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圩?。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婦聯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趙東花,提交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家長學校建設的提案》,她認為,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社區家長學校建設,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提出的“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目標任務。
“城鄉社區家長學校是面向社區家長和監護人宣傳科學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識方法的重要陣地,是聯系學校、家庭、社會,構建三教結合育人體系的重要平臺,是提高家庭成員素質、優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環境、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載體?!壁w東花委員在接受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許多地方黨委、政府重視支持,各相關部門密切協作,普遍利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立家長學校,有的建立分年齡段家庭檔案,定期開展家教知識講座分類指導;有的通過網格員、村兒童主任進門入戶,及時收集留守、困境等特殊家庭的個性化問題,對接社會組織和公益項目下沉社區,面對面提供指導服務,幫助千萬家長就近就便得到家庭教育支持。
全國婦聯、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門共同印發的《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年)》提出了依托城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城鄉社區教育機構、兒童之家、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等活動陣地,普遍建立家長學?;蚣彝ソ逃笇Х照军c的目標要求。趙東花委員指出,就全國而言,社區(村)家長學校覆蓋面不足,已建成的城鄉社區家長學校由于缺乏可持續的資源支持和保障,家長學校運行面臨著缺乏經費、專業家庭教育指導人員、指導服務的專業性和覆蓋面有限等困難和問題。
基于我國社區家長學校建設發展現狀,為進一步加強社區家長學校建設,趙東花委員建議,要總結推廣各地利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立家長學校的經驗做法,在“十四五”時期指導各地將社區家長學校場所建設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建設納入社區發展規劃,進一步豐富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公共服務供給,支持培育家庭社工和相關專業化社會組織,為社區家庭提供科學多元的家庭教育、婚姻家庭等指導服務。(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楊一帆 發自北京 )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