營中建功立業。要通過宣傳教育、激勵保障等措施,打通大學生基層就業的堵點,推動高校畢業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在基層的廣闊天地中綻放青春的力量。
要引導高校畢業生善于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凡業績。中小微企業是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科技創新、助力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應引導和鼓勵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到中小微企業發揮所學所長、獲得快速成長,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 張小鋒;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文之峰)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