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馬上就要開幕了!現在各組委員正在步入人民大會堂……”3月4日下午,中國教育報“特約記者”——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在人民大會堂前發回視頻報道。
五岳向上,山河無恙,兩會又見春三月。
在疫情防控特殊背景下,絕大多數兩會報道記者以屏為眼、以網作筆、以手機為麥克風,“云采訪”依然是今年兩會報道的主要形式。雖不能親臨現場,但有了這些“特約記者”相助,一扇觀察兩會內外的窗口就此打開。
這個春天傳遞著溫暖,也見證著收獲。
開幕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用手語“演唱”國歌。就在本月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手語方案》由中國殘聯、教育部、國家語委共同發布實施,讓聽力殘疾人切實體會到了國歌的真實內涵。這是無聲的力量,更是堅定的信仰!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就有力量。
兩會前夕,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布: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回憶起這一幕,手機另一頭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難掩激動。
“千年華夏夢,一朝已夢圓!”來自農業大省,張改平深知這一成果來之不易。他憧憬道:“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鄉村振興就成為最強音,我們涉農院校必須主動融入其中,譜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過去一年,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這一切的成就都離不開黨的領導。我為我們的事業感到自豪,對我們的征程充滿自信!”隔著屏幕,記者都能感受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校長張政文的振奮。他堅定地說:“必須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更多卓越超群的建設者、更多忠實可靠的接班人?!?/p>
“去年兩會期間是就業季,職業教育領域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非常大。一年過去了,高職擴招200萬,效果很好?!比珖f委員、民建廣東省委副主委、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許玲用愉快的口吻分享道,“現在,我對職業教育的未來更加有信心!”
這個春天即將迎來播種,更將開啟新征程。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啟之年。知責于心,擔責于肩,履職于行。不少關心教育的政協委員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奔走呼吁、建言獻策。
舊題尋新解,新題求共策。幼教人才培養、“三點半”難題破解、“卡脖子”技術攻克、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家校社協同育人、在線教育、終身學習等等,是活躍在委員們朋友圈的字眼。
“學校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社會是人們謀生發展的大環境。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面應該匯聚更大合力,把一代青少年培養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夢之隊’?!苯衲陜蓵?,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韓平帶來了一份關于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的提案。
“經過調研走訪,我發現在線教育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偏遠農村的網絡不穩定影響在線教學質量,再比如在線教育企業多達70萬家難以有效監管?!比珖f委員、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涌天期盼通過兩會的呼吁,推動中小學教育專網建設列入國家新基建項目規劃,在補齊農村地區網絡短板的同時,有效統籌在線教育的監管服務,更好地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
民聲予求,政聲予應。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屛覀兏泳o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斷開創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新局面,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的話擲地有聲,委員們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心潮澎湃地朝著5年、15年后望去。
江河滾滾向東,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國家的步伐永遠堅定。這個春天屬于兩會,屬于人民,屬于中國。(本報北京3月4日電 記者 李萍 高眾)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