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29日消息(記者 李欣 劉穎超)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針對近年來學前教育出現的入園難、入園貴、監管弱等一系列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前進方向和重大舉措,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教育部昨天(28日)召開發布會,對《意見》的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解讀。
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專門印發關于學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這在建國以來還是第一次,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他表示,《意見》明確了2020年的發展目標和2035年中長期目標。提出到2020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窘ǔ蓮V覆蓋、?;?、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讓絕大多數孩子能享受到普惠性的學前教育;到2035年,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為幼兒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優質的學前教育。
針對目前公眾關心的“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意見》要求積極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充分利用鄉村公共服務設施、農村中小學閑置校舍等資源舉辦公辦幼兒園,鼓勵支持街道、村集體和有實力的國有企事業單位舉辦公辦園。同時,規范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使用,將其作為擴大普惠性幼兒園供給的重要渠道。
呂玉剛說:“特別強調要健全發展改革、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教育等部門的聯動管理機制,特別是教育部門在其中要發揮應有的作用?,F在很多地方有成熟的經驗,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做的怎么樣,今后能不能竣工驗收,必須要經過教育部門簽字畫押認可,把移交做到位了,教育部門簽了字,這個樓才能賣?!?/p>
另外,在繼續鼓勵社會力量辦園的基礎上,加大力度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園,遏制部分民辦園過度逐利行為,促進學前教育回歸教育本位。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虞永平認為,這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和學前教育的公益屬性。他表示,對有效遏制當前一些資本吞噬普惠性資源,盲目擴張和過度逐利的亂象,促進民辦學前教育規范發展,鼓勵和引導有教育情懷的人士腳踏實地辦教育,用有溫度的資金辦有良知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此外,《意見》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明確要求,要求嚴格依標配備教職工,嚴把幼兒園教師準入關,全面落實持證上崗制度。健全幼師待遇保障機制。
呂玉剛表示,統籌公辦園教師工資收入政策、經費支出渠道,確保公辦園所聘用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同工同酬。將公辦園中保育員、安保、廚師等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試點鄉村公辦園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民辦園要參照當地公辦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合理確定相應教師的工資收入。各類幼兒園依法依規足額足項為教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同時,針對學前教育目前存在的監管體系機制不健全,保教質量有待提高等問題,呂玉剛介紹,《學前教育法》已經列入全國人大的立法進程,現在教育部正在組織力量研究起草文本,建立督導問責機制等舉措。下一步,教育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開展小區配套園治理、無證園治理、過度逐利行為治理以及幼兒園“小學化”治理等專項整治工作,為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