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有高質量的教育。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都需要強有力的人才支持,更需要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而教師教育作為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關乎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成敗。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我國教師教育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評價是指揮棒、風向標。如何加快建設凸顯教師教育特色的師范院校和教師教育專業評價體系,全面推進教師教育質量分類評價,以加快建設一流的師范院校和一流的教師教育專業?圍繞這些重要問題,記者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龐麗娟進行了專訪。
記者:近年來我國實施教師教育轉型戰略,落實情況如何?
龐麗娟:近年來實施的“構建以師范院校為主體、綜合大學參與、開放靈活的教師教育體系”教師教育轉型戰略適合形勢、國家發展與現實需要,宗旨立意、思路都很好,但貫徹落實情況不是很理想。首先是師范院校主體地位根基不牢,199所高等師范院校僅有9所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自身競爭力處于劣勢,發展陷于困境;其次是高水平綜合大學參與教師教育內驅力不足,追求自身教師教育質量建設和內涵發展動力不足。
記者:這種不理想現狀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龐麗娟:原因很多,但究其關鍵,可能還是在于高校評估體系與制度嚴重缺乏分類評估。一是現有高校評估導向缺乏專門關注師范院校承擔的教師培養使命;二是高校評估體系中分類評估設計不足,未能有效引導師范院?!鞍艳k好師范教育作為第一職責”;三是高校評估指標構建未能充分體現教師教育特色,本科教育教學評估等在核心指標中未納入教師培養相關條目,未能體現出“將培養合格教師作為最主要評價指標”。
教師教育的質量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至關重要。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教師教育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建議改進目前指標相對“大一統”的高校評價體系,切實貫徹《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的“推進高校分類評價,引導不同類型高??茖W定位,辦出特色和水平”要求,以分類評價引導師范類院校找準定位、辦出特色。
記者:教師教育質量評估應當堅持什么樣的導向?
龐麗娟:應當落實《總體方案》精神,明晰教師教育質量評估特色導向。成立國家教師教育質量評估委員會,主要負責教師教育質量評估工作,并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設立辦公室;按照《總體方案》要求,出臺專門關于深化教師教育質量評價改革的意見,圍繞建設高質量的教師教育體系,發揮教師教育評價改革的牽引功能,既要突出評價標準的底線維護,更要凸顯教師培養的績效證據,為教師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做好頂層設計。系統整合師范類院校分類評估、教育類學科評估與學位授權、教師教育專業認證等各項政策,發揮政策銜接合力。堅決落實將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的要求,按照“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要求確立合格教師培養的教師教育質量核心績效目標,突出教師教育的評價重點。
記者:現行評估體系存在“大一統”傾向,您認為如何改變這種單軌制傾向?
龐麗娟:我建議,改革單軌制學科學位評估體系,教育類學科評估和學位授權評估突出教師教育工作成績。著重改變現有單軌制學科學位評估指標體系中“大一統”的注重綜合化、學術化傾向,建立分類、適宜的有利于促進教師教育健康積極發展的學科學位評估考核和支持體系,既引導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教育學科著力發展教師教育,更支持師范院校教育學科做大做強教師教育。進一步落實學科評估“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要求,在教育類學科評估中重點考察教師培養工作成效,在“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養過程質量”“在校生質量”“畢業生質量”4個維度上單列教師培養要求條目,并在科學研究評價上關注對教師培養實踐的研究與成果產出,引導院校開展教師教育研究以服務教師培養。教育學學位授權申請基本條件,應增加教師培養工作與質量要求,在學科特色中要突出對區域教師隊伍建設的貢獻。教育專業學位授權評估審核尤其要突出教師培養工作基礎和特色成效。
記者:在對師范院校的評估中,如何強調辦好師范教育的首要指標?
龐麗娟:建議要推進師范類院校分類評估指標體系建設,把辦好師范教育作為第一職責。在高校分類評價整體改革框架下,組織力量加緊研究制定師范類院校分類評估指標,明確要求把“培養合格教師”作為師范院校評估的最主要指標;在現有包括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在內的各項高校評估中,要在共性指標體系中豐富突出師范教育特色的指標,在辦學質量的各項指標中需單列師范教育工作具體指標,作為對師范院校的底線要求,必選指標中要比照醫學教育、工程教育,納入教師教育相關條目。要明晰師范教育辦學特色指標內涵,以落實師范教育辦學定位作為師范類院校辦學質量評價的準繩,形成科學適宜、多元綜合的評價指標,加大師范教育辦學特色指標權重。建立“負面清單”,對師范類專業招生比例低、建設經費占比低、教師教育課程開設不足、合格教師教育者隊伍不足、畢業生教師資格證獲得率低等不良指標,強化督導和問責處理。
記者:在教師教育的出口質量評估上,要注意哪些重點工作?
龐麗娟:完善教師教育專業認證體系,強化教師教育過程質量和出口質量評估。響應教師教育供給側改革要求,支持高層次教師培養規模和質量雙提升,建議在現有普通高校三級五類師范類專業認證基礎上,將高職高專師范類專業、教育碩士專業、教育博士專業納入認證對象,形成全口徑、多層次的教師教育專業認證體系。理念上要強化證據驅動,進一步突出過程數據采集和佐證,改變目前以文本文件類證據為主的局面;指標要突出出口質量,將認證重點從條件保障轉移到培養結果上,增加專業素養綜合表現、畢業生從教表現等指標,重點關注能否培養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好教師。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