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唐琪)“拔尖創新人才供給不足,始終是我們面臨的一大瓶頸。要想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必須取得新的突破?!比珖舜蟠?、吉林外國語大學校長秦和說。
在秦和看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一個鏈條,要從學前抓起,并延伸到整個高等教育階段。圍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許多中小學和高校進行了探索,但總體而言,沒有真正形成合力。她建議,國家層面進行系統設計,打通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壁壘,注重在招生、課程、教學、評價等各方面更好地銜接,讓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前后接續,避免半途而止。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需要發揮政府統籌作用,加強資源整合,但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主體作用,賦予學校充分自主權,鼓勵和支持學校結合實際大膽探索?!睂Υ?,秦和建議,強化學校主體作用,遵循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規律,打破僵化的、“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在創新人才識別、選拔、培養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制度安排,形成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良好生態。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