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4日電 (記者 王龍龍)“教育評估管理長期處于松散狀態,教育評估項目分散、多頭、冗雜現象嚴重,準入邊界不清,教育評估主體多元分散,評估報告結果滯后、指導性差?!苯衲陜蓵?,民進中央擬向大會提交《關于加強和改進教育評估工作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建議運用“互聯網+教育評估”的思維,開發有利于評估主體和評估對象開展工作的新平臺,為評估流程的優化與更多功能的實現提供技術支持。
《提案》指出,目前教育評估缺少頂層設計引領,教育評估機構公信力不足,“互聯網+教育評估”的時代智能發展趨勢響應不足。具體而言,評估機構數量較少,聲譽資質都不足,評估機構的規范性、專業性、客觀性都還不足,評估結果往往低效或無效,導致政府在“簡政放權”時想要主動接納社會組織,促進教育評估多元化,卻無從選擇。
《提案》還介紹到,目前教育評估還比較依賴人工,智能化程度不高,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僅停留在評估材料的數字化方面,沒有充分利用大數據、“云管理”、區塊鏈等技術提升教育評估工作水平,這些現象在教育評估中還普遍存在。
2020年,中央出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都對教育評估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民進中央認為,要實現教育評估工作的突破性進展,需要做好三個層面的工作內容。
一是盡快形成科學規范的教育評估制度體系。教育評估的評估主體、評估對象、評估內容、評估各方的權利義務、評估各方的責任,都要形成制度依據。一方面,縱向上將各方的職責、權利、義務予以明確;另一方面,在橫向上做好統籌工作,尤其是對各種教育評估“政出多門”的現象予以矯正,避免制度依據之間互相沖突。
二是扶持教育評估機構發展,提升評估專業能力。持續開展教育評估行業標準的制定研究,建立評估機構的資格認定辦法。鼓勵更多社會組織定位于從事專業教育評估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給予公共財政扶持,為社會組織的發展和成長創造有利條件。支持教育評估機構獨立自主地開展評估工作。讓評估結果公開透明,并能夠被合理使用,如與撥款或整改掛鉤,盡量避免“評估結果束之高閣”的問題。加強評估專業人員的資格認證和培訓,強調評估人員多元的專業背景和研究能力,讓專業人員在獲得相應的注冊或許可后持證上崗。同時,要建立對評估機構的監管機制和追責機制,發揮委托方、被評對象、教育行政部門、公眾等教育評估外部監督主體的監督作用。
三是科學選擇、利用新技術促進教育評估的改革和發展。教育評估應以“智慧評估”為目標,運用“互聯網+教育評估”的思維,開發有利于評估主體和評估對象開展工作的新平臺,為評估流程的優化與更多功能的實現提供技術支持。實時采集更加豐富的數據與可視化資源,并通過深度挖掘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海量集成、智能計量、準確診斷、持續跟蹤等,將教育評估從基于小樣本數據或片段化信息的推測升級變革到基于全方位、全程化數據的決策,推動教育評估的智慧化。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