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職業教育質量年報制度是提高職業教育發展質量、加強社會監督和擴大宣傳引導的重要舉措,質量年報的編寫和發布已成為我國職業教育領域的一項常態化工作。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先后發布了8期高職質量年報和1期中職質量年報。5月21日,《2020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在濟南發布,本報記者采訪了報告編寫組的負責人。
記者:我們注意到,這次發布的質量年報和往年有所不同,之前的質量年報都只針對一種職業教育層次,比如中職質量年報或者高職質量年報,而這次發布的報告包括了中、高、本職業教育,是一份全口徑的質量年報。這種設計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編寫組:2020年9月,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將2020年度質量報告的編寫工作委托給中國教科院。在職成司的指導和統籌下,中國教科院調動院內外專家力量,協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全國職業高等院校校長聯席會、中國職業教育學會中職分會、新錦成研究院等機構,依托各省份教育部門、院校、企業提供的質量年報、高職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庫以及我院研究機構的調查數據,共同完成了2020年度質量報告的編寫工作。
編寫組以“體系”為主線,在繼承原有年報寫作體例的基礎上作出了新的調整,在院校層次方面,立足于職業教育類型體系的一體化建構,突出“職業教育體系”的整體性,對中職學校、高職??茖W校和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發展概況進行整體呈現。這也是本報告的創新之處。當然,為了區別于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主編的《中國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20)》,同時考慮到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的數據還不夠豐富,這次的質量年報對象以高職??茖W校為主,中職學校和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為輔。
記者:除了“一體化”整體呈現之外,2020年度質量報告還有哪些創新與調整?
編寫組:在結構框架方面,2020年度質量報告整體遵循了“總—分—總”的基本思路,首先對中職教育、高職??平逃捅究茖哟温殬I教育的發展概況進行整體呈現,然后運用核心指標對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發展質量進行系統分析和客觀評價,最后是對職業教育整體發展面臨的挑戰進行簡要分析和理性展望。
在評價維度方面,我們對評價維度或觀測點進行了調整,緊扣辦學條件、教育教學、學生發展、服務貢獻、職教吸引力5個維度,基本形成全面覆蓋、立體貫通、多點聯動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在數據和案例采用方面,報告中的數據和案例以2019年度數據為主,同時為了展現“十三五”以來的職業教育發展成就,部分指標采用了5年的動態數據。
記者:全國職教大會提出打造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教體系,繼續鞏固中職學校的基礎地位。但我們從報告中看到中職學校數量一直在下降,對此您怎么看?
編寫組:中職學校數量確實是在下降,原因是中職在做重要的布局結構調整。另外也與適齡人口減少有關,這是一個現實問題。未來,職業教育的發展特點是一體化建設,中職教育要強大起來,一定要和高職教育緊密結合,更聚焦專業建設,實現中職、高職和職教本科專業的一體化。相信在職業教育一體化建設過程中,中職教育的基礎作用會得到更好的發揮。
記者:您提到報告的一個主要數據來源是高職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庫,能否介紹一下數據庫的情況?
編寫組:數據庫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基礎數據,我們就很難把握職業教育發展的動態。以往高職質量年報之所以有很高的影響力,也是得益于有一個非常成熟的數據庫,而且這個數據庫還在不斷地改進與完善中。遺憾的是,我們的中職教育雖然建立了數據庫,但處于有庫無數的狀態。未來,中國教科院將進一步加強數據庫建設,完善中職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庫。
記者:我們注意到在報告中,職業院校的服務貢獻有了可喜的變化,技術服務到款額和社會培訓到款額都比往年有了很大增長,原因是什么?
編寫組:高職院校、本科層次職業院校與產業界非常貼近,肩負著開展科技創新的使命。開展技術服務和社會培訓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創新能力,可以反哺教學,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吸引力。當前,有部分職業院校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總體上職業院校技術服務和社會培訓能力還比較弱?!半p師型”教師走到今天,只教會學生技能還不行,還應該能夠為中小微企業解決卡脖子問題、產品轉型升級問題?!半p高”計劃里專門提出了打造技術服務平臺,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的要求。下一階段,社會服務能力可能會成為衡量高職水平的核心指標。
記者:質量報告能否進一步擴大功能和社會影響力,比如成為家長和學生選擇職業院校的指南?
編寫組:質量報告受篇幅所限,僅選擇了部分學校的案例,我們也在探索更好的展現形式。職業院校有許多振奮人心的改革舉措,但還僅局限于職業院校內部傳播和交流。未來,我們要創新模式去展現學校的風采,比如以圖譜的形式,讓每所職業學校都在圖譜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這樣可能會比排名更具有影響力,也更有客觀性。(本報記者 翟帆)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