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把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全局和長遠利益的重大科技問題,尤其是電子信息領域“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作為“辦實事、開新局”的重要內容,努力為實現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弘揚愛國奉獻精神,勇擔科技強國使命。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充分挖掘紅色校史,通過邀請老專家講述成電黨史故事、優秀校友分享行業跨越發展歷程、舉辦“黨在成電”等專題展覽、開展“電子百年”等主題活動,大力弘揚以“中國微波之父”林為干院士、“中國太赫茲之父”劉盛綱院士為代表的成電人愛國奉獻精神,激勵廣大科研工作者主動請纓深入部隊前線,投身解決復雜環境下的緊迫難題,帶動和引領廣大師生心懷“國之大者”,立足“兩個大局”,堅持“四個面向”,懷揣科技報國豪情壯志,甘坐“冷板凳”、勇闖“無人區”,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創新科研體制機制,增強科技創新活力。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改革創新、增強發展動力相結合,聚焦科技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發揮組織優勢,從制度安排、激勵措施、條件保障、考核評價等方面精準發力,構建了以《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戰略若干意見》為“綱”,以《重大任務綠色通道實施意見》等辦法為“目”的“1+8”政策體系。實施“攀登工程”“雙百工程”“托舉工程”,加快領軍人才、高層次隊伍、青年科技骨干梯隊建設。設立國防特色崗位,加快建立一支國防領域的高水平研究隊伍。落實“放管服”,探索以質量貢獻為導向的CQI科研人才評價體系。2021年,引育以院士等高層次人才為代表的杰出人才近百人。在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雙城經濟圈布局建設研究院,與華為、中國電信等龍頭企業建設聯合科研平臺,加快推進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轉化規模同比翻番。
聚焦科技自立自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圍繞國產化自主可控,探索重大工程任務“兩總”模式,針對電子元器件、測試儀器、工業軟件等長期受制于人的領域,學校勇立“軍令狀”、敢擔“責任狀”,牽頭國家專項工程任務數居教育部高校首位。以“獨有獨創、不可替代”為目標,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發力,強化資源配置,建立3個科研先行示范區。瞄準未來戰略必爭領域,推動設立電磁空間、智能博弈、量子互聯網等10個先進技術研究中心,牢牢掌握科技發展主動權,努力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