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區即將開工建設,浙江省金華市湯溪高級中學校長葉文杰打開施工設計圖,陣陣書香飄然紙上:開放式的圖書館可藏書12萬冊;教學區設有若干閱讀角和數字借閱機,學生步行一分鐘即可獲得書籍;寢室樓的架空層也將裝修成“閱讀空間”。
將閱讀植入辦學基因,湯溪高級中學飄揚的書香,是浙江中小學的一個縮影。從21世紀初起,浙江以“頂層設計、基層探索”的改革思路,在書香校園、讀書活動、數字圖書館等多個層面持續發力,在沉浸式的閱讀空間里系統架構閱讀教育,讓學生品讀書香的滋味。
校園味
推動書香校園省級工程
500多名孩子在校園里連成一條線路,新書在他們的手中依次傳遞,從校門口“漂流”到圖書館。這場校園里的“迎書香”儀式,紹興市上虞區金近小學堅持了20年。
農村學校開展閱讀教育,難點之一在于藏書。2002年,金近小學立足“金近母?!碧厣囁捊虒W,為添置新書,發動教師、家長捐款捐書?!皵盗可蟻砹?,但質量不夠好,書的門類也不夠齊全?!备毙iL李麗萍說。
變革發生在2007年。彼時,浙江省啟動中小學書香校園工程,按照每學年生均5元的標準,由省財政保障,為農村中小學、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以及經濟薄弱地區城鎮中小學配置必要的圖書。
金近小學的圖書館從此有了源頭活水。學校根據辦學特色和學生的閱讀取向,整理出一套系統的閱讀書目,涵蓋人文、社科、科學、童話等多個門類。每年學校新置近千本書,以“迎書香”的儀式激發每名孩子的閱讀欲望。如今,3萬多本藏書,匯成一片知識的海洋。
放眼浙江,書香校園工程的成績單同樣亮眼。中小學圖書館建設列入《浙江省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建館率從2007年的87.9%上升到2022年的99.84%。藏書總量從2008年的1.59億冊提高到2022年的3.06億冊,生均藏書量也從2008年的26.85冊提高到2022年的48.07冊。
“學校和課堂是學生閱讀的主陣地?!痹谡憬〗逃龔d黨委書記、廳長毛宏芳看來,學校在建好圖書館的同時,還要充分利用校園空間營造書香氛圍,把學校建成學生喜愛的“閱讀場”。
記者在金近小學看到,每天清晨和傍晚,孩子們沿著校園圍墻進入學校。圍墻設計成52個板塊,師生一起創作圍墻畫,推介中外經典書籍。校內3個大草坪布置成3個露天書屋,每逢課間都活躍著閱讀的身影?!敖鸾拡@”里,師生用植物栽種出10個童話造型,下方安插一塊導讀牌,學生可以看造型、找故事、讀故事。還有教學樓里的墻上書吧、閱讀樓角,有趣可感的閱讀元素潤物無聲。
校長邵瑞告訴記者,過去這里的村娃知識面窄,進入初中后學習后勁不足。10余年閱讀教育堅持下來,學校已能承辦全國性的閱讀展示活動,甚至有專家給出“閱讀素養在農村小學十分罕見”的評價。學生進入初中后的學習質量,也有很好的數據反饋。
去年,金近小學加入浙江省首批閱讀共同體學校,并作為主體學校,與該區的崧廈街道中心小學和謝塘鎮中心小學結對。三方成立“青椒閱讀聯盟”,以教師閱讀帶動學生閱讀,融匯各自的童話、國學、影視特色,舉辦親子故事展演、說書大賽、閱讀辯論賽等,讓書香在校際流淌。
據悉,浙江目前已成立117個閱讀共同體,在“建強書香校園”的大框架下,各自探索閱讀教育特色路徑,形成典型經驗后向全省推廣。
主題味
聚焦閱讀立德樹人
這些天,衢州市江山實驗小學的學生一有空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背愛國詩詞。從寒假至今,紅色經典書目、愛國詩詞成為孩子們的閱讀主線,因為月底學校就要舉辦詩詞大會,選拔出的優秀選手將獲得省市系列讀書比賽的優先參賽權。
從1995年起,以“愛國”為主線的閱讀活動在江山實驗小學未曾間斷。那一年,浙江省委宣傳部和省教育廳聯合發文,在全省中小學中開展愛國主義主題讀書教育活動。每年圍繞黨委中心工作和形勢需要,確定一個教育主題,并由活動指導委員會組織專家學者配套編寫讀本。讀本分小學版、中學版,讀者對象是三至九年級學生。
在江山實驗小學校長楊根法印象中,讀本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浙江特色,比如2014年為配合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中心工作,讀本中專門提到“兩山”的故事,介紹治水的楷模,“圖文并茂,語言生動,學生就像看故事書一樣”。
