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按教育部統一部署,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學習活動,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落到實處。
強化基礎研究優勢,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總書記強調,“一流大學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往往萌發于深厚的基礎研究,產生于學科交叉領域,在這方面,南京大學作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有著天然優勢。近年來,南京大學直面“創新技術需要突破、基礎研究需要原創、科技評價體系需要轉型”等關鍵需求,提出了“基礎研究—創造技術—成果轉化”三位一體的原創驅動式科研新模式。核心要義就是希望讓基礎研究的總開關作用與源頭作用活起來,讓廣大科研人員的心靜下來,旨在助力國家破解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問題,力圖通過“三位一體”的原創驅動式科研新模式引導科學研究從成果產出導向向重視原始性創新和創造技術轉變,提升源頭創新與創造能力。
在首輪“雙一流”建設過程中,南京大學依托固體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科研平臺,啟動“卓越研究計劃”,持續放大“基礎研究→創造技術→成果轉化”全鏈條創新模式的亮點效應。我們通過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融通,引導問題導向的基礎研究,強化原創式科研,使得基礎研究優勢不斷強化,已經產生了一批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原創性成果。此外,我們還形成了一批創造性的技術成果,如地質工程分布式光纖監測技術體系在地質工程災害機理和理論判據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設備,該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澳洗笱邸表椖垦邪l順利,全球第一顆單芯片超高像素的成像芯片成功流片。祝世寧院士團隊完成世界首個基于無人機的糾纏分發實驗,實現白天黑夜、雨霧天氣全天候自由空間量子通信。學校服務國家的能力不斷提升,通過學科交叉協同創新完成的“微界面反應強化技術”取得重大進展,獲得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高度認可,目前正在實現該技術的產業化,預計將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和顯著節能減排效益。
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一流人才方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流大學要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更好地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南京大學在教育教學改革中進行了多年的探索,推動人才培養新體系從教學模式改革向育教融合提升轉變,把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建設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緊密結合起來,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引導廣大青年自覺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我們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秉持新時代“修齊治平”理念,心懷“國之大者”,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方向,扎根中國大地、江蘇大地,努力在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隊伍、開創一流科研、創建一流大學等方面爭當表率、爭做示范,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南京大學副校長 張峻峰)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