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涉及千家萬戶,事關社會的穩定和諧。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底線思維,積極創新,系統推進,通過“健全一套機制”“打造一支隊伍”“創建一個平臺”三個維度,強化責任擔當,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和最周密舉措,全面探索校園安全管理新模式,擰緊校園“安全閥”,建成了全市首個校園安防體驗館,連續多年保持校園安全事故0發生率,公辦學校反恐標準化建設完成率達100%。具體做法是:
一、一套機制定格局,全面強化長效管理
“一套機制”即校園安全全過程管理機制。念好校園安全全過程管理“機制訣”,充分發揮“全員參與、全程監管、全方位管控”的“三全”安全管理理念,通過“專人管理標準化”“過程管理網格化”“終端評價等級化”“責任追究制度化”四個維度,形成校園安全閉環管理,有效提升校園安防實力。一是專人管理標準化。針對校園安全管理人員兼職多、更替頻繁的現狀,在各學校增設中層管理內設機構――校園安全管理辦公室,統籌負責學校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督促落實各崗位安全管理職責。目前,全縣86所中小學、幼兒園已經實現崗位設置全覆蓋,實現專人、專業管理。二是過程管理網格化。立足“人人都是安全宣傳員,人人都是安全監督員”的管理理念,教育系統抽調49名公職人員擔任網格員,組建成20個網格督查組,形成“局系統網格員一學校安全管理人員一教職員工”三位一體、齊抓共管的校園安全維穩網格管理模式。建立“檢查項目、問題、整改”三張清單,形成“清單化推進、系統化提升”的校園安全長效管理機制,推動平安校園建設落地見效。三是終端評價等級化。依托“5A級平安等級校園”創建,通過“每月一檢查、每季一排名、半年一小結、全年-考核”形成終端評價結果,并根據考核結果個性化配置績效獎勵,對安全工作不力的單位(學校)實行責任追究,確保責任落實到位、考核檢查到位、反饋整改到位。2019年,有30所學校(幼兒園)獲評5A級平安校園,29所學校(幼兒園)獲評4A級平安校園,27所學校(幼兒園)獲評3A級平安校園,形成了良好的爭創氛圍。四是責任追究制度化。制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校園安全維穩事故責任追究辦法》,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誰主管,誰負責;誰組織,誰負責”原則,分層分級,進一步壓實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形成安全閉環管理。對出現安全維穩事故被問責的學校,問責情況納入“平安校園”等級考核和學校發展性評價考核,視情節和影響情況取消被問責單位和個人當年度評優評先資格,并根據相關處理結果扣發獎勵性績效工資。
二、一支隊伍作保障,硬核提升安保實力
“一支隊伍”即海鹽縣在2019年8月創新成立的全市首支校警大隊,補齊學校安保人員年齡大、力量薄、文化低、技能弱的短板。海鹽縣教育局聯合縣公安局,念好“特色訣”,以“雙線三化”打造校警隊伍。一是校警大隊實行雙線管理。校警大隊業務管理由縣公安局負責,主要進行專業訓練,旨在從體能、理論、實踐、突發事件處置等方面提升校警的應急處置能力。思想引領及日常管理由縣教育局、所屬學校共同負責。通過建立校警管理績效考核機制,注重過程管理,根據月度和年度考核結果確定校警年度考核等次,切實提升校警管理效能。二是打造“四化”校警大隊。隊伍年輕化。校警大隊主要招募對象為退役軍人、黨員等,目前共有隊員74人,平均年齡37.4歲,其中共產黨員16人、退伍軍人42人,高中以上學歷62人,與原來的普通保安相比,無論是年齡結構、身體素質還是文化素養都有了質的飛躍,素養專業化。制定專門培訓方案,采取15天崗前專業培訓和寒暑假各7天的封閉式集中訓練相結合的模式,由縣教育局、公安局聯合對校警進行紀律作風教育、校園禮儀知識、反詐知識培訓、初級保安員理論培訓、隊列訓練、鋼叉盾牌訓練、模擬警情處置訓練、體能測試等培訓,并組織校警參加保安員職業技能鑒定,不斷提升校警對本職工作的職業歸屬感、認同感和積極性。經培訓考核,已有71名校警取得了保安員職業技能資格,成功打造一支“形象好、素質佳、作風優良、技能過硬”的校警隊伍。管理全域化。校警作為校安辦主任的助理安全官,區別于當前傳統保安人員,僅限于管住學校大門,他們全域化參與校園安全管理領域,切實扛起突發事件處置員、安全管理員和安全指導員三大職責,包括平均每2小時開展1次校園巡邏,定期全面排查校園安全隱患,對校園保安、值日教師等開展警務器械使用、應急事件處置能力等培訓,確保第一時間妥善處置校園安全突發事件,全面提升校園安保水平。
三、一個平臺為依托,智慧凸顯數字防控
“一個平臺”即海鹽縣校園安全智能管理平臺。近年來,海鹽縣加大投入,運用互聯網和云計算信息技術念好“技術訣”,積極推進學校反恐標準化建設,創建安全智能管理平臺,強化校園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該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實時監督學校安全管理情況,打通“信息共享、互聯互通”高效管理渠道,實現“過程管理智能化”“日常監管可視化”“應急啟動實時化”。一是過程管理智能化。通過模塊化運作方式,在校園安全智能管理平臺嵌入校園隱患排查系統、外來訪客系統、保安巡更系統、消防設備巡查系統、師生考勤系統、傳染病防控管理系統等,將技防系統集約化至“一張圖”作戰,形成了“發現一上報一整改一驗證”完整封閉鏈環,實現“可查看、可追溯”的全過程動態管理.該平臺還將通過線上大數據分析,線下排查、整改、督查,形成線上線下雙軌并進,做到安全管理實時監測,管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平臺運作以來,共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安全隱患713例,均得到了及時整改,極大降低了校園安全事件的發生概率。二是日常監管可視化。目前,全縣86所學校、91個校區的3380路監控與校園安全智能管理平臺實現全覆蓋聯網。指揮中心配有專人值守,實時巡查學校安保人員工作情況和上放學時段校門口安保、交通等情況,教育系統網格員定期和不定期對所轄網格學校進行視頻巡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提高安全管理防范系數,有效保障校園的正常秩序和安全管理。三是應急啟動實時化。優化安全智能管理平臺操作,通過手機移動端,實現教育局和學?!耙绘I式”應急響應,打破以往遇到緊急事件時效性差的壁壘,如遇緊急事件可以“一鍵”啟動各類應急預案。通過應急啟動,扣好“學校安全風險預防體系”第一環,為應急預案即時啟動注入“加速度”,有效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指揮調度能力和防范處理能力。(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教育局)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