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從這里到寬窄巷子,應該怎么走呢?”
“您可以乘坐地鐵4號線,我來幫您查一下到站時間?!?/p>
早晨8點,四川外國語大學學生鄧林巧準時來到大運村主信息中心,為各國代表團提供信息咨詢等服務。在成都,像鄧林巧一樣的大運會青年志愿者有2萬人,他們用“最美的微笑”向遠道而來的客人訴說“成都準備好了”。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之火即將在東安湖畔的主火炬塔燃燒,點亮千年錦官城的青春夢想。當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習俗的體育健兒齊聚成都,從賽事服務、禮賓接待到場館運行、文化展示,都盡顯東方古國的熱情周到。
7月21日,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巴西代表團成員和接站的志愿者交流。(新華社記者 王曦/攝)
相聚便是意義
迎著朝霞出發,踏著星光而回。連日來,王智澤和其他參加開幕式演出的演職類志愿者們一同反復練習早已爛熟于心的動作。
“大家有同一個目標,那就是拿出最好狀態,向世界展現中國青年的風采?!边@名西南民族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碩士研究生說。
幾天前,開幕式全要素帶妝彩排中,合唱團成員們穿上各自民族服裝在后臺候場時,大家手拉手即興跳起舞蹈。這成為王智澤此次最為難忘的經歷。
“來自天南海北的我們相聚在一起,如同一家人,這是我此行最大收獲?!蓖踔菨烧f。
播放歷屆大運會舉辦城市的視頻,用英語詳細介紹大運會的歷史、競賽項目,鼓勵居民分享自己了解的大運故事或體育鍛煉經驗……在成都武侯區桐梓林社區,來華6年的英國小伙丁小丁也在為大運會忙碌著。
作為多期英語沙龍的主講志愿者,丁小丁感受到了“全民迎大運”的熱情——不少上了年紀的“嬢嬢”嘴里習慣嘀咕幾句外語,期待著在街上遇到外國運動員,也能說上一句“哈嘍”展現成都人的熱情友善。
“體育精神不僅在于同臺競技的拼搏,大家相聚在一起,更團結、更友善,也是意義?!倍⌒《≌f,“很高興我獲得了參與大運會的機會,迎接來自全世界的青年運動員?!?/p>
7月15日,在成都東部新區三岔湖的成都大運會城市志愿服務小站,志愿者為游客介紹當地旅游資源。(新華社記者 王曦/攝)
“所有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四川農業大學會計學專業2021級本科生顧敏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成都人。作為代表團隨員,她正忙著溫習體育競賽常用英語,練習用英語交流對話。
此前,她已參加了外事禮儀、醫療衛生安全知識等各類培訓演練,“我們做好了充分準備,為遠道而來的朋友提供優質、專業的服務”。
“充分準備”從成都大運會專業培訓講師林莉的“大運課程表”中可見一斑。4月28日,志愿者通識培訓;5月21日,觀眾服務禮儀培訓;6月20日,禮儀實操訓練;7月10日,大運村志愿者禮儀培訓……在她的手機里,從3月開始,每個月幾乎都有10節課以上。
“在參與大運會禮儀培訓的工作中,我看到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許多閃光點: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泵恳淮紊险n,林莉都會遇到一些性格靦腆的學生,但每一次也都能看到他們努力改變自己。一次次地練習眼神、微笑、引領手勢。
課堂上,他們往往是最刻苦的,也是進步最大的。
“所有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我們都熱切期盼著大運會的到來?!弊鳛榇筮\會首批志愿者,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學生趙宇曦說,自己接連參與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培訓,期待把悠久的巴蜀文化、聞名世界的美景美食介紹給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開展一場充滿激情的文化碰撞交流。
7月20日,一名志愿者騎著大運會定制共享單車留影。以大運會吉祥物“蓉寶”作為主元素的定制單車已在校園和街頭投放使用。(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做文化交流的小使者
“小青椒”是人們對成都大運會志愿者的昵稱?!扒嘟贰敝C音“青交”即青年交往,體現大運會是一場世界青年交流的盛會。
“運動員將在成都獲得獨特的體驗?!苯衲?月,第一次踏足這片被天府文化滋養的土地,國際大體聯代理主席雷諾·艾德不吝贊美之詞,“成都豐富的城市生活引人入勝,茶社、傳統建筑、大熊貓基地等都將成為參賽者的難忘經歷?!?/p>
在大運村,最先感受到“中國熱”的可能是“漢語橋”中文學習互動體驗區的志愿者們。在體驗區電子屏幕前,荷蘭羽毛球運動員馬哈茂德·阿拉姆根據提示,一筆一畫地寫出漢字“?!?。在志愿者的幫助下,他還專門下載了電子版“大運漢語100句”來學習漢語。
“漢語很難,但無法阻擋我對中國語言和文字的喜愛?!瘪R哈茂德·阿拉姆說,在中國朋友的熱心幫助下,自己已經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漢語日常問候語。
除了學漢語,逛文化集市、參觀藝術中心、購買大運會周邊,也已成為很多運動員在大運村體驗中國文化的選擇。成都大運會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執行團長劉立新說:“大運村依校園而建,是為了讓世界在此感受到中國的大學文化,讓青年們增進理解、建立互信?!?/p>
29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跆拳道選手將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角逐大運會跆拳道項目桂冠。在為期7天的賽程里,就讀于四川大學的意大利留學生李艾利將作為觀眾服務助理,負責引導現場觀眾入場、退場,答疑解惑。
“我會意大利語、中文、英文,遇到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觀眾,能更好地為他們提供服務?!?4歲的李艾利自豪地說,“我想通過大運會結識更多朋友,向他們介紹這座不只有大熊貓,還有許多美景美食的魅力城市?!保ㄐ氯A社成都7月28日電 新華社記者盧宥伊、馬欣然、吳曉穎、董小紅)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