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教育50載,無論是作為在統計學研究方面造詣極深的大學教授,還是作為心懷教育大格局的大學校長,他無時無刻將所思所想用于培養基礎教育創新型人才之上,在實際行動中彰顯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與專注投入,用數學的眼光傳遞著對世界的無限思考。年過古稀,矢志不渝。
——題記
史寧中以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和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在科學研究、教材建設、人才培養和學校管理等多個領域作出突出貢獻。在科學研究方面,他深耕數理統計、數學教育等學科,以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卓越的研究成果贏得了學術界的廣泛贊譽;在教學實踐方面,他深耕課程與教材建設,推動了我國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蓬勃發展,他對數學本質的闡釋充滿了嚴謹的理論推導和深刻的哲學思辨;在學校管理方面,他重視教育理念構建,創造性地提出“尊重的教育”理念,率先在東北師范大學實行教授委員會制度,開國內高校先河,為培養卓越教師營造了良好氛圍。
敢為人先,潛心學術創新研究
1989年,史寧中作為改革開放后首批公費留學生在日本九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放棄了國外的優越科研條件和豐厚待遇,毅然回國投身教育事業。他在科學研究中突破原有的研究范式,開創性地將“約束條件下的統計推斷理論”引入國內,為該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推動了中國統計學的發展和科技進步。
史寧中從事數理統計研究,他的研究方向涉及多元分析、傘型半序約束、列聯表、凸分析、非線性非對稱相關系數、教育統計等,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他多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部基礎研究項目等。在世界一流學術雜志上發表論文100多篇,被引用1000余次。其關于傘型半序約束的研究成果被列入美國、日本一些大學的研究生課程中,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用于實際問題的研究,并被收入美國SAS和英國BC統計系統中;對列聯表中關于優比的檢驗的研究被該領域權威T. Robertson 教授評價為“Excellent contribution”(杰出貢獻);在教育和心理測驗中,史寧中認為多級計分題目通常比二級計分題目蘊含更多的信息,他帶領團隊成員陶劍教授提出項目加權極大似然估計方法用于更精準地評估考生的能力水平,成果發表在教育統計權威期刊,并應用于國際和國內混合測驗數據分析。史寧中對統計學領域的研究面壁功深,贏得了國際學術界同行的重視和贊譽,多次應邀赴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國講學和開展合作研究。事跡被收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科學部編撰的《跨世紀的攀登者》一書。
史寧中不僅是一位統計學家,也是一位數學教育家。他在《教育研究》《哲學研究》《歷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等國內一流雜志發表文章30余篇,被引用萬余次。其在《教育研究》上發表的《關于教育的哲學》一文,被美國柯爾比科學文化中心評為優秀科學論文,被30多家雜志和出版社轉載。
追求卓越,深耕課程教材建設
史寧中一直致力于為基礎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投身國家數學教材的編寫和課程建設工作,為數學教育改革貢獻力量。2021年榮獲首屆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
在中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修訂與解讀工作中,史寧中作為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主持修訂《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他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選修課程用書 數學A、B、C、D 類》14本,這些教材是深入理解中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權威讀本,是基礎教育領域教材建設的典范。
他提出數學基本思想,創新教材建設。對于數學教育培養目標,史寧中在2006年把數學課程目標中傳統的“雙基”拓展為“四基”,即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加上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為了培養創新型人才,史寧中在2011年把傳統的“兩能”拓展為“四能”,即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基礎上,加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能力。他又提出“三會”的數學核心素養,即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八幕薄八哪堋焙汀叭龝?,已被納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2022年版)》,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史寧中的教育思想在我國的課程改革,特別是基礎教育數學課程改革中產生了重要影響。
史寧中不僅關心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也關注數學教育工作者、教研員和一線教師的發展。作為中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中學教師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他主持研制《中學教師專業標準》,主持編寫《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解讀》,出版《教育與數學教育》。他編寫的《數形結合與數學模型: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核心問題》被中國教育新聞網評為2018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為廣大從事基礎教育的數學教師理解數學的本質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著作。此外,為深入闡述數學思想,自2006年起,他陸續編寫《數學思想概論》(1-5輯),該書被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全國40余所高校選用,成為數學教育專業的教材佳作,出版《數學基本思想18講》一書,2020年被指定為教師數學學科閱讀書目。
能謀善治,致力高校管理模式構建
1998年至2012年任東北師范大學校長期間,史寧中緊扣“為基礎教育服務”的辦學特色,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校內管理制度,為學校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奠定了基礎。
以本科教育為根基,高標準培養基礎教育師資。史寧中在文理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豐富的教育哲學思想,創造性地提出“尊重的教育”理念,強調尊重教育規律、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人性、尊重教育者的勞動成果,為培養創新人才,尊重人的發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尊重教師的主導地位提供了理念遵循。他說:“學校應不斷完善自身的培養模式、教育教學方法,將學生視為參與教育,體現教育價值、教育質量的主體。同時,我們的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貫穿這種理念,讓我們的學生感悟到這種理念。也希望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在他們未來的教育生涯中倡導這種理念。這樣,就可能為我們國家基礎教育的發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p>
積極搭建就業平臺,提升畢業生就業率。2001年,東北師范大學發起成立東北高師院校就業工作協作體。在東北師范大學舉辦的“東北高師畢業生聯合就業洽談會”已成為東北地區教育人才的集散地。2004年,東北師范大學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就業先進集體”稱號,是全國獲此殊榮的四所大學之一。
率先實行“教授治學”,開國內高校先河。本世紀初,在高校擴招、大學治理重心下移、提高高校辦學質量、強調高?!叭バ姓钡拇蟊尘跋?,為激發學校發展活力,史寧中率先在東北師范大學實行“教授委員會”制度,他提出教授委員會的權力表現在擁有大學學術領域,諸如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招生政策;學位標準、學術人員聘任與晉級等的學術評價以及事關學術發展的激勵政策等決策權。這一制度讓東北師范大學實現了從行政本位向學術本位的轉變,教授治學讓教師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也為“教授委員會”在我國的興起和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思之于心,行之于途。50余年來,史寧中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部應用于為基礎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之上,無時無刻不在實際行動中彰顯著他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專注投入,年過古稀,矢志不渝。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