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衛興華已經去世一年多了,但在他的學生心中,他房間里的燈光似乎永遠都亮著。深夜披衣筆耕不輟的身影一直伴隨著他,四十年、五十年,直到著作等身,各級各類的獎狀、證書、勛章越來越多,甚至直到罹患疾病,他仍然不知疲憊。他是“追時間”的人,更是“追真理”的人。
一個“追”字,伴隨了衛老一生。他年輕時曾立下志愿,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奮斗一生。于是,他與書為伴,從《資本論》開始,經典書籍不知看了多少遍?!安煌恼鹿澪铱吹拇螖挡灰粯?,看得多的,有30遍、40遍的。理論的東西,特別是最核心的理論部分,要反復地看?!毙l老生前接受采訪時這樣告訴記者。他為記者展示過他讀的一本《資本論》,有些泛黃的書頁上滿是批注,有的頁面批注字數甚至多過了原文。衛興華曾告訴記者,這是他做學問之道,也是他育人之道。
吃透原典,才能跳出原典。他的學生,經濟學家洪銀興記得,衛老告訴他們要一遍遍讀經典,還不忘了提醒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靶l老師給我們上的第一課就是反復講學風和治學態度?!晃ㄉ?、不唯書,不唯風、不唯眾,只唯實’,敢于和善于獨立思考、探索真理。他叮囑我們,不能做‘風派理論家’?!焙殂y興說。
他不要求學生的理論觀點與其一致,鼓勵大家提出不同意見?!敖洕鷮W的發展、理論的發展是不怕交鋒的?!毙l興華曾這樣說。他認為,理論應是真理的喉舌,要為勞動人民、為弱勢群體的利益講話,把做人與做學問統一起來。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邱海平還記得,衛老生前有一項紀錄很難被打破,就是他發表的2000多篇學術論文,出版的大量學術著作和教材。如果衛老想到一個問題,會不眠不休,直到研究清楚為止。因此,和他有過編讀往來的記者和編輯也會記得,衛老交稿的時間總是“提前”的,無論任何時候有需求,哪怕深夜,只要發出信息,他總會第一時間上線,寫就一篇學理深刻的文章。衛老的文章,哪怕有標點的疏漏,他也會及時告知。求真務實,可以說寫在了這位“大先生”的血液里。
衛老獲得“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的時候,已經90高齡,他卻在那次的頒獎會上發表了著名的“燃燒”論。他說,他不要“發揮余熱”?!澳鞘翘炕馃炅?,變成灰燼后還有的一點熱氣。我還要繼續燃燒,我燃燒得還很旺?!?/p>
衛興華就這樣燃燒到最后一刻。洪銀興還記得他對學生們的希冀?!拔覀冊谛袆訒r應該時時有這樣一個信念:怎么把我們國家的經濟工作搞得更好,怎么使我們的民族更加強盛……我們應該成為人民的經濟學家,應該成為人民擁護的經濟學家,替老百姓、替人民說話的經濟學家?!?/p>
他曾寫過這樣兩句詩,告誡學子:“為學當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边@是一位經濟學大先生對學生的殷殷希望。(本報北京9月9日電 本報記者 姚曉丹)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