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山東濰坊5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今天,“科教融匯 職業院校在行動”座談會在山東省濰坊市舉行,百余所全國“雙高”校和企業代表齊集一堂共同探尋推進職業教育科教融合的新思路、新路徑。
此次座談會以“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科教融匯職業院校的實踐與探索”為主題。座談會期間成立了由110家全國“雙高”校和企業組成的現代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共同體,向全國高職院校發出“現代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倡議書”。同時,搭建“企業出題、共同答題”機制,首次面向高職院校發布200余項技術創新需求和人才需求清單,推出首批推進科教融匯的典型案例。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林宇表示,科教融匯離不開教育、科技、人才力量的統籌部署,各地政府及主管部門要強化統籌協調作用,在園區、企業、學校,建設一批高質量科技創新平臺和協同創新中心,可借鑒本次座談會成立“現代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共同體”做法,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區域經濟創新發展賦能。
“對職業教育來說,‘科’更多指技術技能及其應用研究,當然也可泛指職業教育領域的一切科研工作。從字面上看,科教融匯就是科學與技術同教育應當融合交匯?!蔽靼埠娇章殬I技術學院校長張敏華認為,“科”“教”不分家,重點在“融”,結果是“匯”,要把科技革新的力量與育人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融匯成一股強大力量,助力國家現代化建設。
在科技日報社總編輯許志龍看來,現代職業教育科教融匯共同體,同產教融合共同體相比,含“科”量更濃。他建議應大力培育創新文化,營造科技創新氛圍,著力破解引育科技創新人才難題,聚力講好新時代職業教育創新故事,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的時代課題。
林宇建議,職業院校要根據區域產業發展和院校專業特色,組建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校企協同開展技術攻關、工藝改進、產品升級。同時,建立技術創新合作機制和專利開發轉化機制,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既要為破解“卡脖子”問題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又要在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準對接中,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中試車間”。
此次座談會由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作為指導,科技日報社主辦,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濰坊市人民政府、山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承辦。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