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世紀風云,翻開歷史長卷,師者在群星中閃耀著光芒。他們堅定理想信念,不墜青云之志;他們堅守三尺講臺,不改育人之樂;他們堅持教育創新,不畏改革之難。他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書寫了師者的無上榮光。
矢志不渝守初心
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要研究真問題,著眼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善于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要堅定信念,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4月19日考察清華大學時的重要講話
【師者故事】
“草人”任繼周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草,踩在腳底,最容易讓人忽略。但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教授任繼周卻與草結緣一輩子,他是我國草業科學的奠基人之一、現代草業科學的開拓者,為我國草業科學教育和科技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美景之下,藏著的是想象不到的危險和艱苦。但任繼周仿佛就是為草而生的,幾十年來,一頭扎在草原、牧區搞研究,艱苦備嘗,樂此不倦。
1950年,26歲的任繼周從南京中央大學啟程前往蘭州的國立獸醫學院,這一路不像今天有高鐵、動車,只有蜿蜒的碎石路和破舊的汽車。從西安到蘭州,走土路、睡土炕,顛簸了21天,任繼周和家人終于到了蘭州,從此就在西北草原扎下根來。
在野外搞調查研究,睡帳篷、鉆草窩,與虱子、蚊子同眠是常事。任繼周就用殺蟲劑浸泡衣服制作“毒甲”,曬干后穿上進入草原,一待就是幾十天。
草原上沒什么正經吃的,“正餐”就是一碗面片兒湯就一碟腌韭菜。那腌韭菜不是用鹽而是用苦水井里的鹽堿水腌漬的,吃進嘴里光苦不咸。
草原路迢迢,沒有汽車,除了牦牛,別的能騎的動物任繼周都騎過。最受罪的是騎毛驢,倔驢不走路中間,要么擦著山巖走,把人的腿磨得厲害:要么走在萬丈深淵旁,搞得人提心吊膽。
穿“毒甲”,吃腌菜,住帳篷,騎毛驢,上世紀50年代,任繼周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在海拔3000米的高山草原上創建起了我國第一個高山草地試驗站。
此后的數十年,任繼周跑遍了西部每一塊草原,探索著草地、草原、草業科學發展規律,思索著它們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的聯系與交融。
任繼周將深厚的科研成果和扎實的一線調研融入草業專業教學,他幾乎參與了中國草業科學教育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培養了我國草業科學界早期的大部分人才,帶出了中國草業科學的“黃埔軍?!?。
不久前,任繼周主編的國內首部農業倫理學教材《中國農業倫理學概論》出版了?!懊刻於几杏X時間不夠用,還想要多發一分光和熱?!币呀?7歲高齡的任繼周希望全國的相關高校、專業將這門課盡快開起來。
周代的官職中有“草人”,《周禮》記載“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為之種”。任繼周說,自己研究了一輩子草,就是個“草人”。70余年來,“草人”任繼周把全部精力和熱愛都傾灑給草原和農業。
【畫外音】
從研究如何讓草長得更好,到提出藏糧于草,再到探究農業倫理,不論是條件艱苦,還是年事已高,他都沒有忘記年少時立下的志向——改變國人膳食結構,讓國人更加強壯?!盀樘斓亓⑿?,為生民立命;與牛羊同居,與鹿豕同游”,這是任繼周當年奔赴蘭州時導師的諄諄教誨,是任繼周矢志不渝堅守初心的寫照。
我們的民族從不缺少堅定理想、堅守初心的師者,他們的故事在歷史長河中翻滾起朵朵浪花,激越有力。
懷抱科學救國的理想,竺可楨赴美留學、學成歸國。在抗日烽火中,他帶領浙江大學師生西遷,四易校址,堅持辦學,誕生了浙大“求是”的校訓,培養了李政道、程開甲、谷超豪等科學精英和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復旦大學教授鐘揚16年跋涉在青藏高原。他不僅為國家種子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也在高原撒播下科學和人才的種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國家重器,不能受制于人。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把強大國防作為畢生追求,是我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與技術的奠基人和引領者。無論獲得什么榮譽和頭銜,他最看重的還是“教師”這一身份。在學生心中,有“坦先生”指路,千難萬難都敢闖一闖。
傳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從百年前爭取民族獨立,到今天走上復興之路,這些感人故事的背后無不閃耀著理想信念的光芒,詮釋了人民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
【桃李有言】
“我上大學,任先生上的第一堂課,不是講授具體的專業知識,而是講草原學是干什么的、學了有什么用,大概相當于現在的專業導論。他的課講得生動有趣,能使人強烈感受到草原學的深厚文化底蘊?!比卫^周的學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南志標回憶道。
“任先生特別關心年輕人,只要發現可造之材,就不遺余力培養。他有很高的學識,但從不覺得創建了學科‘功成名就’就不用再努力?!蹦现緲苏f。
一片丹心鑄師魂
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重要講話
【師者故事】
“小個子”老師張萬波
在遼寧本溪滿族自治縣的教育界,提到第五中學的張萬波老師,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稱贊一聲“好老師”。今年教師節前夕,他被評為2021年“全國教書育人楷?!?。
1997年,24歲的張萬波滿懷教育熱情來到本溪縣南部的一所山區中學——祁家堡中學,開始了他的執教生涯,后來祁家堡中學并入鎮上的第五中學,仍然離縣城100多公里,張萬波就在鄉村教育扎下根來。
初為人師,個頭不高的張萬波引起家長的疑惑:這個“小個子”老師能不能管好班級?張萬波在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讓家長放心把孩子交到我手上?!?/p>
一天班里有名學生沒有來上學,張萬波放學后騎上自行車就往學生家里趕去??粗鴮W生家里的兩間泥土房和亂糟糟的陳設,他心酸不已:這哪里像一個家??!
