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鄉村的支柱,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教育的高質量發展。但目前我國很多鄉村教育普遍存在“空心化”問題,教師隊伍和管理跟不上、教育質量上不去,學生紛紛離去,以致于部分一線教師的職業倦怠現象日益突出。
為此,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靖江市新橋鎮德勝中心村黨委書記楊恒俊建議,加強鄉村一線教師專業發展和培訓。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關鍵在于建設專業化的一線教師隊伍?!睏詈憧ε炫刃侣劊╳ww.thepaper.cn)說,近年來,各級主管部門都非常重視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一些名師脫穎而出。但是,通過對鄉村一線教師成長現狀調查發現,大多數名師都是學校領導,一線教師較少。
為了讓更多的名教師在鄉村教育一線涌現,楊恒俊代表建議,首先應營造氛圍,成立教師發展學院。把推進一線教師專業發展放在教育發展戰略優先地位。通過培訓,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知識結構,完善一線教師專業成長體系,提升其專業水平。
其次,搭建平臺,推動教師全員研修。建設“教育云”等網絡研修平臺,對全體教師、全時段、全天候進行專業引領、專業研修。打造“名師工作坊”,由教學名師擔任坊主,對教學重點、難點進行“云上教研”,由“坊主、本土專家、頂級專家”進行三級指導,快速、高效解決鄉村一線教師現實問題。
再次,建立機制,激勵教師長效性專業發展。
楊恒俊表示,教師專業化成長需有相應的衡量、評價標準,對部分意識淡薄的教師,需要有外在督促機制去激勵其努力改變。為此,他建議,出臺切實可行的相關獎勵措施,鼓勵教師進行課堂改革。
劃分教師專業發展階段,明確相應的獎勵措施,確保一線教師專業發展有希望,工作起來有激情,促進教師定心育人、安心教書、精心教研、恒心發展,助力鄉村一線教師專業發展人才脫穎而出。
最后,楊恒俊還建議,要構建家長學校培訓體系。教育主管部門設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構建家長學校培訓體系。學校成立學校教育協議小組,由熱心、關心教育的家長及社會人士擔任,真正解決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幫助家長提高教育理論修養,不斷改進家庭教育方法,家校共同努力,教育好孩子,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最好的自己”。(澎湃新聞記者 邱海鴻)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