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質培優、增值賦能,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是人民群眾對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殷切期盼,也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一些高職院校突出“能力本位”,單純強調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卻忽視了學生基本素養的提升,導致人才發展后勁不足、適應性不強等問題日益突出。對此,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依據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和文化認同理論,創新三階段“雙身份”育人模式,著力培養“德才兼備、技能突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基于文化認同的角色“深加工”
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存在的行為習慣不佳、自主學習能力不強、職業認同感低等現象,南洋理工職院“對癥下藥”,打造均衡的人才培養體系,采用“基于文化認同的‘雙身份’育人”模式,即學校創新實踐育人平臺,賦予學生雙重身份,讓學生通過角色體驗從而認同身份所屬群體的文化,進而培養其基本素養。
“這并非簡單的身份轉換,而是從對文化了解以及應用實踐到認知內化的一個過程,需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對角色進行‘深加工’?!痹撔PiL李國年教授表示,在“潤物細無聲”的大學校園文化熏染中,學生通過“‘學生+X’雙身份”的角色轉換,在文化認同上達到新高度,從而遇見最好的自己。
具體來說,就是大學三年“三階段”持續實施“雙身份”育人模式。第一階段(第一學年)基于作風優良、紀律嚴明、忠誠擔當的軍事文化認同,實施“學生+隊員”雙身份育人;第二階段(第二學年)基于好學樂學、自覺實踐、理性反思的教師文化認同,實施“學生+助理”雙身份育人;第三階段(第三學年)基于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技能寶貴的企業文化認同,實施“學生+準員工”雙身份育人。
早在2013年1月,該校就出臺《“學生+X”雙身份育人實施方案》等一系列“5+2”人才培養改革方案以及“1+N”制度體系,建立了齊抓共管的“雙身份”組織體系,構建了專門的考核評價制度和資源配置機制,能長期保證全方位、大力度的投入。多元高效、相互協調的保障機制,持續地為“雙身份”育人模式保駕護航。
“學生+隊員”雙身份育人讓學生更自信
“感謝學校軍政教導隊的日常生活讓我時刻保持軍人形象,為我的軍旅人生打下了堅實基礎?!蹦涎罄砉ぢ氃?008級建筑設計班學生陳威武,入學之初就參加了學校軍政教導隊,之后投筆從戎實現夢想,現已考入軍校晉升為一名中尉。陳威武說:“我在部隊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實?!?/p>
軍魂育人、同向育人、同輩育人,該校充分利用首批“全國國防特色學?!钡膬瀯?,第一學年實施“學生+隊員”雙身份育人,培養學生按時作息、守紀、禮儀規范三項行為習慣;依托校內外思政教育實踐基地,將主題升旗儀式、公益志愿服務、軍事文化固定學習日等與準軍事化管理相結合,提升學生對國防文化的認同,增強紀律意識、服從意識、規范意識。
2010年至今,該校已有兩萬多名學生因為“雙身份+隊員”而受益。他們提高了學習自信心,到課率、前排就座率和抬頭率大幅提升,遲到早退和曠課現象基本消除,學風、班風和校風煥然一新。數據顯示,該校報名參軍入伍人數及實際入伍人數連續7年增長,2020年實際入伍達到266人,在廣東省高職院校中名列前茅,先后6次被廣東省軍區和廣州市評為“征兵工作先進單位”。
廣州警備區政委談世國對該校國防育人成績給予高度肯定,特別是學校成立“退役士兵之家”走在了全國高校的前列,是積極落實國家關于加強對退伍軍人服務保障政策的有力舉措,發揮了高校的示范引領作用。
“學生+助理”雙身份育人培養三種能力
“2019年度大學生自強之星”、南京圓夢公益服務中心“青年五四獎章”、第二屆世界生態設計大會“優秀志愿者”……南洋理工職院2018級建筑設計專業學生吳嘉俊,擁有一份十分亮麗的成績單,是學?!耙缓萌摺保ㄋ枷氲赖潞?、實踐技能高、就業質量高、綜合素質高)培養目標的典型。吳嘉俊不僅學習成績優異、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實踐,還成為了新生輔導員助理。
包括吳嘉俊在內,新生輔導員助理在該校競相涌現,他們盡己所能為新生提供學習、生活、情感上的引導和幫助,營造一種大家庭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使之盡快成為“積極、健康、文明、朝氣”的大學生。
為助推學生全面發展,該校在第二學年實施“學生+助理”雙身份育人。據學校黨委書記胡庭勝教授介紹,智能工程學院等7個二級學院推行“助理輔導員制”,每年9月在大二學生中挑選一定數量的優秀學生,擔任新生的學長,采用一名輔導員助理對應聯系一個班級的制度。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以學生和助理雙身份,在助教助管崗位上輔助課程實訓教學、班級管理和行政工作,鍛煉制定目標、執行任務、反思自身等三種能力,與學弟學妹建立起融洽、親密、互信的關系,同時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質。
該校智能工程學院2018級新能源汽車技術(2)班學生郭德林,目前在珠海英搏爾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頂崗實習,擔任售前技術支持一職,很快獨當一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校期間,他擔任混合動力汽車技術、新能源汽車故障診斷等課程的實訓指導助理——領先同學一步學習理論知識、熟悉實訓整個流程,協助實訓教師嚴格要求同學們規范操作、指導基本技能訓練、糾正操作錯誤等?!斑@段歷練讓我擁有了過硬的專業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隨機應變的能力、較好的溝通能力,使我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快速融合,為進入企業實習、快速適應崗位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惫铝终f。
“學生+準員工”雙身份育人助力快速成長
高職畢業生能更快地適應崗位需求,但如何實現職業可持續發展始終是一個挑戰,南洋理工職院拿出的解決方案是“產教跨界發展、校企精準育人”。學校在第三學年實施“學生+準員工”雙身份育人,聯合企業落實學生和準員工“雙身份”,實現“雙課程學習、雙導師指導、雙場景保障、雙考核控制”的育人過程,培養學生職業認同感。該校對70余家大中型企業開展的畢業生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97%的用人單位認為該校學生“上手快、后勁足”,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社會適應能力強。
該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2017屆畢業生鄧大倩,現擔任廣州市亞喬辛娜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深圳區域經理。令人驚訝的是,畢業4年多,他的年薪就超過了40萬元?!澳苋〉媒裉斓某煽?,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但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學校推行的‘雙身份’和校企聯合培養的‘雙主體育人’?!编嚧筚徽f,2014年學校與公司合作成立亞喬美容訂單班,他有幸成為其中一員,得到母校和公司給予的大力支持,才收獲了飛速成長。
“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產業升級轉型不斷提速,高質量發展正呼喚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崩顕瓯硎?,南洋理工職院緊緊圍繞大學生基本素養培養,以“三全育人”為抓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深入推進“雙身份”育人新模式,圍繞建設省域“雙高院?!焙诵娜蝿?,努力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全國一流的高水平高職院校。(通訊員 王艷君 訚洪)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