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把“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成果轉化為黨員干部師生的自覺行動,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強化有組織科研,著力深化機制體制改革,破解矛盾瓶頸,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治理能力,打造科技創新的“北航模式”,努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成果產出。
優化治理結構,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國際交叉科學研究院,推動前沿院、航發院、無人系統研究院、機載系統創新中心等科研特區建設,完善人財物配置和專職隊伍建設,強化質量、影響、貢獻導向。設立高層次人才中心,拓寬引才渠道,加強人才發現、引進和培育。設立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建設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規范管理實驗室,將科研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進一步完善學校宏觀管理、學院自主運行的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明確校院兩級管理主體職責,推進學校管理權重心下移,堅持目標導向與資源配置相結合,擴大學院在人才選聘、師資薪酬、財務管理、資產使用等方面的辦學自主權,健全權力行使的自我約束和監管機制,完善問責機制,實現學院權責利相統一。
改革管理機制,激發創新活力。設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領導小組,出臺管理辦法,整合校內外資源,協同孵化器、國家大學科技園、校地平臺和地方政府、社會資本、校友資源共同推進成果轉化。全面推進科研縱向協同、橫向共享、服務保障、智能支撐體系建設,圍繞科研業務形成覆蓋全過程的信息管理平臺,以人為中心打造網上大廳和教師個人端,推進全方位、全業務、全流程融通的“一站式”網上科研服務。系統修訂經費管理制度,擴大科研人員項目資金管理自主權,全面簡化各類經費預算編制,下放預算調劑權,提高學院統籌經費和科研人員績效,健全科研財務助理制度,提升隊伍專業化水平。開通陽光校采北航直采電商平臺,進一步簡化采購、報銷流程。
聚焦重點領域,促進成果產出。制定軍民融合發展“十四五”規劃,圍繞五大體系建設,制定并實施9項重點任務,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強化航空航天學科優勢,制定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7個一流學科培優行動方案。拓展國防特色學科新方向,論證新增空天動力科學與技術、無人系統科學與技術等國防特色學科博士點。加強校企協同創新,總結拓展與中國航發創新合作模式,深化與空天信行業實質性合作,先后與中國電科、航天科技六院、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航空航天廠所共建71家聯合實驗室。超高靈敏極弱磁場和慣性測量裝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獲國家發改委批復,獲批“未來區塊鏈與隱私計算”北京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智能微納創新中心、高性能計算中心、低湍流度氣動聲學風洞實驗室等校內平臺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