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9日消息 在語言教育工作一線,北京教育學院教師張琨耕耘多年、鉆研多年。對內,她多次參與教育部和北京市組織的西部少數民族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工作;對外,她多年投身于國際中文教育和國外中文教師的培訓工作。
張琨立足自身專業,發揮教學及科研優勢,以普通話聽力、普通話口語等課程教學為抓手,多年積極投身、傾情奉獻,在祖國西部的廣袤土地上留下了一個語言文字工作者扎實的足跡。
2019年至2022年,張琨擔任北京市對口支援甘肅省臨夏州語言文字骨干教師普通話培訓項目負責人,培訓臨夏州中小幼各學科教師共400人。在培訓工作中,張琨秉持精準培訓理念,通過文獻調研、政策調研、前測調研和實地考察座談等多種方式精準把握學員需求,設計大班講座、小班訓練和一對一輔導三種課型,“集中火力”解決真問題,實現了普通話培訓的減負增效。2021年,張琨因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榮獲記功獎勵,其所在團隊獲得“北京市扶貧協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在國際中文教育工作中,張琨的專業優勢得到進一步施展和彰顯。俄羅斯、澳大利亞、法國、日本、韓國、挪威、塞浦路斯……她的國際學生遍布世界各地,在三尺講臺上,張琨向世界展示著中文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在她看來,國際中文教育工作要注重以實踐性、體驗性、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中文和了解中國文化的興趣。
2012年,張琨作為公派教師赴莫斯科州立大學開展為期一年的中文教學。在莫州大學,她為四個年級開設中文課程,針對學生中文水平和興趣特點開發教材、設計活動,每周工作20多課時;課余積極參加莫斯科中文教師教研活動和文化活動。張琨專業的教學水平和敬業的教學態度給莫州大學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貒?,張琨又先后參與了面向澳大利亞、法國、日本、韓國、挪威、塞浦路斯等多個國家大中學生的短期中文教學工作。在擔任2016年法國中文教師高級研修項目負責人期間,張琨以學員多元需求為出發點,設計涵蓋中文教學能力提升、中文學習、中國文學和文化知識補充、中國文化體驗四個版塊的課程,凸顯針對性、實用性和專業性。張琨的中文教學,有效提升了參訓學生教師的中文水平和中文教學水平,學員好評不斷。
在教學工作之余,張琨勤于思考、積極提煉,將培訓經驗轉化為學術成果,參與新疆教師普通話教程編寫工作,在2020年中國語言扶貧與人類減貧事業論壇分享培訓經驗,發表論文《“三區三州”教師普通話短期培訓的目標定位與實施原則——以甘肅省臨夏州和甘南州為例》等。因為創新性實踐,其所在團隊以成果“‘四精培訓模式’:提升教育扶貧培訓的精準性”獲得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張琨以教學工作為基礎,堅持為推普脫貧攻堅工作梳理做法、分享經驗、積淀成果,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彰顯了一名深耕一線教學實踐的語言文字研究者的價值與風采。
作為一線教師和研究學者,張琨“兩手抓、兩手硬”,一方面創新了語言培訓模式,另一方面積極將培訓經驗轉化為學術成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中貢獻了自己的專業智慧和力量。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