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編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5月10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表彰大會暨2023年國家語委全體委員會議在京召開。這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以來的首次表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今天,一起來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先進個人、上海市浦東新區傅雷小學校長王雅琴的先進事跡,看她如何帶著孩子們在最美好的童年遇見最美好的語言文化,讓中華優秀語言文化成為孩子們童年的一抹亮麗底色。
童年作為啟蒙階段,是為孩子生命打底色的重要時期,孩子們這個時候接觸的東西,往往會成為陪伴他生命成長的一部分。語言文化是孩子們受用一生的東西。在生命萌芽時期,帶著孩子們遇見最美好的語言文化,讓孩子們在接觸中華優秀語言文化中感受其魅力,培養和熏陶語言文化素養,是上海市浦東新區傅雷小學給予孩子成長最可貴的精神養料。
誦有意蘊的詩詞,積淀文化底蘊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中,古詩詞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作為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的瑰寶和精華,古詩詞有豐富的內容、動人的意境、和諧的韻律、豐沛的情感,尤為適合少年兒童學習及誦讀。我們于2017年組建了經典古詩誦讀微課研發團隊,遴選出400首適合兒童誦讀的經典詩詞,并制作成400個富有意蘊的微課,帶著孩子們日常學習和誦讀。
整體設計誦讀課程。古詩誦讀微課課程根據一到五年級各級段特點進行設計,按照節日、節氣、情境、意向等主題分類編輯,每個學期安排四個單元共40首古詩。小學階段10個學期,一個孩子讀完小學,便能積累400首經典古詩文。每首古詩都設計了八分鐘的教學及誦讀微課視頻,讓兒童更生動形象地感受到每首詩的詩情畫意。
嚴格撰寫微課腳本。微課制作前,要求教師嚴格撰寫教學視頻腳本。首先,做一個認真嚴謹的深度鑒賞者。教師先給自己“補課”,廣泛收集和閱讀與所教古詩相關的資料,讓自己先真正讀懂古詩,特別對某些字古今不同的讀音進行考證,才能為學生提供正確的誦讀示范。其次,做一個深入淺出的教學設計者。教師要考慮不同級段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如何引發學生的想象和情感共鳴等。
配合開展詩詞活動。為進一步激發兒童學習古詩的興趣,學校每學期還會組織系列古詩詞活動,如“詩詞小達人”吟誦月月演、“賞畫吟詩”古詩詞游園活動、班級組詩誦讀展示活動等,營造出濃濃的“愛古詩、學古詩”的校園文化氛圍。
在記憶力最好的童年,通過經典古詩誦讀微課,希望孩子們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和吟誦中,浸潤于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的瑰寶里,積淀文化底蘊,增強文化自信。
讀有意思的書籍,感受文字魅力
書籍中蘊含著豐富的語言文化。童年是培養閱讀興趣的黃金時期。因此,我們努力讓孩子們在童年能夠多讀書,讀有意思的書,從書籍中感受語言文化的熏陶。讀“有意思”的書不僅指讀“有意義、有趣”的書,還指閱讀的方式方法“有意思”,即貼近兒童的實際,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閱讀。
每年十月,整整一個月都是傅雷小學的“金色閱讀節”。學校組織系列讀書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學習閱讀方法,感受各種類型、各門學科閱讀的樂趣。2020年閱讀節,我們開展了“奇妙的探索之旅之閱讀自然百科書”主題閱讀活動。2022年閱讀節,我們以“神奇的想象,永恒的魅力”為主題,組織孩子們進行中外經典神話整本書閱讀,打通教材、教研和拓展閱讀之間的壁壘,孩子們在教師的引領下,不僅感受到神話里語言文字的獨特魅力,而且進一步放飛想象,用手抄報、繪畫、音視頻等多種方式展現閱讀成果。
孩子的童年閱讀很關鍵,家長的閱讀同樣值得重視,因為孩子的成長始終離不開家長的引領。
成立“啟明讀書社”,開展家庭閱讀指導。讀書社設計開展了“好書分享”“讀書給你聽”“書和我”等系列活動,并定期組織針對性的“閱讀指導”講座,教家長如何遴選適合兒童的書籍、導讀的方法,以及和孩子交流閱讀感受的技巧等,讓家長成為更加合格的童年閱讀的陪伴者和領路人。
打造“書香家庭”家校共育項目,營造家庭閱讀氛圍。項目由“親子誦讀”和“親子小故事”兩個系列組成?!坝H子朗誦”是父母和孩子一起讀好書,要求是聲情并茂地朗讀,讓孩子從內到外地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坝H子小故事”則是引導家長重視生活中的細節教育,并和孩子一起把這些真實發生的小故事寫下來,增進親子關系的同時,也提升了孩子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
寫有意義的家書,傳遞舐犢情深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孩子們的第一所學校,家庭的氛圍、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案敌〖視笔俏覀兇蛟斓募倚UZ言文化共育項目,旨在引領良好家風建設,讓孩子們在健康和諧、文化熏陶的氛圍中成長。
讀家書,吸收育人智慧。我們每年組織家長共讀《傅雷家書》,并先后組織了“家書里的父和子”“家書里的育兒故事”“家書里的教育理念”誦讀活動,讓家長們在家書誦讀中不斷走進“傅雷文化”,汲取傅雷的育人理念和智慧。
寫家書,交流思想情感?!案敌〖視庇筛道仔W家長書寫及投稿,每周三在“傅小家書”微信公眾號刊發,每學年將一封封家書編輯成冊予以刊印,并在開學典禮上舉辦書籍發行儀式。從2017年首發至今,《傅小家書》不斷升級迭代:由家長寫家書,親子共讀,到孩子予以回信,再到家長和孩子把家書錄制成有聲書。如今,《傅小家書》已成為傅小每個家長放在案頭、捧在手里的家庭教育讀書。
“傅小家書”為親子溝通提供了一個屬于文字的時間和空間。平時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通常比較碎片化,寫家書讓家長可以系統全面地闡述自己的思想或觀點,在寫作過程中反思自身教育的不足,并把口頭難以表達的話變成書面文字,讓親子溝通更加順暢和深刻。
見字如面,書信中字字皆有韻味,不多話語,便能傳達深情。透過字里行間,孩子們不僅感受到父母的舐犢情深,而且也體驗著語言文化的魅力,特別是在書信的寫作中,孩子們嘗試用語言文字交流情感,表達自己的經歷、想法、觀點,讓語言文字有了意義,有了溫度。
傅雷先生說:“藝術是最美的花朵,生活是開花的樹木?!睆耐暧鲆娮蠲篮玫恼Z言文化開始,讓有意蘊、有意思、有意義的語言文化成為孩子們生命成長的底色,并化成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養料,滋養出行有端方、腹有詩書的中華少年。(王雅琴,作者系上海市浦東新區傅雷小學校長)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