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15日16時30分訊 4月12日至13日,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強總理的批示。
重慶職業教育界倍感振奮、反響熱烈。連日來,我市職教師生熱議大會的召開,掀起了學習貫徹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的熱潮。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全市職業教育從加強頂層設計,凝聚職業教育發展“推動力”;促進擴容提質,激發職業教育發展“生命力”;深化產教融合,增強服務經濟發展“支撐力”;服務國家戰略,提升職業教育發展“貢獻力”四個方面出發,實現了四力融合,跑出了職業教育發展的加速度,基本形成普職規模大體相當、中高職有機銜接、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重、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需求鏈對接的發展格局,形成了高質量發展的優勢、態勢和氣勢。
“十四五”時期,重慶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雙高”“雙優”建設為引領,以提質培優為主線,以“部市共建”為契機,通過“五大路徑”,實現“五個適應”,推動職業教育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發展,增強重慶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性、支撐力和貢獻度。
永川區委教育工委書記、教委主任徐靜秋表示,永川區將以全國職教大會召開為新的起點,以市區共建、區域協同為依托,突出以教興城、以職促產、產教融合發展思路,加快把永川建設成為“產城職創”融合發展的西部職教基地,努力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技能人才供給區、西部職業教育綜合改革先行區、全國“產城職創”融合發展示范區。
重慶廣播電視大學(重慶工商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郭慶表示,學校將卯足力氣抓落實,切實擔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發揮好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和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兩校一體”優勢,立足重慶產業發展需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務實推動職業教育與遠程教育相融合、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融合,著力培養能夠扎根重慶、服務一線、沉得住、發展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該校智能制造與汽車學院鄧長勇教授說:”我們應全力提升跨學科、跨職業、跨崗位的技術技能和綜合能力,著力激活課堂、創新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大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加快培育高素質復合型人才?!?/p>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張進表示,作為一所有70年辦學歷史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將通過實施現代學徒制和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構建產教融合共同體、建好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服務所在區域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做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素質,以此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
重慶市醫藥高等??茖W校黨委書記吳海峰表示,學校將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技能培訓”四位一體育人理念,完善校企合作體制機制,鞏固“校院企合作、集團化辦學”模式,彰顯產教融合的行業辦學特色,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優化調整專業設置,提升學校辦學綜合實力。該校藥學院副院長唐倩說,藥學院將立足“雙高”專業群建設,積極對接產業,深化校企合作,推動科研創新平臺建設和成果轉化,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重慶工商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劉友林談到,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的勝利召開,標志著我國職業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駛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學校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的決策部署,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著力踐行“做強做精”品牌發展道路,以高水平中職學校建設為著力點,以提質培優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以“雙優”建設為目標,著力加強黨建工作,全力構建“三全育人”格局,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貫通培養渠道和升學渠道,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深化集團化辦學,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該校建筑工程施工專業廖威明同學說:”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大大提升,自己的發展前途更光明了,我將用‘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的精神進一步加強專業技能學習,鑄就自己的‘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之夢?!?/p>
重慶市南川隆化職業中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張健談到,南川隆化職中第一時間組織學習討論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大會讓身處一線的職教師生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對未來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和學生成長充滿了信心和底氣。黨和國家在“十四五”開篇布局關鍵時刻召開本次大會,充分體現了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關鍵地位,更是為職業學校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南川隆化職中將認真學習貫徹大會精神,科學謀劃發展方向,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切入,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該?,F代服務產業系蔣佳佳老師說,大會的召開是對我們的鼓舞和認可,激勵著大家教好書、育好人,發揮好服務社會、服務學生的職業價值。
重慶市立信職業教育中心黨委書記、校長蔣紅梅談到,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新起點,全體立信人將深入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秉承并不斷發揚“立德樹人、立信養能”的辦學理念,立足西部、輻射全國,深入推進實施教育教學改革和師資隊伍建設,統籌推進提質培優、優質中職學校和專業建設,協調推進人才一體化培養,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提升教育質量。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加快推進學校內涵發展,為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做出立信應有的貢獻。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