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小廁所連著大民生,關系大文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一枝一葉總關情,一言一行系民生。習近平總書記對群眾冷暖的關心情真意切。
對中小學而言,小小廁所不僅解決日常所需,更關系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和身心發展。于是,“廁所革命”在農村中小學迅速開展起來。
小廁所 大變化
白色的外墻、明亮的窗戶,一塊塊瓷磚潔白耀眼,一個個蹲坑排列有序,沖水箱、獨立蹲便、洗手池一應俱全,一塵不染的鏡子被掛上了墻,擺放整齊的綠植充滿生機與活力,這就是陜西省合陽縣農村學校的新廁所。孩子們看見新廁所,紛紛拍起手來,開心地喊起了“嘹咋咧”(好極了)!
回想以前,廁所環境惡劣,一到冬天天寒地凍,一到夏天蠅蟲遍地、異味沖天?!岸旌⒆觽兩蠋臅r候,我擔心他們滑倒,而且廁所距離宿舍較遠,有些孩子小,很可能憋不住在半路上就尿褲子了。每年一到夏天,廁所里味道難聞,又臟又臭,蛆蟲遍地,不堪回首啊?!标兾魇°~川市印臺區肖家堡小學校長王強說。
小廁所,大變化。這背后蘊含著無數人的心血。
2019年,為解決一些地區,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地區中小學校、幼兒園廁所不衛生、不安全、蹲位不足等問題,中小學?!皫锩毙袆佑媱潌?。
教育部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指導各地中小學廁所新建、改建和使用管理。此外,教育部還和其他部門形成合力,不僅為中小學廁所改造工作提供資金保障,還為各地解決糞污清理、保溫防凍、供水排污等難題出謀劃策。各地在教育強國推進工程、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等長效項目保障中,優化資金結構,統籌支持衛生廁所建設。
小行動,大意義。提升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質量和水平,預防疾病、呵護廣大師生健康,從點滴開始,以“小杠桿”撬動大變革。
如廁更文明 健康新風尚
“廁所革命”改變的不僅僅是“臟、亂、差”的環境,學生的習慣在不知不覺中也發生了改變。
“學生每天要上好幾次廁所,學校廁所改造升級絕非小題大做?!焙颖笔『愂械谒闹袑W校長張建看到了自己學校的變化,“只有廁所暢通了,才能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同時,美觀現代的廁所,會讓學生自覺養成文明習慣?!?/p>
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文明如廁養成教育,真正做到“文明如廁不喧嘩,行為規范杜陋習”。
“以前,農村廁所環境差、洗手設施不健全,學生難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F在,他們學會了上完廁所以后洗手,洗手還會分7步?!痹颇鲜〖t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彌陽菜花小學教師孔麗春說。
不僅如此,學生們在洗手時還會爭先恐后、互相督促,誰也不想變成“不講衛生的孩子”。
文明之風還刮出了校園,刮進每家每戶。
不少學生回到家里,會和家人分享自己在學校學到的健康新習慣?!昂⒆觽儾坏B成了自己勤洗手、講秩序的習慣,對家長也起到了觸動和監督作用?!边|寧省錦州市義縣高臺子鎮中心小學校長關世立說,“輻射到旁邊的這些村落,對村落也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對村民如廁文明素質的提高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p>
講文明、樹新風。廁所,成為傳播文明的窗口。
小廁所掀起文明新風貌
美,無處不在。廁所一變身,去掉原先“又臟又臭”的標簽,“刷新”美的定義。
廁所墻壁成了孩子們的畫板,天馬行空的彩色圖畫,展示著孩子們的童心童趣?!拔逵⑴e”,廁所成了美育的“舞臺”。
河南省修武縣郇封鎮郇封中心小學將廁所裝飾適當融入戲曲元素,根據不同性別教師和學生的特點,設計不同戲曲形象,提升學生們對國風的熱愛。修武縣五里源鄉東板橋小學結合“修武魚米之鄉”的特點設計主題廁所文化,利用簸箕、蘆葦等原生態物件做成的小裝飾處處體現鄉土氣息。
文藝范兒、文明范兒、鄉土范兒……經過美學設計的廁所,成為學校新的超級IP和美育空間。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育人永恒的主題。廁所,成了鍛煉學生不怕吃苦、熱愛勞動的新場所。
新廁所來之不易,要想保持廁所環境清潔干凈,就需要大家一起來維護。在河南省修武縣郇封鎮大位村中心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定期來打掃衛生,教師自創如廁“三字經”,通過朗朗上口的“三字經”,低年級學生不光學習了如廁的注意事項,還認識到要愛惜哥哥姐姐的勞動成果。云南省彌勒市西三鎮中心小學的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打掃廁所衛生,在勞動中教導孩子們愛護廁所環境。遼寧省義縣的中小學開展“大手拉小手”活動,教師帶領學生共同清掃廁所,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知恩感恩。
此外,許多學校還把文明如廁的習慣養成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內容,校園廣播、衛生簡報、班級板報都成了宣傳德育的陣地,學生們自己參與設計、親身實踐,校園里到處洋溢著“講文明”的氣息,展現著文明的新風貌。(本報見習記者 張欣)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