當晚,張萬波住在學生家,和他談了很多。原來,這個孩子的父母離婚,父親外出務工,已經有了輟學的想法。
“不怕,以后一切都有老師!”第二天,這名學生就回到了校園,學習比以前更刻苦了。張萬波每月都從為數不多的工資中給這名學生一定的生活費,時常還買一些日用品。2001年中考,這名學生考上了縣里的重點高中,而他們班一共才考上3人。對于好苗子多去外地上學的農村中學而言,這在當地是一件激動人心的大事,從那年開始,祁家堡地區的老百姓認識了這個“小個子”數學老師——張萬波!
課比天大,是張萬波這個數學老師堅持的定理。每當工作和家庭的天平需要平衡時,他都選擇了工作?!拔抑牢业募胰诵枰?,但那些處在人生第一個路口的初三學生更需要我?!?/p>
有學生上學翻山越嶺,路途遙遠,為了讓這些學生有更多時間學習,張萬波帶著他們住校,為他們做飯、洗衣服;幾名從外地轉學回來的學生叛逆極了,張萬波沒有放棄,他每天晚上陪他們學習,和他們住在一起。最終學生沒有走上歪路,順利考上了重點高中。
唯一一次家庭和工作的天平向家庭傾斜,是母親的一次肝臟切除手術。在張萬波陪護母親的20天里,遠在120公里外的學生一個接一個地打來電話問候老師,他們把自己的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表現得比平時還好,身心俱疲的張萬波感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幸福。
許多的榮譽接踵而來,縣城里條件更好、待遇更優的學校向張萬波拋來橄欖枝,他都拒絕了。張萬波還是沒有離開他摯愛的鄉村教育,沒有離開他摯愛的數學課堂。
【畫外音】
要說張萬波做了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倒也沒有,他只是日復一日上好每一堂課,年復一年堅守在農村學校,用愛心和耐心教農村孩子學知識、學做人,默默耕耘著教書育人的一方天地,用無私奉獻和執著堅守書寫對鄉村教育的大愛。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最平凡,也最偉大。最平凡,他們不過是手執教鞭,甘守三尺講臺;最偉大,他們塑造生命,塑造人格,塑造靈魂。
扎根大山深處近40年的支月英,把學校當作自己的家,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從風華正茂的“支姐姐”到兩鬢斑白的“支奶奶”,教育了整整兩代人,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大山里的孩子。
從教38年來,閆桂珍一直奮斗在教學第一線,她培養的學生共有4300多人考上大學,她省吃儉用,用微薄的工資和各級組織頒發給她的獎金50多萬元,資助貧困大學生、救助患病學生,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閆媽媽”。
清華大學教授錢易從教60年,始終堅持以生為本,耄耋之年仍堅守教書育人一線,每次講課堅持一站到底。她簡樸、親和、謙遜、有活力,不僅注重傳授學生知識,更注重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塑造,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錢奶奶”。
他們,一輩子無非就做了一件事——教書育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有熱愛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堅守,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鑄就師者風骨。
【桃李有言】
“其實能從我們小鎮一步一步讀書走出來,很感激當年傾盡心力教我的每一位老師?!睆埲f波的學生范國慶在得知自己的老師榮獲“全國教書育人楷?!焙?,在朋友圈發了如下文字:
張老師是數學老師,徒手畫圓,講圓講坐標系不用講義也可以精彩絕倫,是謂教書!張老師的文字功底也極佳,10封《告全體同學書》總是出現在恰當時刻鼓勵我們、鞭策我們、溫暖我們,既有拳拳之情又蕩氣回腸,在人生的關鍵路口給了我們最重要的影響,此當謂之育人!
