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最后一個月的復習備考,就政治學科而言,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做到“精準把脈,落實落細”八個字。
精準把脈,切勿機械刷題
政治教師既要把好實踐性強這一學科特色之脈,更要把好學生學情之脈。把好兩道脈,方能逃脫“題海戰術”“千生同面”的窠臼。
關注時政,遵循邏輯,把好學科之脈
政治學科的時效性決定了政治高考的命題情境必須具備新穎性、簡明性、豐富性、真實性、典型性,一定要緊扣時代脈搏,反映時代熱點。把好熱點的脈,才能抓住復習備考的核心,把握綜合訓練的有效載體。在最后沖刺復習階段,我們依然要以雙循環發展格局、建黨100周年、“十四五”規劃開局、中央一號文件、科技自立自強等長效熱點為背景切入,梳理其中的微熱點,按照“主題—話題—情境—問題”的邏輯,模擬高考命題方式,在綜合訓練的基礎上穿插進行微熱點專題的復習,在思維訓練、綜合提升的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熱點,理論聯系實際,從解題走向解決問題。
最后的沖刺階段,習題貴在精而不在多。精不僅體現在試題情境的真實性、典型性、時效性上,更要讓學生能從試題中悟出學科思維特點和答題的技巧,并吸收內化為自己的學科素養。
“以學定教”,發現問題,把好學情之脈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填鴨式”教學必須退出歷史舞臺,那些認為到最后沖刺階段,教師講得越多越好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最后一個月的沖刺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擬訓練的過程是發現學生在基礎知識、答題方法、思維邏輯、語言表達等方面的漏洞,及時查漏補缺、提升完善的過程。因此,把好學情之脈是決定最后復習沖刺成效的關鍵所在。
學情的把握是全方位的,從高考政治學科試卷的結構來看,學情的把握包含客觀題和主觀題兩大部分。有的學生客觀題得分明顯高于主觀題,有的學生則相反。因材施教、“對癥下藥”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不二法門。
如何把握學情?我的經驗有三條。
首先,建檔立卡,發現問題。每一次模擬訓練都應該對每個學生的錯題進行詳細統計,這樣不僅可以從整體上把握班級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而且可以對每個學生在基礎知識、答題技巧和思維方面的漏洞精準把握,為考后的個性化指導提供一手資料。同時,建檔立卡的過程本身就是學情動態管理的過程,在一段時間內可以觀察學生思維訓練提升的效果。
其次,重點突破,解決問題。模擬訓練講評時針對學生共性的問題,設置小微專題進行核心突破,專題務必“精”,重在查漏補缺,切勿回歸到第二輪復習的專題突破。教師在講評環節應將綜合模擬訓練與小微熱點專題突破有效銜接,相互補充。
再次,個別指導,跟蹤調研。學生共性的問題可以在講評課中集中解決,而個性問題則需要通過耐心的面談來解決。教師要在面談前根據建檔立卡的材料充分備好課,對每個學生目前存在的問題心中有數,提供準確全面的剖析和實際有效的指導建議。
變式訓練是跟蹤調研學生掌握程度的絕妙之法。教師可以通過追問、反問、推論、聯想等方式“步步緊逼”,直至學生對同類問題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教師也可以將主觀題、客觀題互換,通過“小題大做”和“大題小做”的變式進行學習成果的檢測和學情的二次把握。
夯實基礎,切忌眼高手低
對于高三學子而言,基礎既包括教材的基礎知識,還包括時政熱點術語積累、基本答題技巧、基本應試能力和基本的政治學科思維。最后一個月的復習沖刺必須抓“細”抓“實”,否則,眼高手低只會讓綜合訓練“走過場”。
要重構核心概念體系,把握主干知識間的邏輯,完善微觀知識結構
無論高考如何千變萬化,終究是“萬變不離其宗”,回歸教材永遠是第一位的。學生每一次模擬訓練都會出現知識方面的漏洞,這是正?,F象。即使在最后復習沖刺階段,我們依然要抓住主要矛盾,引領學生重構以大概念為核心的知識體系,著重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例如,經濟生活中的“資源配置”、政治生活中的“以人民為中心”、文化生活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哲學模塊中的“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都是重要的核心關鍵詞,要以這些核心關鍵詞為主軸,讓其開枝散葉,細致到每一條葉脈,以此來回歸教材,夯實基礎。
要整理總結錯題典型題,歸類總結規律方法
死記硬背就能得分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新高考考查的是思維過程,掌握不同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技巧變得尤為重要,但依照所謂“答題模板”生搬硬套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要讓每位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理解,對一般的規律方法進行消化吸收,這是一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過程,畢竟“千題千面”,答題的宗旨是“怎么問、怎么答”。
規律方法的習得離不開學生的自我反思總結,這是抓好落實的關鍵一環。每次訓練結束,教師都要指導學生從基礎知識、審題能力、思維方法等角度進行自我剖析,找準自己犯錯的原因。對于政治學科曲線類、漫畫類、推導類、圖表類、措施類、意義類、評析類、開放類八大題型進行歸類總結,同時加附典型題目進行總結整理,形成典型題集,堅持每天翻看,??闯P?,常思常悟。
要指導學生調整心理狀態,以平常心備考
高考臨近,高三學生不免心里焦躁緊張,這是正?,F象。有很多學生喜歡開夜車,加班加點學習,這是不可取的,千萬不能用身體的勤奮代替思維的懶惰,保證白天學習的高效才是最重要的,延長學習時間要適度。有心理壓力是正常的,教師要采取多種方式引導、幫助學生減壓,聽聽音樂、散散步、參加體育鍛煉、與好友和老師溝通交流等都是比較好的減壓方式。教師在最后的復習備考階段,要關注每位學生的心理變化,定期進行心理交流輔導,當好學生的心靈導師,幫助每一個、成就每一個。
高考,不是一場勇敢者的游戲,而是一次思想者的旅行。備考,不能只埋頭拉車,更需抬頭看路?。ㄉ綎|省271教育集團 梁延梅 樊淑英)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