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編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5月10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表彰大會暨2023年國家語委全體委員會議在京召開。這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以來的首次表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今天,一起來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先進集體海南省白沙縣龍江中心學校如何克服民族地區學生語言文字功底薄弱的難題,幫助孩子們從怯于發言到主動表達,讓說普通話、寫規范字成為民族地區孩子的行為自覺。
海南省白沙縣龍江中心學校地處海南島中部黎族聚集區,少數民族學生占比較高,受歷史因素及當地語言環境影響,存在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功底相對薄弱的問題。學校為提高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結合推普脫貧攻堅行動,組織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系列活動,讓學生們在活動中體驗和學習,注重日?;?、趣味性,并將活動產生的影響力推及家庭和社會,形成教育合力,讓說普通話、寫規范字成為孩子們的行為自覺。
一、營造日?;Z言氛圍,提升師生文字素養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要推廣普及,創設規范的語言氛圍很重要。學校積極營造“語言大舞臺 誰都可以來”的規范用語氛圍,為師生創造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機會。
將教學活動與說普通話相結合。我們充分利用各種集中教學活動,讓教職工主動上臺發言,朗讀宣傳材料,通過專家點評或普通話學習軟件錄制的方式判定發音的準確度。比如,在師德師風學習過程中,編印相關法制法規培訓讀本,采取抽簽的形式讓老師們上臺為大家宣讀,進而實現講好普通話和校本培訓相結合,一舉兩得。
將校園空間與寫規范字相結合。學校利用校道、走廊、學生作品展示欄等宣傳陣地,展示師生個人優秀書寫作品。結合各個節日和安全教育活動,將孩子們創作的主題手抄報精選出來張貼展示。結合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讓每位教師書寫自己喜愛的廉潔文化名言,再懸掛于教室走廊。如今的校園,寫好規范字,人人都能展示,處處皆是氛圍。
將國學課程與文化素養相結合。將經典國學《三字經》《弟子規》等引進校園和課堂,以學生書寫為主體,以心靈塑造為宗旨,一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和朗誦習慣,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書寫中感受中華經典文化,通過創設博古通今的校園語言文化,不僅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范使用,而且進一步厚實師生文化底蘊,提升文化素養。
二、搭建趣味性讀寫平臺,激發規范用語積極性
學校全面梳理學生活動,只要是與“說”和“寫”有關的活動,都想方設法與“說普通話”和“寫規范字”攀上“親戚”,積極為師生搭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和應用的平臺。通過主持升旗儀式、國旗下演講、校園晨誦、“你讀我講大家說”、不規范文字“啄木鳥行動”、全校經典誦讀大舞臺等一系列活動,營造熱烈的規范用語氛圍,讓師生們從怯于上臺發言轉變為主動爭取表達。
培養“小導游”,講好普通話。學校利用校內的法治教育基地,在全校篩選和培養法治講解“小導游”,其中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講好普通話。孩子們引導兄弟學校的師生團隊參觀,講解知法明禮長廊、知法習禮圖書角、知法學禮影視廳及知法禁毒教育基地的相關內容。長期下來,班班有“小導游”,人人爭做“小導游”。
開展“啄木鳥行動”,用好規范字。孩子們化身一只只“啄木鳥”,飛到社區,飛到商業街,時刻留心廣告牌、閱讀宣傳欄上的文字,找出生活中隱藏的“文字害蟲”?!白哪绝B行動”已變成一場社會公益活動,孩子們在活動中不僅自覺加入規范用字的行列,而且積極引導社會人士規范用字,共同創造和維護規范文明的語言環境。
三、家校聯動共筑語言橋,優化成長語言環境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重要場所。家庭中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孩子成長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積極聯動家庭開展規范用語活動,共同筑造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與交流的橋梁。
我給父母當老師。發動學生運用在學校所學的知識,糾正家庭里存在的方言、方音及不規范用字的現象,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帶動家長說好普通話、寫好規范字,以實現“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推動一個群體”。
親子共讀一本書。寒暑假組織學生從學校圖書館借書回家與父母進行“親子朗讀”,以書本規范字為媒,以規范朗讀為紐帶,在與父母同讀一本書的日常積累中,不僅促進了親子交流,而且也端正了家長對講好普通話必要性的認識,實現“小手拉大手”共同加強規范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效果。
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和宣傳活動,全校營造出“人人講普通話、人人寫規范字”的良好氛圍,這對于生活在海南中部山區的孩子來說是難得可貴的素養提升。孩子們語言素養的提升,帶動家庭和周邊社區打造更為規范的語言環境,進而提高全社會語言文字規范水平,對于民族地區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的長期開展產生重要作用。(和毅,作者系海南省白沙縣龍江中心學校校長)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