我把我成長年代里遇到的老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為他們確實在我的靈魂里編輯進了一些東西,它們守正不偏、渴望知識、相信希望、保持樂觀、崇尚英雄、心懷浪漫。向我的老師們致敬!教師節快樂!
上下求索育桃李
希望廣大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
【師者故事】
拓荒者劉少坤
把一個招生都困難的專業,辦成了囊括所有國家級榮譽的專業,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教師劉少坤在職業教育領域贏得了珍貴的口碑。
他像拓荒者一樣,帶領計算機系拿下了學校第一個國家級精品課程、第一個國家級實訓基地、第一個國家級教學團隊,學校唯一的國家級教師大賽一等獎、唯一的國家級學生大賽一等獎、唯一的國家級教學名師、唯一的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唯一的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教師獎。
2003年,劉少坤大學畢業進入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彼時的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剛從中專升格為高職院校,社會認可度不高,招生困難,連發工資都成問題。
劉少坤每年都帶著學生到全省各地的中學進行招生宣傳,漸漸地生源多了起來。2011年,劉少坤被任命為計算機技術系主任,此時正是全國信息技術類專業大環境不好的時候,許多計算機類專業停辦的停辦、轉型的轉型,留存的招生數量也只有兩位數,劉少坤面臨著巨大壓力。
他帶領團隊從專業建設入手,圍繞“辦什么專業、怎么辦專業”展開調研,先后走訪了12所全國領先的高職院校、河北省工信廳等政府部門,以及新華三集團等行業企業。
團隊成員白天參觀交流,夜晚趕路討論?;匦:?,他寫下了一萬多字的調研報告,形成了“五個明確”的辦學思路。如今,該校計算機技術系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是中國特色高水平立項建設專業。計算機技術系從800多人全校最小的系,發展成2000多人的全校第一大系,連續多年錄取分數線超過本科。
職業院校學生普遍學習基礎差、缺乏自信。劉少坤帶領團隊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改革,有針對性地設計了“五個一致”的實訓基地建設思路,探索了基于現代學徒制的“2+1”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彌補學院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領域的空白,他帶領團隊建立了“院級—省級—國家級”三級技能大賽機制,研發了“訓—練—比—練—比”五步金牌培訓法,制定了周密的訓練計劃,在技能大賽的賽場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幾年下來,“基礎差、不自信”的學生站在了人生的新起點,畢業生因“基本功扎實、上手快”廣受用人單位好評。一些知名企業打破了“我們只招本科生”的慣例,紛紛向學生拋來橄欖枝。
“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9年來,劉少坤熱愛職教、扎根職教、奉獻職教,強專業、帶隊伍、育人才,在逆境中開拓創新,書寫了職業教育工作者的“不平凡”。近日,他被評為“河北省教書育人楷?!?。
【畫外音】
在新的職教形勢下,正是因為劉少坤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才有了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計算機系的由弱變強,有了職教學生的出彩人生。
每一份創新,都是對教育的熱愛;每一滴汗水,都是對使命的擔當。在教育教學改革一線,這樣的教師正不斷涌現。
面對當時過分偏重認知、忽略情感與創造性的語文教育,江蘇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教師李吉林摸著石頭過河,探索出了“情境教育”理論和實踐體系,促進兒童全面發展。
互聯網給90后、00后帶來了多元思潮,也給思政教育帶來不小挑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徐川把互聯網作為思政教育的新陣地,用風趣幽默又引人思考的話語回應學生的關切和困惑。
如何讓農村留守兒童也享受到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河南省輝縣市西平羅鄉中心幼兒園園長郭文艷帶領團隊探索自然教育理念,開荒建立生態種植園,開發鄉土課程資源,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構建出適合孩子發展的園本課程。
教師,不只埋頭育人,也抬頭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們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把立德樹人融入課堂內外,擔當起培育時代新人的歷史重任。
【桃李有言】
在劉少坤2012級學生梁園園的印象中,劉少坤治學嚴謹,為人親和,講課思路清晰,內容精練生動,主講的“Internet應用基礎”和“計算機網絡基礎及局域網構建”等課程,深受學生歡迎。
“劉老師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循循善誘,將企業所需職業技能及職業規范融入教學內容;他注意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他上課案例豐富,不厭其煩,使學生有所收獲。最重要的是,劉老師能虛心并廣泛聽取學生的意見?!绷簣@園說。
梁園園現在是浪潮集團北京區高級經理,“我剛開始對專業沒興趣,正是由于劉老師的諄諄教導,使我樹立了信心,還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銀獎,成就了我的職業夢。我感謝劉老師,他是我們心中的好老師”。(本報記者 歐媚)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