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教師節,吉林大學地質宮5樓黃大年銅像前擺滿了鮮花,不少人在那里駐足,深深地懷念大年老師。
這是黃大年走后的第4年,也是黃大年團隊獨立扛起科研重擔的第4年,他們有很多話對大年老師說。
大年,咱的項目驗收通過了
“最近,我終于能睡個踏實覺了?!奔执髮W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李桐林感慨地說。
李桐林從黃大年手中接過的國家“十三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航空重力梯度儀研制項目,經過4年的艱苦攻關,終于在上個月以優異成績通過項目驗收?!斑@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崩钔┝终f,在國外長期對我國技術封鎖的情況下,中國想要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非常艱難。
2010年,剛回國不久的黃大年挑起航空重力梯度儀項目重擔,跑遍了與之相關的科研院所摸“家底兒”,然后把自己關進辦公室通宵達旦設計科研思路,被人稱為“科研瘋子”。黃大年卻說,“中國要由大國變成強國,必須要有一批‘科研瘋子’,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黃大年去世后,在吉林大學有越來越多像他一樣的“科研瘋子”拿起接力棒,凝聚團隊力量在“重力梯度儀研制”“油氣多元勘探理論與開發”“空—地電磁、重磁探測技術”“非常規油氣勘探”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項目最初,是大年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給我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走之后,我們獨自面對艱難險阻,但他的精神始終鼓舞著我和團隊。今天,我終于能對大年有個交代了,大年,你放心吧!”李桐林說。
大年老師,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在地質宮529教室,馬國慶正給學生上課。作為黃大年回國后帶出的首批博士生,在黃大年離開后,他毅然接過恩師的教鞭,像黃大年一樣去教書育人。
2018年1月,吉林大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教師團隊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馬國慶也是團隊的一員。在授課過程中,將黃老師的精神事跡貫穿始終,是團隊不成文的默契。
“黃老師從來都是和學生們并肩而坐,一起改論文、寫材料,他始終把培育人才作為傾盡心血的職業理想。我們的教師團隊也始終以黃老師為榜樣,立足本職崗位,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苯處焾F隊負責人劉財教授說。
幾年來,團隊建立了多學科交叉協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應用地球物理卓越人才培養體系,將課堂教學質量、實踐實驗教學和國際交流三項作為關鍵點,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學生整體素質和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大年老師,您當初像慈父般教育我們、愛護我們,能成為您的弟子是我一輩子的光榮。如今,我也要像您一樣去愛我的學生,請您放心?!瘪R國慶說。
大年老師,您的精神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這幾年我幾乎成了黃老師精神和事跡的代言人?!奔执髮W教授于平說。作為黃大年生前的助手,于平不僅是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還是吉林大學黃大年紀念館副館長,把黃大年精神和事跡講給更多人、影響更多人,是她的初心。
最初,于平和報告團成員前往全國各地宣講黃老師事跡,幾乎成了“空中飛人”。如今,越來越多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匯聚到吉林大學黃大年紀念館,重溫黃大年教授“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精神。
“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我們要沿著黃老師的足跡奮勇前行,黃大年精神將永存心間!”吉林大學“黃大年創新實驗班”的學生時刻踐行著自己的承諾,刻苦鉆研、努力拼搏。觀看影片《黃大年》、聆聽黃大年事跡報告會,成為吉林大學新生入學必修的第一課。
“黃老師的精神就像一盞燈,照亮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教師節來了,我們衷心地謝謝您,我們深深地懷念您……”于平說。(新華社長春9月10日電 新華社記者 趙丹丹 高楠)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