起初,為了推動中小學廣泛參與,活動配套組織征文比賽和演講比賽,“以獎促讀”。久而久之,讀書活動在基層學校不斷深化,校方的認知逐漸從“上級任務”轉向“教育契機”。
立德樹人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怎樣落到實處?楊根法發現,主題閱讀就是最佳切入點。學校開發紅色親子午讀課,引讀家長及孩子身穿軍裝扮演書中人物,以生動的表演陪同學生讀《雞毛信》;開設全科閱讀課程,選擇一個正能量的“關鍵詞”,各學科導入不同的閱讀內容和活動;推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閱讀微課堂,設計閱讀檔案袋,留下學生閱讀成長的軌跡。
愛國主義主題讀書教育活動舉辦至今,全省每年均有200多萬名學生參加,累計參與人數超4000萬。與此同時,浙江省各部門、各地市的主題閱讀也在同步推進——
浙江省教育廳實施“漂流的繪本館”公益閱讀項目,為全省130所學校、近8萬名小讀者提供優質閱讀服務;
浙江省圖書館連續16年舉辦未成年人讀書節,各級公共圖書館參與讀書節的比例從25%提高到80%以上;
寧波市舉辦教育系統讀書節,近5年舉辦活動1300余場,惠及師生700多萬人;
溫州市以“愛閱讀”公益指導團為載體,幫扶鄉村、海島、山區學校開展“愛閱讀”行動;
金華市歷時10余年打造“讀國學經典,做道德少年”活動,舉辦首屆全國國學教育大會……
經典、名篇就在這一條條閱讀主線中,悄然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數字味
打造“云上”智慧閱讀
一到午休時間,溫州市龍灣區沙城一小的大廳里就涌進一群學生,吸引他們的是4臺“中小學生云圖書館”借閱一體機。進入系統后,學生可以瀏覽圖書、期刊、視頻,還能玩在線知識競賽和閱讀游戲。遇上喜歡的書籍,一鍵就能辦理借閱手續,到年底還能給出個人閱讀的“數據畫像”。
10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光景。當時,溫州市教育局調研發現,中小學生均圖書年借閱冊數僅4.5冊,有書沒人借、有電腦沒資源、有數字資源沒人看等問題普遍存在。幾經研究,該市于2015年推出“云圖書館”平臺。作為一個24小時的紙質和數字復合型圖書館,所有中小學的藏書“上云”,并新增電子書、期刊、工具書等。其目的一是方便學生借閱,二是擴充數字閱讀資源。
溫州市教育技術中心負責人介紹,“云圖書館”區別于普通圖書館系統的是具備決策支持功能。經大數據計算后,教育局、學??呻S時查詢、統計和分析轄區內學校圖書館的各項關鍵指標和學生閱讀狀況,為閱讀教育提供決策支持,“書香校園比的不是藏書量,而是閱讀量,大數據就能客觀反映”。
在“云圖書館”的支持和推動下,目前溫州市中小學年人均借閱冊數為8.04冊,人均電子書閱覽數為5.27冊。部分學校還試點“閱讀+”語文教學,即在課堂上留出10分鐘時間,從“云圖書館”里找出與課文匹配的拓展內容,豐富學生的閱讀思維。
去年,舟山市普陀區創新出“云圖書館”的升級版。教育局用統一的標準,給每所學校的圖書內置一個芯片。只要掃描芯片,該書的來源、所有者等信息就能上傳到區里的統一平臺,等于每本書有了一個電子身份證。學生登錄“智在閱讀”APP后,選擇喜歡的書籍即可借閱。如果該書不是學生所在學校的藏書,對方學校圖書館管理員看到后,會在3天內通過各種途徑送達給學生。
“我區有諸多分散在海島的學校,藏書量參差不齊。通過數字化改革,任何一名學生都能享受到全區的圖書資源?!逼胀訁^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岳軍表示,該APP自運行以來,校園課外借閱量從2021年的單月1058冊增加至27142冊,圖書流通率在55%以上。
在地方探索閱讀數字化改革的同時,2021年,浙江省推出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平臺包含圖書3500冊、有聲書6000集、導讀視頻260個,既能方便學生閱讀,還能支持教師教研教學,利用數字化手段進行交流。
“接下去,浙江將探索把青少年閱讀的質量與成效納入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文明校園創建、教育現代化評估等范疇,營造全系統重視閱讀行動的氛圍,讓閱讀內化為孩子真正喜歡且受用的行為習慣?!泵攴颊f。(本報記者 蔣亦豐)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